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5879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59890.9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测试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属于光学辐射定标测量仪器及方法,解决现有测试系统成本昂贵且难以保证测量精度的问题,以实现光谱响应的高精度测量。本发明的测试系统,包括正弦调制光源、聚光透镜、单色仪、滤光片轮、暗箱、电机驱动电路,微控制器控制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正弦锁相放大电路、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所述正弦调制光源为正弦调制的白炽灯、卤钨灯或LED光源。本发明使用正弦调制光源,采用可编程器件实现正弦锁相放大的方式,测量并绘制在300~900nm范围内的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5879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759890.9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测试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属于光学辐射定标测量仪器及方法,解决现有测试系统成本昂贵且难以保证测量精度的问题,以实现光谱响应的高精度测量。本发明的测试系统,包括正弦调制光源、聚光透镜、单色仪、滤光片轮、暗箱、电机驱动电路,微控制器控制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正弦锁相放大电路、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所述正弦调制光源为正弦调制的白炽灯、卤钨灯或LED光源。本发明使用正弦调制光源,采用可编程器件实现正弦锁相放大的方式,测量并绘制在300~900nm范围内的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9615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1460725.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介质超表面的宽谱光学变焦系统,属于光学器件领域,包括:第一介质超表面、第二介质超表面和平移机构;第一介质超表面和第二介质超表面平行设置,均包括多个彼此拼接的基础单元,基础单元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介质柱,介质柱的横截面尺寸与其所处位置相关,介质柱为三段式结构,且中间段介质柱的折射率低于两端段介质柱的折射率,用于消除射入的宽谱入射光中的色差,宽谱入射光的波长范围为1310nm‑1550nm;第一介质超表面和第二介质超表面用于依次对宽谱入射光进行相位调制以聚焦,平移机构用于调节第一介质超表面和第二介质超表面之间的横向位移以调节聚焦焦距。实现宽谱范围入射光的变焦,并降低变焦系统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72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113862.X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介质超表面的消色差光学变焦系统,属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层介质超表面和第二层介质超表面,所述第一层介质超表面和第二层介质超表面平行排列;所述第一层介质超表面和第二层介质超表面均由多个相位调控单元拼接构成,所述多个相位调控单元分别构成的所述第一层介质超表面和第二层介质超表面具有相反的螺旋形相位;宽谱入射光分别经过所述第一层介质超表面的螺旋形相位和第二层介质超表面的螺旋形相位同时进行波前相位调制后,输出的合成相位为球透镜相位,使得输出的不同波长的光聚焦在同一焦点处。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宽谱入射光的无色差变焦,并且避免了额外工作空间的需求,集成度及成像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085667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10727096.X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表面消色差线偏光透镜,包括:n环硅单元结构,第i环硅单元结构包括mi个等间距分布排列的硅单元,每个硅单元包括一个基底和一个椭圆硅柱,mi个等间距分布排列的硅单元排列形成圆环,n、i均为整数,1≤i≤n;第i环硅单元结构中mi个硅单元的结构相同,第i环硅单元结构中mi个椭圆硅柱的结构与第j环硅单元结构中mj个椭圆硅柱的结构可以不同,j为整数,j≠i,1≤j≤n;第i环硅单元结构中每个硅单元的透射光相位与入射光角频率满足线性关系。本发明聚焦效率最大可达56%,工作波长范围可以达到1.31μm‑1.55μm,聚焦光斑最大半高全宽2.34μm,接近衍射极限,适用于集成光学、光纤通信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67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70787.0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层介质超表面的光学变焦系统,包括:第一层介质超表面和第二层介质超表面,二者平行排列;两层介质超表面均由多个基础单元拼接构成,每个基础单元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上的圆柱介质柱,每层介质超表面的圆柱介质柱的直径与其距离介质超表面中心的距离和其角度存在映射关系;入射光入射依次经过两层介质超表面;两层介质超表面依次对入射光进行两次相位调制,实现对入射光的聚焦效果;当第一层介质超表面和第二层介质超表面的相对旋转角相对初始状态发生改变时,两层介质超表面对应的聚焦焦距发生改变,两层介质超表面对所述入射光的聚焦效果发生变化。本发明提供的变焦系统根据旋转角的大小实现变焦,且均可实现大范围变焦。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056434.6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率自适应激光无线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串行数据,第一串行数据包括第一设备发射速率期望值以及第一伪随机序列;第一设备在接收第一串行数据的过程中根据预设规则生成第二伪随机序列,根据第二伪随机序列和第一伪随机序列的误码比特数选定下一个统计周期第二设备发射速率的期望值;第一设备按照第一设备发射速率期望值对应的发射速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串行数据,第二串行数据包括第二设备发射速率期望值以及第三伪随机序列,第二设备发射速率期望值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按照对应的发射速率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发射端和接收端激光调制速率自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070969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25564.6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6/362 , B23K26/064 , B23K26/04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激光的三维微结构刻写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连续激光器,用于发出激光;声光调制器,用于调节激光的功率;物镜,用于对声光调制器调节功率后的激光进行会聚,得到聚焦光束,聚焦光束的功率密度大于双光子吸收的阈值功率密度;光敏材料,用于在聚焦光束的作用下发生双光子聚合而固化,实现双光子聚合直写;三维纳米位移平台,用于承载光敏材料,并控制光敏材料在三维方向移动,以通过对光敏材料的逐层双光子聚合直写实现对光敏材料的三维微结构刻写。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低成本的连续激光器作为刻写光源,并通过声光调制器调节刻写光源的功率,实现了基于连续激光器的三维微结构刻写,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97025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44291.X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5/246 , G01R19/0092 , G01R1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温度应变补偿性光纤电流传感器,包括:激光器输出的光经过光纤耦合器分为第一束光和第二束光,第一束光经过光纤耦合器再次分为第三束光和第四束光,第三束光经过所述强度调制器形成连续探测光,经过模式调制器调制光纤中传播的空间模式,进入少模光纤;而第四束光经过由波形产生器控制的声光调制器形成泵浦光,经过模式调制器调制光纤中传输的空间模式,经过光纤环形器从相反的方向进入少模光纤;第二束光作为振荡光进入信号处理模块,提供相干检测,由输出单元得到测量的电流值。本发明通过消除温度和应变误差对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影响,提高电流的测量精度;对电流的测量能够满足标准0.2级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97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87581.8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J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4/00 , G01J2004/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质超表面的紧凑偏振态测量仪,包括介质超表面和探测器阵列,探测器阵列位于介质超表面的焦距处;介质超表面包括多个基本模块,相邻的基本模块相互接触;每个基本模块独立工作以获取入射到该基本模块表面的待测光的偏振态;每个基本模块包括第一平面聚焦镜、第二平面聚焦镜、第三平面聚焦镜和第四平面聚焦镜,四块平面聚焦镜按照从左至右、从上自下的顺序构成“田”字形平面结构;这四个平面聚焦镜的焦距一致;本发明提供的紧凑偏振态测量仪在可见光波段损耗较小,在近红外到红外波段几乎没有损耗,极大降低了光损耗,提高了探测的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