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末端负载动力学参数的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749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003985.1

    申请日:2018-0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末端负载动力学参数的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2)记录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采集各关节电机电流信息;3)获得空载时各关节的力矩和运行时各关节实际负载力矩;4)获得带负载动力学参数的各关节理论负载力矩;5)比较实际负载力矩和理论负载力矩,求解负载动力学参数。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多自由度几何法分析的复杂性,能够有效的简化算法,提高运算速度,采用具有交叉变异功能的动态粒子群算法,能有效避免粒子落入局部最优解,从而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关节能量均衡分配的关节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956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481048.2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关节能量均衡分配的关节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机器人连杆模型;2)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获得各关节转矩计算公式;3)辨识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4)得到各个关节的力矩曲线,对机器人各个关节力矩曲线进行拟合,利用曲率最大法对拟合曲线进行判别,记录最大插值点数及所对应的关节;5)建立评价函数作为能量均衡分配的判断标准,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求评价函数最优解,构成机器人运行轨迹。通过本方法机器人能够自主判断运动过程中各关节电机能量相对均衡受力的位置点,生成运动轨迹。可以保证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轨迹平滑,运动时间短,各关节承受负载均衡。

    一种基于Bezier样条的机器人实时拐角过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30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60966.1

    申请日:201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64 G05B2219/405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Bezier样条的机器人实时拐角过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记录关节空间起始点,过渡点的坐标,笛卡尔空间目标点,过渡点的坐标,笛卡尔空间的过渡半径R及最大误差约束;计算笛卡尔空间过渡曲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和关节空间过渡曲线起点的坐标;计算笛卡尔空间过渡曲线起点和终点速度方向单位矢量;计算笛卡尔卡尔空间过渡曲线中间控制点的坐标,并求解Bezier样条曲线的构造函数;最后进行速度规划和插补。通过本发明,同时实现了在点到点运动指令和线性运动运动指令之间过渡时过渡半径和最大过渡误差约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点到点指令到线性运动指令之间的拐角过渡。

    一种基于关节能量均衡分配的关节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9569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710481048.2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关节能量均衡分配的关节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机器人连杆模型;2)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获得各关节转矩计算公式;3)辨识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4)得到各个关节的力矩曲线,对机器人各个关节力矩曲线进行拟合,利用曲率最大法对拟合曲线进行判别,记录最大插值点数及所对应的关节;5)建立评价函数作为能量均衡分配的判断标准,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求评价函数最优解,构成机器人运行轨迹。通过本方法机器人能够自主判断运动过程中各关节电机能量相对均衡受力的位置点,生成运动轨迹。可以保证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轨迹平滑,运动时间短,各关节承受负载均衡。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6410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411578.1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初始位置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采样高频脉振注入+预定位法的初始位置检测原理,首先在估算两相旋转坐标上注入高频脉振电压,通过提取电流幅值来得到转子初始位置初次估计值并通过注入电压脉冲矢量判断d轴的正方向,得到转子初始位置最终估计值在高频脉振注入基础上,最后采用预定位法将转子锁定到转子初始位置最终估计值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高频脉振注入法滤波器相位滞后造成的估计误差问题,同时简化了算法,能得到精确的转子位置估计值,也避免了直接预定位法造成的转子转动量过大的问题。

    基于多点姿态采样的串联型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8183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636982.7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标定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点姿态采样的串联型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笛卡尔坐标空间中的一个与待标定的串联型机器人的工具中心接触的固定点;(2根据串联型机器人的初始连杆参数值来确定工具中心的初始位置矢量;(3)操作串联型机器人来使所述工具中心多次以不同的姿态围绕固定点旋转,同时采集每次旋转对应的关节变量值;(4)根据采集到的多组关节变量值及初始位置矢量来确定串联型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的最优误差补偿值,以采用最优误差补偿值对串联型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进行修正。本发明在较小空间内采集多组数据,提高了精度,且标定工具陈本较低,携带方便。

    一种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末端负载动力学参数的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749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03985.1

    申请日:2018-0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末端负载动力学参数的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2)记录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采集各关节电机电流信息;3)获得空载时各关节的力矩和运行时各关节实际负载力矩;4)获得带负载动力学参数的各关节理论负载力矩;5)比较实际负载力矩和理论负载力矩,求解负载动力学参数。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多自由度几何法分析的复杂性,能够有效的简化算法,提高运算速度,采用具有交叉变异功能的动态粒子群算法,能有效避免粒子落入局部最优解,从而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末端点平面约束的工业机器人连杆参数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207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264644.1

    申请日:2017-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机器人连杆参数标定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末端点平面约束的工业机器人连杆参数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工业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和工具坐标系,得到工业机器人末端位置坐标;2)对末端点进行平面约束建立工业机器人连杆参数误差辨识模型;3)变换工业机器人的位姿态,记录关节变量的关节值和激光束的长度,并根据前三个位姿的位置坐标计算平面方程的初始参数;4)对工业机器人连杆参数进行误差辨识;5)依次对待修正参数进行修正,并验证修正后工业机器人的精度。本发明可在工业机器人较大工作空间范围内进行标定,可实现全自动化的标定,标定精度高且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