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2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46924.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武汉嘉一三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QCT的椎体塌陷填充量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椎体仿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QCT获取的待测椎体的骨密度信息,确定病灶节段椎体;提取病灶节段椎体的三维数字模型,以及病灶节段椎体的相邻椎体的三维数字模型;基于相邻椎体的三维数字模型对病灶节段椎体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容积匹配恢复,确定椎体塌陷填充量。本发明提供的基于QCT的椎体塌陷填充量测量方法,提出采用QCT分析骨密度辅助诊断骨质疏松范围及程度,能有效避免平面投影骨密度测量技术造成的结果偏差,准确计算病灶区间,结合骨折塌陷容积进一步提高对量化骨水泥扩张指标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176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45514.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的截骨导板的3D打印方法,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CT扫描获取连续断层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测量胫骨髓腔直径;S2:重建器械整体结构,设计搬运导航模块,使其为长方体,并中设置两根骨圆针导向柱;S3:将骨搬运导航模块居中一分为二,设计矩形阵列排孔;S4:设置基准面,以基准面获取胫骨平台关节面轮廓的二维投影,设计连续导向槽。本发明通过对拟截断骨块的准确测量,手术中可以进行定高,使得可以进行准确截骨,精确规划拟截骨区域从而实现在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可以进行连续截骨,截骨效率高,可以匹配不同器械以及不同的截骨技术,最大程度上保护皮肤,减小创面。
-
公开(公告)号:CN10973113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1352922.3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水凝胶创面敷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基质材料;(2)分别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菌肽LL‑37载入基质材料;(3)通过多喷头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出三维结构创面敷料;(4)通过固化工艺及冷冻干燥技术,得到具有稳定三维结构的创面敷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良好的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和抗菌功能。(2)实现了生物因子的可控空间及浓度分布,且整个敷料制备过程温和,保证了生物因子的活性。(3)最终产品处于干燥稳定状态,易于长期保存和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7115.7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IPC: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SNS活化的骨折愈合再生仿真系统,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骨折愈合过程预测不准、细胞行为以及神经调控在骨折愈合中作用模拟不足的问题,通过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能够更精确地模拟骨折区域的力学环境和应力应变状态,从而更准确地预测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变化,结合SNS活化信号模块,模拟骨折后生物体内复杂的神经信号传导过程,有助于揭示神经调控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提高愈合过程预测的准确性,模拟多种细胞类型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行为以及骨痂的生长和重塑过程,基于仿真系统的输出结果,模拟不同治疗方案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可以在实际治疗前方案优化,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51303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52942.0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低温三维打印技术,制备负载铜/锌介孔生物玻璃的小肠粘膜下层创面敷料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小肠粘膜下层(SIS)基质材料;(2)制备铜、锌介孔生物玻璃(Cu-MGB/Zn-MGB);(3)复合SIS和Cu-MGB/Zn-MGB;(4)基于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创面敷料;(5)后处理工艺。本发明的SIS创面敷料有以下优点:具有优良的抗菌、止血、促进血管化及加速创面再生速率的功效;可根据不同临床需求,定制化设计和生产;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稳定可控,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可长期保存且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250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564832.7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骨性肿瘤手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表定位骨性肿瘤局部切除导向器,包括定位主体、连接部和定高头部,定高头部通过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于定位主体的一端,定高头部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克氏针槽,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导向器制备;步骤S2、术中的使用;步骤S21,导向器高度的固定;步骤S23、导向器导向截骨,本发明通过术前CT检测,并通过CT数据重建病灶处骨骼结构,三维建模设计本导向器,通过精确设计定位主体、连接部和定位主体并高精度三维打印制造,从而使得本发明具备定位精准、操作灵活方便,有效避免过量丢失健康组织可能导致患者康复周期延长,有益于患者缩短康复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617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45513.6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用导板的构建方法,涉及骨科医疗器械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术前获取长骨影像及预置螺钉;导板的设计和制作;区分导板的适应症;导板形状的设计;定位针的布置;骨圆针的布置;导板皮肤切开孔的设置;导板拆卸设计;制作导板。本发明通过3D数字化技术将置钉与复位一气呵成,将术中暴露视野最小化,降低了对软组织的损伤,极大的减少了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内固定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允许患者第一时间下地站立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加速骨折的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51303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1352942.0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低温三维打印技术,制备负载铜/锌介孔生物玻璃的小肠粘膜下层创面敷料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小肠粘膜下层(SIS)基质材料;(2)制备铜、锌介孔生物玻璃(Cu‑MGB/Zn‑MGB);(3)复合SIS和Cu‑MGB/Zn‑MGB;(4)基于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创面敷料;(5)后处理工艺。本发明的SIS创面敷料有以下优点:具有优良的抗菌、止血、促进血管化及加速创面再生速率的功效;可根据不同临床需求,定制化设计和生产;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稳定可控,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可长期保存且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731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352922.3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水凝胶创面敷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基质材料;(2)分别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菌肽LL-37载入基质材料;(3)通过多喷头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出三维结构创面敷料;(4)通过固化工艺及冷冻干燥技术,得到具有稳定三维结构的创面敷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良好的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和抗菌功能。(2)实现了生物因子的可控空间及浓度分布,且整个敷料制备过程温和,保证了生物因子的活性。(3)最终产品处于干燥稳定状态,易于长期保存和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46176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145513.6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用导板的构建方法,涉及骨科医疗器械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术前获取长骨影像及预置螺钉;导板的设计和制作;区分导板的适应症;导板形状的设计;定位针的布置;骨圆针的布置;导板皮肤切开孔的设置;导板拆卸设计;制作导板。本发明通过3D数字化技术将置钉与复位一气呵成,将术中暴露视野最小化,降低了对软组织的损伤,极大的减少了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内固定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允许患者第一时间下地站立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加速骨折的愈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