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141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013881.4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47/46 , C12N15/867 , C12N15/12 , C12N5/10 , C12N5/071 , C12N5/09 , C12N13/00 , A61K47/42 , A61K31/35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载双氢青蒿素的PD‑1修饰的细胞外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PD‑1转染到LLC上后,得到过表达PD‑1的LLC细胞,再通过紫外照射的方式得到过表达PD‑1的空载囊泡,并通过电穿孔后孵育的方法包载双氢青蒿素到肿瘤细胞微颗粒,最后得到包载双氢青蒿素的PD‑1修饰的细胞外囊泡,通过纳米粒子示踪技术、投射电镜、Western‑blot等多维度方法对合成的包载双氢青蒿素的PD‑1修饰的细胞外囊泡进行表征;并且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准确定量其中DHA的含量,在细胞水平检测生物相容性,在动物水平检测生物分布,证明所合成的包载双氢青蒿素的PD‑1修饰的细胞外囊泡优良的肿瘤靶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67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364814.4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制备肿瘤细胞微颗粒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肺腺癌细胞系LLC,并在培养皿中培养24h以上;2、对细胞进行微波加热处理;3、将微波处理后的细胞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24h;4、收集上一步培养后的培养皿中的细胞上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多次离心处理,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肿瘤细胞微颗粒TMPMW。本发明通过微波制备TMPMW,过程简单,且可同时提高细胞微颗粒的产量;微波照射肿瘤细胞后分泌提取得到的微颗粒保留部分肿瘤自身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改善肿瘤免疫环境及作为肿瘤治疗疫苗的潜能;TMPMW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成为装载药物的平台,靶向生物治疗癌症等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8001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13881.4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47/46 , C12N15/867 , C12N15/12 , C12N5/10 , C12N5/071 , C12N5/09 , C12N13/00 , A61K47/42 , A61K31/35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载双氢青蒿素的PD‑1修饰的细胞外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PD‑1转染到LLC上后,得到过表达PD‑1的LLC细胞,再通过紫外照射的方式得到过表达PD‑1的空载囊泡,并通过电穿孔后孵育的方法包载双氢青蒿素到肿瘤细胞微颗粒,最后得到包载双氢青蒿素的PD‑1修饰的细胞外囊泡,通过纳米粒子示踪技术、投射电镜、Western‑blot等多维度方法对合成的包载双氢青蒿素的PD‑1修饰的细胞外囊泡进行表征;并且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准确定量其中DHA的含量,在细胞水平检测生物相容性,在动物水平检测生物分布,证明所合成的包载双氢青蒿素的PD‑1修饰的细胞外囊泡优良的肿瘤靶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64814.4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制备肿瘤细胞微颗粒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肺腺癌细胞系LLC,并在培养皿中培养24h以上;2、对细胞进行微波加热处理;3、将微波处理后的细胞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24h;4、收集上一步培养后的培养皿中的细胞上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多次离心处理,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肿瘤细胞微颗粒TMPMW。本发明通过微波制备TMPMW,过程简单,且可同时提高细胞微颗粒的产量;微波照射肿瘤细胞后分泌提取得到的微颗粒保留部分肿瘤自身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改善肿瘤免疫环境及作为肿瘤治疗疫苗的潜能;TMPMW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成为装载药物的平台,靶向生物治疗癌症等疾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