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强化固定的腰椎椎间钛板融合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50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05012.6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强化固定的腰椎椎间钛板融合器系统,包括连接钛板、椎间融合器与连接螺钉,所述连接钛板两端为用于贴合相邻腰椎关节表面的贴合板,两侧所述贴合板呈弧面结构;所述椎间融合器固定连接于连接钛板中心一侧,两侧贴合板相应设有多组连接螺钉;连接钛板的设计使得连接螺钉能够牢固地固定在腰椎上,连接钛板呈弧形提高与腰椎的贴合性,连接螺钉设有的多组辅助钉呈爪状与骨水泥配合连接,使得连接螺钉与腰椎连接更加稳定,避免了固定松动、融合器移位和下沉等并发症的发生。

    一种椎间融合器植入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1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34347.0

    申请日:2025-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植入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植入系统,包括融合器本体、融合器植入把持器以及融合器取出器,融合器本体内部设置有植骨槽,植骨槽设置在融合器本体的上下端面之间,植骨槽的开口朝向融合器本体尾端设置,植骨槽侧壁设置有把持卡槽,融合器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内壁卡槽;融合器植入把持器用于进行融合器本体的植入;融合器取出器用于进行融合器本体的取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植入系统,融合器植入把持器将融合器本体植入患者体内后,通过植骨槽后端的开口将碎骨植入,避免在植入过程中发生碎骨的掉落,融合器取出器可将需要调整位置的融合器本体取出,提升手术效率。

    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复健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07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52152.4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复健的装置,包括支撑架,于支撑架上悬吊有两根复健杆,复健杆的中部通过阻尼结构可摆动连接。患者在使用该装置进行锻炼时,需要处于坐姿位,然后将该支撑架放置于正前方,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两根复健杆之间的间距及脚踏板的高度,然后将脚踩在脚踏板上,患者用力,两条小腿向外反复摆动,进行自主外展锻炼,锻炼小腿外侧肌群,或是两条小腿向内反复摆动,进行自主内收锻炼,锻炼小腿内侧肌群,且摆动时因阻尼结构的设置受到阻力,能够更好的锻炼小腿内或外侧肌群,防止间隙过窄。

    预测跖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交互式网络计算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7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0719.6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测跖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交互式网络计算器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受试者的预测因素数据,所述预测因素数据包含不限于年龄及BMI;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构建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以计算出受试者的跖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概率及95%CI;交互式页面计算器应用程序开发模块,用于基于模型构建模块的结果开发交互式网络计算器;模型评估模块,用于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净收益。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预测工具,同时辅助决策制定有助于识别高风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无需安装,可跨平台使用;可根据新数据更新模型,保持预测准确性。

    基于SNS活化的骨折愈合再生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16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7115.7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SNS活化的骨折愈合再生仿真系统,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骨折愈合过程预测不准、细胞行为以及神经调控在骨折愈合中作用模拟不足的问题,通过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能够更精确地模拟骨折区域的力学环境和应力应变状态,从而更准确地预测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变化,结合SNS活化信号模块,模拟骨折后生物体内复杂的神经信号传导过程,有助于揭示神经调控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提高愈合过程预测的准确性,模拟多种细胞类型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行为以及骨痂的生长和重塑过程,基于仿真系统的输出结果,模拟不同治疗方案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可以在实际治疗前方案优化,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椎体终板打孔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5119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1910603239.0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体终板打孔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置入杆、壳体、钉板和推动机构。壳体设于置入杆的前端,壳壁包括设有钉孔的出钉区,壳体用于置入锥体融合器的植骨腔内且钉孔朝向椎体终板。钉板设于壳体内,与出钉区对应且面向出钉区的一侧设有用于从对应的钉孔穿出的钉头。推动机构设于置入杆上,用于推动钉板靠近对应的出钉区以使钉头从钉孔穿出的推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椎体终板打孔器在使用时,可以先将椎体融合器植入两椎体之间,然后利用置入杆将壳体通过伸入植骨腔内,通过推动机构使钉头从钉孔穿出并在椎体的终板上刺出钉孔,从而保证终板上的打孔区域与植骨腔的开口完全吻合,使手术达到更佳的效果。

    一种髂前下棘定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447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1910934052.9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髂前下棘定位装置及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定位杆、定位体、紧固组件以及固定组件;支撑架至少包括一个第一支座以及两个第二支座;定位杆设于第二支座上,所述定位杆的轴线用于与第二参考面和矢状面的交线平行;定位体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紧固组件设于所述定位杆上;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支撑架;本发明通过将支撑架上的第二支座分别与两侧的髂前上棘抵接,第一支座与耻骨联合抵接;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定位杆和支撑架,使得定位杆的轴线与第二参考面和矢状面的交线平行,从而定位体以定位杆的轴线为轴转动,便于确定髂前下棘的位置;定位杆上的紧固组件能够对定位体进行固定。

    髌骨磨锉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1526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1910477450.2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髌骨磨锉装置。该髌骨磨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设有用于定位人体的髌骨的髌骨定位盘;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第一基板上且与髌骨定位盘间隔设置的滑道和与滑道滑动连接的滑动组件;磨锉组件,磨锉组件包括与滑动组件相连且位于髌骨定位盘上方的磨锉头和与磨锉头相连的驱动装置。其中,磨锉头能够在滑动组件的带动下靠近和远离髌骨定位盘运动,并且磨锉头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于髌骨定位盘旋转,磨锉头的与髌骨定位盘相对的表面构造为与髌骨假体的表面相适配。本发明的髌骨磨锉装置可使髌骨成形术的操作简单化,并提高与置换的股骨假体的滑车的匹配度。

    一种心电图电极消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154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41895.0

    申请日:2024-08-20

    Inventor: 苏瑞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电图电极消毒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消毒技术领域。箱体的内部设有横板,横板的底部设有竖向的隔板并分隔出存液箱和废液箱;存液箱内部设有水泵,水泵设有软水管并通过软水管与环形水管连接;环形水管和清洗转动台设置在横板的顶部,烘干机设置在箱体的顶部;箱体的顶部靠近两侧分别设置导气口和出气口,导气口与烘干机连接;箱体的内部顶部设有竖向的竖板,竖板的两侧均设有紫外线灯。本发明实现了电极片的双面清洗消毒及快速烘干,通过双重消毒,极大的提高消毒的效果。通过烘干机对电极片进行快速烘干,实现消毒后对电极片的快速取用,使得电极片的消毒效率增高,提高电极片的使用频率。节省人工,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一种骨外科手术用尺桡骨复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5514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11102370.5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外科手术用尺桡骨复位装置,其包括矩形的小臂托板和手掌牵引扭转机构,所述小臂托板位于手术床的一侧,小臂托板靠近手术床的一端通过连接臂与手术床连接,另一端安装手掌牵引扭转机构,患者的手掌固定在手掌牵引扭转机构上,小臂放置在小臂托板上,在小臂托板上设有与患者的小臂近端相对应的小臂绑带。本发明利用小臂托板固定患者小臂,利用手掌牵引扭转机构来调整尺桡骨远端位置和姿态,使断骨复位,该装置不仅减少了辅助人员的需求,节省了手术操作空间,而且消除了人为因素对患者手臂稳定性的影响,保证了复位效果,从而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手术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