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8020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121519.1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淋洗‑回流外循环混合填料生物滤柱反应器及应用。该反应器,包括反应柱和循环组件;所述反应柱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除沫气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生物膜反应室、栅板、再分布器、淋洗室、滤料层和承托层;所述反应柱的上方设有出气口,所述淋洗室设有进气口,所述承托层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连接管和提升泵,所述连接管由所述出液口经提升泵连接至所述液体分布器。本发明实现了利用生物膜法净化废气,且排出液二次回流利用,工艺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对有机废气的净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9825.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1D3/0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54 , C01G51/00 , C01G45/12 , C01G23/00 ,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旧锂离子电池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锂离子正极材料中有机氟的方法;该去除锂离子正极材料中有机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对正极片进行破碎、筛分,获得正极材料;将获得的正极材料与碱性金属氢氧化物混合后进行无氧焙烧;将无氧焙烧后的产物水洗过滤。本发明利用碱性金属氢氧化物同作催化剂和捕获剂,一步实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机氟的热催化脱除及其固化分离,既有效去除了有机氟粘结剂、利于正极材料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有效避免了有机氟潜在的二次环境污染风险。本方法依托于工业上应用广泛的热处理技术,操作简单、易规模化应用,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4901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51515.X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23/889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有序多孔锰铁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模板通过化学镀煅烧法制备得到新型3DOM Mn‑Fe催化剂,不仅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锰铁双金属元素的分散性,增加了活性位点,还通过锰铁双金属的协同作用强化了催化剂的电子转移能力。本发明制备的三维有序多孔锰铁双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够高效活化过硫酸盐产生大量活性自由基降解水中难降解有机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28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711094068.0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1B32/184 , B01J31/02 , B01J27/02 , B01J37/10 , B01J3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掺杂石墨烯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通过水热合成法制成:石墨粉0.20~0.85wt%、硝酸钠0.30~0.60wt%、高锰酸钾1.50~2.60wt%、浓硫酸14.00~18.50wt%、过硫酸盐0.01~0.07wt%、双氧水24.00~30.00wt%,余量为水,其中硫原子以边缘负载的单一形态负载于由碳六元环组成石墨烯结构中。本发明可满足材料在经济成本及机理研究方面的多方位需求,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催化产业应用方面均具有广阔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61695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032249.4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23/745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缺氧位铁酸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硝酸铜和硝酸铁按摩尔比1:2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钠;(2)将步骤(1)所得的物料在油浴磁力搅拌;(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取出烘干至形成溶胶;(4)将步骤(3)所得溶胶在马弗炉中煅烧得到第一组分;(5)将第一组分在氢气氛围中还原得到所述磁性缺氧位铁酸铜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缺氧位铁酸铜催化剂较还原前能够有效催化过硫酸盐,并且催化剂具有磁性经磁分离后可再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129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31980.1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朝鲜蓟红茶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红茶水提后加入红茶菌种液发酵得到红茶菌母液,混合朝鲜蓟果汁及红茶浸提液,加入红茶菌母液后发酵,制得所述朝鲜蓟红茶菌饮料。本发明在红茶菌发酵过程中加入了朝鲜蓟果汁,在保留红茶菌原有酸甜香醇品质的基础上,增加了朝鲜蓟中的营养成分,具有保肝护肝、降脂降压、清热解渴等多种保健功能,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179347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548627.X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35/10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铜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硫酸亚铁溶于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再加入尿素,搅拌至溶解;(2)将步骤(1)所得的物料在油浴磁力搅拌回流,待自然冷却后离心洗涤,得到沉淀,将该沉淀干燥;(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煅烧,自然冷却得第一组分;(4)将硝酸铜完全溶解于乙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5)将第一组分加入至步骤(4)的物料中,超声使第一组分完全分散开,随后在115~165℃反应3‑7h,待自然冷却后离心洗涤,得沉淀;(6)将步骤(5)所得的沉淀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所述铁铜复合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铁铜催化剂与过硫酸盐的投加量均很少,从而降低成本,并且催化剂经过沉淀后可分离再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8358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36681.7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反应装置,包括一电催化本体,包括从上之下依次叠加而成的阳极催化层、介质层和阴极层;和一电解槽,水平方向两端分别设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电催化本体沿水平方向呈蛇形折叠而形成多层结构后置于电解槽中,并浸没于连续从进料口流入且从出料口流出的含有污染物的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催化反应,上述多层结构中的相邻二层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的电催化反应装置对处理场地适应性强,可通过调节阴阳极板及介质材料的尺寸进行不同场地的适应,为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66698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17286.4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31/28 , C02F1/00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8 , C02F1/00 , C02F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碳‑膨润土海藻酸钠凝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膨润土、活性炭、海藻酸钠、去离子水和铁粉通过氯化钙交联制成,其中,膨润土和海藻酸钠为包埋剂,氯化钙为交联剂。本发明的铁碳‑膨润土海藻酸钠凝胶催化剂与过硫酸盐一同加入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中,二者接触形成大量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从而氧化有机污染物使其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3482754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384637.0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贝壳陶粒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贝壳陶粒微生物载体为贝壳、粘土和高温粘结剂烧结的陶粒,且各组分的含量如下:贝壳粉末:20~70wt.%;粘土粉末:20~60wt.%;高温粘结剂:8~20wt.%。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将贝壳粉末、粘土粉末、高温粘结剂混合均匀;往上述原料中加入8-15%重量的水,滚制成3-10mm小球,自然风干一天;将风干后的小球,在400-550℃煅烧40-120min,煅烧完成后自然冷却降温,制得贝壳陶粒生物载体。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解决目前海水养殖区内大量废弃贝壳堆放问题,制备的贝壳陶粒生物载体具有强度好、生物固定化效率高,解决目前高氨氮污水处理中碱度不足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