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抛物面反光杯的白光均匀照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7882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43328.2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照明封装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抛物面反光杯的白光均匀照明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光杯和荧光粉膜,反光杯包括侧壁和底面,侧壁的横截面呈抛物线状,该抛物线的焦点设置在底面的中心,底面的中心设置有通孔,用于与荧光粉膜配合工作;荧光粉膜设置在抛物线焦点上,用于将激光光源发出的光分别以A光和B光出射,并以此形成白色光斑,该光斑的中间部分为A光,边缘是B光;反光杯用于将出射的B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并使得反射的B光汇聚在光斑的中间部分,从而与A光在中间部分混合形成白光,以此提高白光光斑颜色的均匀性。通过本发明,实现高亮度且颜色均匀的激光白光照明,结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辐射制冷薄膜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及辐射制冷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172839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2488.9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辐射制冷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辐射制冷薄膜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及辐射制冷薄膜,其中制备方法包括:S1,在卷辊的表面设置凸起结构形成印压卷辊,通过所述印压卷辊对薄膜基材进行热印压处理,以在所述薄膜基材的表面形成相应的所述凸起结构;S2,在所述薄膜基材表面的所述凸起结构之间填充设置纳米颗粒物;S3,在所述凸起结构的表面设置保护膜,形成辐射制冷薄膜。本发明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卷辊制造工艺的辐射制冷薄膜制备方法,其生产方式简单、成本较低,能够高效率、大规模的进行生产制造,提高了辐射制冷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在建筑、汽车、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动态热隐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0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481349.1

    申请日:2021-04-30

    Inventor: 胡润 朱展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外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动态热隐身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多层旋转层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旋转层的截面均为圆环状,多层旋转层从内至外依次同心设置,且各旋转层之间活动连接,最内部旋转层中的圆形区域为中心隐身区,该中心隐身区用于容纳待隐身物体;所述控制器与旋转层相连,该控制器用于根据背景热导率调整各旋转层的旋转角速度。进而通过实时连续调整各旋转层的旋转角速度,使整个动态热隐身装置的等效热导率等于背景热导率,从而实现动态隐身。本发明提出的动态热隐身装置对背景变化具有实时适应性,在背景变化时仍能保持热隐身效果,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自由曲面热超材料结构及其设计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21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891578.0

    申请日:2021-0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超材料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自由曲面热超材料结构及其设计和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整体热超材料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单胞,根据待实现的热学功能确定每个单胞的理想热传导张量;S2、分别对每个单胞进行结构拓扑优化,使每个单胞的等效热传导张量等于其理想热传导张量,得到能够实现相应热学功能的热超材料结构。本发明可以实现任意形状结构、全方位的热学功能,并能通过3D打印技术将热超材料可靠地制造出来;本发明为热超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给热超材料的设计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3D打印技术给热超材料的制备带来了更高的可靠性。

    一种具有微螺旋气流通道的空气加热结构及电子烟

    公开(公告)号:CN11366226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61053.X

    申请日:2021-08-20

    Inventor: 胡润 江鑫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微螺旋气流通道的空气加热结构及电子烟,所述空气加热结构适用于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规则体,其包括相背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以及分别连接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分别用于连接电极片或者另一个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内部开设有蜿蜒的微螺旋气流通道,所述微螺旋气流通道贯穿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其用于供气流通过,气流流经所述微螺旋流道时被加热到预定温度。本发明由于延长了气流被加热的时间,气流流动的过程中被充分加热,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且具有易于加工、尺寸紧凑、寿命持久的优点。

    一种高掺杂辐射制冷复合纤维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548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61972.1

    申请日:2020-04-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掺杂辐射制冷复合纤维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辐射制冷复合材料,所述辐射制冷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基底材料和无机微纳颗粒;制备包含所述辐射制冷复合材料的纤维预制棒;将该纤维预制棒进行热拉制,制得辐射制冷复合纤维。本发明利用热拉制的方法制备可高浓度掺杂微纳颗粒的辐射制冷复合纤维及织物,通过调控纤维预制棒的宏观结构和形状,可制备出具有多种复杂结构的复合纤维,并实现径向和角向任意浓度分布;该纤维不仅具有优异的辐射制冷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可连续大规模制备,适合工业方法应用,同时可根据自己需求设计不同材料。

    适用于单芯片大功率白光LED的光子晶体薄膜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0357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59288.2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LED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芯片大功率白光LED的光子晶体薄膜及其应用,该光子晶体薄膜贴附在大功率白光LED的单芯片上,用于将该大功率白光LED中芯片发出的光转化为白光,该光子晶体薄膜包括骨架和填充胶体,其中,所述骨架作为支撑以及散热骨架,其中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填充胶体填充在所述微孔中,所述填充胶体中包括发光材料和导热颗粒,所述发光材料用于将单芯片芯片发出的光转化为白光,所述导热颗粒用于散热;所述骨架采用无机透明材料。通过本发明,满足单芯片大功率白光LED对光子晶体薄膜尺寸的要求,提高LED的光效率。

    一种实现超构材料均热基板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45654.5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力学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实现超构材料均热基板的调控方法。该调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设定均质基板的热导率系数,以及该基板上的幻象热源的位置和大小;S2分别将均质基板和待求解均热基板中非热源的位置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一一对应;构建均质基板和待求解均热基板的坐标转换关系,以此获得二者之间的转换矩阵;S3构建转换矩阵与待求解均热基板上各个区域的热导率系数关系式,计算待求解均热基板上各个区域的热导率系数,根据该热导率系数选取待求解均热基板上各个区域相应的材料,以此实现待求解均热基板热传导的调控。通过本发明,改变基板的温度分布,实现基板顶部温度均匀的效果,达到均热板的功能。

    一种动态热隐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0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81349.1

    申请日:2021-04-30

    Inventor: 胡润 朱展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外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动态热隐身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多层旋转层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旋转层的截面均为圆环状,多层旋转层从内至外依次同心设置,且各旋转层之间活动连接,最内部旋转层中的圆形区域为中心隐身区,该中心隐身区用于容纳待隐身物体;所述控制器与旋转层相连,该控制器用于根据背景热导率调整各旋转层的旋转角速度。进而通过实时连续调整各旋转层的旋转角速度,使整个动态热隐身装置的等效热导率等于背景热导率,从而实现动态隐身。本发明提出的动态热隐身装置对背景变化具有实时适应性,在背景变化时仍能保持热隐身效果,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具有阵列透镜出光面的大功率白光LED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3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35006.5

    申请日:2020-0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LED相关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阵列透镜出光面的大功率白光LED及制备方法。LED包括基板、芯片、荧光转化胶和透光增强薄膜,其中,芯片作为光源,荧光转化胶涂覆在芯片的上方,用于吸收部分芯片发出的光并将其转化为荧光激发光,另一部分未被吸收的光,即透射的芯片辐射光与荧光激发光混合形成白光,透光增强薄膜设置在荧光转化胶的上方,白光经过该透光增强薄膜出射;其中,透光增强薄膜一侧为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透镜,透镜作为出光面。通过本发明,减小白光在出光面的入射角,并使其小于光在透镜-空气界面的临界全反射角,以此减少光线在出光面的全反射,提高LED的光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