大型薄壁钢管生产转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7236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901724.8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型薄壁钢管生产转运系统,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其中,自动定位钢管调运装置用于抓取半成品或成品的钢管并将钢管转运至相应的工位;钢管减震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一工位,用于对自动定位钢管调运装置抓取的半成品钢管进行临时支撑,同时起到减震及缓冲作用;管道运输定位装置设置在第二工位,用于对自动定位钢管调运装置经钢管减震支撑装置抓取的半成品钢管进行成品加工后,对成品钢管进行支撑;可以针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定位支撑;管道运输自平衡调整装置设置在第三工位,对自动定位钢管调运装置经管道运输定位装置抓取的成品钢管进行支撑,以供运输至使用场地,可以实现对钢管的轴向方向的平衡调整功能。

    一种智能钎涂装置及钎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825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02683.5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钎涂装置及钎涂方法,包括可移动工作台、送丝机构、两个工业机器人、涂层温度场监测装置、涂层轮廓监测装置、高能束发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两个工业机器人、涂层温度场监测装置和涂层轮廓监测装置均设置在可移动工作台的上方,两个工业机器人中的一个机器人用于提供丝材钎料,一个机器人用于提供钎涂热源,送丝机构为机器人输送丝状或管状钎料,高能束发射器通过高能束发射头为机器人提供热源。本发明制备的涂层表面平整、与母材结合良好、无裂纹缺陷和组织致密的熔覆层。本发明从装备平台开发角度,解决了人工钎涂稳定性差、涂层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渠道长边坡清淤过滤机

    公开(公告)号:CN1101304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43608.1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渠道长边坡清淤过滤机,包括工程车、回转机构、污泥泵、盘式清淤抽吸装置和淤泥过滤装置,污泥泵、回转机构和淤泥过滤装置均设置在工程车上,回转机构上端铰接有折叠臂,回转机构下部与折叠臂之间倾斜设置有液压缸,折叠臂的一端连接有位于工程车上方的配重,折叠臂另一端设置有吊臂,吊臂下端通过万向铰链与盘式清淤抽吸装置顶部连接,盘式清淤抽吸装置顶部开设有抽水口,淤泥过滤装置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抽水口和进水口之间通过污泥管连接,污泥泵的两端口连接在污泥管上。本发明结构紧凑,行动灵活,可以边移动边清理,不影响渠道的流水及正常使用,结构相较于其他设备简单,并且大大提高清理效率,使清理的效果更好,也便于维护。

    高强钢的超快速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46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711498.0

    申请日:2018-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52 C21D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钢的超快速热处理方法,可有效解决高强刚热处理效率低,浪费能源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方法是,采用加热装置在30s内将高强钢从室温加热至峰值温度Tp,然后保温5-10s,再用冷却装置在5-10s内冷却至室温,整个过程在60s内完成;所述的高强钢为含碳量0.16-0.55%、直径或厚度5mm以下的钢丝或钢带;所述的Tp超出奥氏体转变温度Ac3的50℃以上,且Tp=1000-1200℃,最大加热速度超过400℃/s,最大冷却速度超过3000℃/s,实现50cm/min的连续作业。本发明方法新颖独特,科学合理,易操作,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可广泛应用于薄规格钢带和小规格盘条的热处理强化,是高强钢热处理上的一大创新。

    管道结构自复位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5537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1592879.X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结构自复位装置,涉及管道结构抗震技术领域,包括:套筒、圆环组件、伸缩橡胶管和第一钢绞线;通过具有预应力的第一钢绞线与套筒相结合,且将套筒与管道相连接,提高了传统管道的抗震性能;在发生地震导致管道产生位移时,拉伸低预应力的第一钢绞线,地震结束后管道在具有预应力的第一钢绞线的张拉作用下回归初始位置,达到自复位的效果,地震产生的能量通过管道的摆动耗散,结构不会产生破坏,减震性能明显安全可靠,稳定性高,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道抗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