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29317.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翅片管焊缝特征提取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将视觉传感器对应移动至不同区域,对应获得不同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将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拼接,以获得翅片管换热单元的原始点云模型;从原始点云模型中分离出初始主管体点云,并确定主管体的轴线方向;对初始主管体点云进行轴向滤波,以获得轴向主管体点云,并获得完整的主管体几何模型;确定虚拟焊缝轨迹。本发明将三维点云数据处理和数学建模方法进行结合,能够可以自动化获取完整、准确的翅片管模型以及虚拟焊缝轨迹,便于操作人员根据虚拟焊缝轨迹进行焊缝特征参数优化,以形成优化焊缝轨迹,以有效避免出现虚焊、咬边等情况发生,以此提高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29351.0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焊接温度场仿真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真实焊接件的几何形状和拼接状态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对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以获得有限元模型;根据真实焊接件的材料性质,对有限元模型中与真实焊接件对应的部分进行材料属性设置;以及,在有限元模型上施加移动热源,以进行模拟激光焊接,并进行瞬态温度场数值计算,并根据瞬态温度场数值计算结果输出温度场仿真结果。本发明采用等效热传导率作为有限元模型中焊缝区域的热传导系数,且所述热传导系数充分考虑材料属性、熔池状态以及拼缝间隙等诸多因素,因此可以有效地反映对不同拼缝间隙的母材进行焊接时,焊缝处的温度分布情况,以提高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29365.2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连接金属与复合材料的细‑宏观跨尺度温度场模拟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复合材料的细观有限元模型;基于复合材料的细观有限元模型进行稳态传热计算,以获取复合材料中不同层的热导率;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材料属性设置,并进行宏观尺度建模,以获取搭接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宏观模型;对所述宏观模型的接头部分进行模拟激光连接,且模拟激光连接过程中进行瞬时传热计算,以实时生成不同时刻的瞬态温度场。本发明建立了从CFRTP细观代表性体积单元到宏观三维模型的细‑宏观跨尺度温度场模拟方法,可以大幅降低细观和宏观模型的复杂程度,同时提高了金属与复合材料激光连接过程中的温度场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1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426614.0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4B27/00 , B24B21/00 , B24B21/18 , B24B49/16 , B24B49/12 , B25J11/00 , G06V20/10 , G06V10/75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及力控的柔性打磨抛光设备及方法,涉及柔性打磨抛光技术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活动端安装有机器人夹具,工业机器人背面安装有砂带打磨机,工业机器人一侧安装有上下料台,上下料台顶部安装有视觉检测装置,工业机器人另一侧安装有布轮抛光机,视觉检测装置包括型材框,型材底部与上下料台相连接,型材框侧壁安装有视觉组件。本发明通过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工件的图像,采集工件打磨区域的三维表面点群的位置信息,从而确定工件夹取后的初始位置及姿态,根据工件夹取后的初始位姿,实时计算出最佳的打磨轨迹,速度极快且检测结果不受时间变化和恶劣环境的影响,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91640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711328091.1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AGV小车的定位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用于AGV小车的精确定位装置及其短时精确定位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在AGV小车车轮上的左前轮驱动计数装置、左侧转向驱动计数装置、右前轮驱动计数装置、右侧转向驱动计数装置和地磁方向传感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时长T等分为n份;2)判断小车是进行直线运动还是转向运动,以获得相对位移坐标值(ΔPxi,ΔPyi);3)将n次计算出的微分段坐标值累加。本发明通过对AGV小车上布置多个旋转编码器和一个地磁方向传感器,并将这些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计算,最终计算出AGV小车在短时段内的精确位移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3505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49505.8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液改性法制备抗凝中空纤维膜及其应用。所述抗凝中空纤维膜包括疏水性中空纤维膜和形成于所述中空纤维膜内表面上的改性高分子聚合物,所述改性高分子聚合物通过下式表示:其中,R1为含有疏水基团的增强碳链链段,R2为含有硅氧烷的交联碳链链段,R3为含有磺酸基团或羧酸基团的抗凝碳链链段;所述碳链链段中碳的个数为1‑200个,x、y、z为正整数。本发明提供的抗凝中空纤维膜实现了优异的抗凝效果的同时,还维持了优异的超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1628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64542.8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2828 , H04L6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在线教学中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和压缩记录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多模态学习过程状态信息采集与基于事件触发方式的云记录方法。本发明包括信息(表情、姿态、眼部状态、视线、声音等)采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异常信息云记录装置,通过对多种信息的处理,获得学习者的表情、姿态、眼部状态、视线、语音等特征数据,通过对单模态信息的时序判别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并利用多模态信息的组合相互校正,从而触发数据云记录;本发明提出的在线学习者自适应云学习过程记录方法,以及在学习情境下基于学习状态判别的触发记录方法在提升网络教学系统的学习过程检测和智能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744554A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510019586.7
申请日:2005-10-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12/417 , H04L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系统中可扩展的动态容错方法,该方法是基于主用备份方式的改进,主服务节点接收客户请求进行处理,备份节点根据任务冗余度大小动态分配;备份服务节点上的后备进程周期性地与主服务节点上的基本服务进程通信,与其保持同步。当基本服务进程失效后,从后备服务进程中选取一个作为基本服务进程。同时,任何一个服务节点都可以作为系统任务的主服务节点和备份节点,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系统资源。本发明减少了备份进程在基本进程正常的情况下处于“闲置”的状态,有效的利用了系统资源。本发明能够根据节点性能和协同系统负载状况,改变服务冗余度,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而且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实现了负载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58796.8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制氢装置辅助调频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气工程领域,方法包括:将电解槽动态响应模型重构为电解槽功率调节特性模型;联合电力系统中的各调频资源,根据电解槽功率调节特性模型建立表征电制氢装置辅助调频系统频率控制过程的离散化频率响应方程;以预设扰动事件下系统频率紧急控制代价最小为目标,结合离散化频率响应方程,构建满足系统内设备运行限制约束、系统频率安全约束和系统稳控措施约束的频率控制模型;求解频率控制模型,得到频率控制决策指令,并在发生预设扰动事件时发出频率控制决策指令以进行频率控制。本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内电制氢装置,有效提升频率紧急控制方案的效果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39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486096.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3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改性膨润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是在氮气氛围下,将含碳碳双键的亲水性单体A、水、含氨基的亲水性单体B、硅烷偶联剂、交联剂和膨润土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引发剂,在50~70℃反应,反应结束后调节pH=7.5~10.0;再加入水溶性多元醛,继续反应3h得到聚合物改性膨润土。该聚合物膨润土可用于制备耐干湿循环的改性膨润土防渗材料。该改性膨润土防渗材料经多次干湿循环后的渗透系数远低于阻隔系统的防渗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