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047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653662.9

    申请日:201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体缓蚀剂包括包衣蜡和固体缓蚀剂颗粒球,包衣蜡均匀包裹在固体缓蚀剂颗粒球表面,固体缓蚀剂颗粒球与包衣蜡的重量比在10:1~20:1之间,固体缓蚀剂颗粒球含有重量份数30至45份的含水的水溶性缓蚀剂、40至50份的固体粘合剂、1至5份的增效剂及5至10份的发泡崩解剂。其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比例量取各组分物质,将增效剂溶解于水中,加入固体粘合剂和发泡崩解剂揉和均匀,加入含水的水溶性缓蚀剂揉和并压制成缓蚀剂颗粒球,包蜡封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固体缓蚀剂,解决了液体缓蚀剂对管道的有效保护距离受限及对长距离管线远端保护欠佳的技术问题。

    一种固体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04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53662.9

    申请日:201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体缓蚀剂包括包衣蜡和固体缓蚀剂颗粒球,包衣蜡均匀包裹在固体缓蚀剂颗粒球表面,固体缓蚀剂颗粒球与包衣蜡的重量比在10:1~20:1之间,固体缓蚀剂颗粒球含有重量份数30至45份的含水的水溶性缓蚀剂、40至50份的固体粘合剂、1至5份的增效剂及5至10份的发泡崩解剂。其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比例量取各组分物质,将增效剂溶解于水中,加入固体粘合剂和发泡崩解剂揉和均匀,加入含水的水溶性缓蚀剂揉和并压制成缓蚀剂颗粒球,包蜡封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固体缓蚀剂,解决了液体缓蚀剂对管道的有效保护距离受限及对长距离管线远端保护欠佳的技术问题。

    一种炔醇类曼尼希碱缓蚀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83613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0436640.6

    申请日:2016-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炔醇类曼尼希碱缓蚀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其中该缓蚀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丙炔醇、醛糖与脂肪胺类化合物三者按(1~1.2):(1~1.05):(1~1.2)的物质的量的比混合得到混合物,接着,将该混合物在70℃~160℃下加热回流处理4h~8h,即得到炔醇类曼尼希碱缓蚀剂产物。本发明通过对该缓蚀剂关键合成方法的原料、配比、工艺步骤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备得到的缓蚀剂无毒、环境友好,缓蚀效果好、且可耐高温,尤其适用于作为盐酸缓蚀剂在酸洗碳钢中使用。

    一种炔醇类曼尼希碱缓蚀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8361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6640.6

    申请日:2016-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13/02 C07C215/24 C23G1/061 C23G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炔醇类曼尼希碱缓蚀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其中该缓蚀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丙炔醇、醛糖与脂肪胺类化合物三者按(1~1.2):(1~1.05):(1~1.2)的物质的量的比混合得到混合物,接着,将该混合物在70℃~160℃下加热回流处理4h~8h,即得到炔醇类曼尼希碱缓蚀剂产物。本发明通过对该缓蚀剂关键合成方法的原料、配比、工艺步骤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备得到的缓蚀剂无毒、环境友好,缓蚀效果好、且可耐高温,尤其适用于作为盐酸缓蚀剂在酸洗碳钢中使用。

    一种高压釜腐蚀试验用挂片架

    公开(公告)号:CN203502326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49851.X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釜腐蚀试验用挂片架,挂片架包括夹具和固定梢,所述夹具由上端圆盘(1)﹑两块用于嵌入试样的中间圆盘(4)、下端圆盘(6)组成,所述夹具上开设有固定孔以与高压釜搅拌轴链接,在所述夹具的周边上还开设有梢孔以容纳所述固定梢。试验时可进行不同数量的试样测试,试样高度相同,不容易脱落,有利于顺利地进行试样腐蚀试验;此外,该挂片架的夹具采用的是无机绝缘材料,不会产生电偶效应,具有优良的耐温和耐腐蚀性,减小了试验误差。该挂片架能用于模拟油气田各种环境条件下材料的腐蚀性能试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