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13584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088369.9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投影的牙颌模型测量装置,用于牙颌模型的非接触式测量,包括牙模定位模块、光路调整模块和视觉测量模块,其中,所述牙模定位模块用于装夹待测量的牙颌模型,并实现对牙颌模型的姿态调整;所述视觉测量模块设置在所述光路调整模块上,用于对牙颌模型进行扫描测量;所述光路调整模块用于对视觉测量模块的测量角度进行调整,在光路调整模块和牙模定位模块的作用下,确定出牙颌模型的测量姿态和角度,从而实施对牙颌模型的扫描测量。该测量装置可便捷地调节微型投影仪与工业相机的位置,实现光路的快速调整;可便捷可靠地装夹牙颌模型,实现测量过程的稳定操作;可便捷地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实现牙颌模型点云数据的精确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02243063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094062.X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桥梁底面裂缝检测装置,用于桥梁底面的裂缝检测,该装置以桥梁检测车作为工作平台,包括行进底盘,相机方位及姿态调整模块和裂缝检测模块,其中,所述行进底盘设置在桥梁检测车的桁架臂上,可在桁架臂上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相机方位及姿态调整模块设置在所述行进底盘上,用于对裂缝检测模块的方位及姿态进行调整;所述裂缝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相机方位及姿态调整模块上,用于实施对桥梁底面裂缝的检测。该检测装置可以实现桥底裂缝图像的快速检测,系统记录的相关数据可供工程人员评估桥梁的裂缝损伤情况以及后期分析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243063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094062.X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桥梁底面裂缝检测装置,用于桥梁底面的裂缝检测,该装置以桥梁检测车作为工作平台,包括行进底盘,相机方位及姿态调整模块和裂缝检测模块,其中,所述行进底盘设置在桥梁检测车的桁架臂上,可在桁架臂上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相机方位及姿态调整模块设置在所述行进底盘上,用于对裂缝检测模块的方位及姿态进行调整;所述裂缝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相机方位及姿态调整模块上,用于实施对桥梁底面裂缝的检测。该检测装置可以实现桥底裂缝图像的快速检测,系统记录的相关数据可供工程人员评估桥梁的裂缝损伤情况以及后期分析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213584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088369.9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投影的牙颌模型测量装置,用于牙颌模型的非接触式测量,包括牙模定位模块、光路调整模块和视觉测量模块,其中,所述牙模定位模块用于装夹待测量的牙颌模型,并实现对牙颌模型的姿态调整;所述视觉测量模块设置在所述光路调整模块上,用于对牙颌模型进行扫描测量;所述光路调整模块用于对视觉测量模块的测量角度进行调整,在光路调整模块和牙模定位模块的作用下,确定出牙颌模型的测量姿态和角度,从而实施对牙颌模型的扫描测量。该测量装置可便捷地调节微型投影仪与工业相机的位置,实现光路的快速调整;可便捷可靠地装夹牙颌模型,实现测量过程的稳定操作;可便捷地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实现牙颌模型点云数据的精确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202383079U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120526484.5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底面裂缝检测装置,用于桥梁底面的裂缝检测,该装置以桥梁检测车作为工作平台,包括行进底盘,相机方位及姿态调整模块和裂缝检测模块,其中,所述行进底盘设置在桥梁检测车的桁架臂上,可在桁架臂上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相机方位及姿态调整模块设置在所述行进底盘上,用于对裂缝检测模块的方位及姿态进行调整;所述裂缝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相机方位及姿态调整模块上,用于实施对桥梁底面裂缝的检测。该检测装置可以实现桥底裂缝图像的快速检测,系统记录的相关数据可供工程人员评估桥梁的裂缝损伤情况以及后期分析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00993209Y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20172602.6
申请日:2006-12-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16H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能够累加的齿轮组机构,其技术方案为齿轮组由三个齿轮轴组组成,分别为输入轴组、惰性轴组和输出轴组;其中输入轴组和惰性轴组为两双联齿轮,双联齿轮一端为全齿齿轮,一端为不完全齿齿轮;输出齿轮轴组齿轮保持全齿出当动力从输入轴输入时轴两不完全齿齿轮交替与输出齿轮轴组中的全齿齿轮进行啮合,同时输出轴与24/1的减速器相联接,进而带动关节实现正转10度,反转5度的运动,并且在多次往复运动中,逐渐累加运动角度,增大关节活动范围。采用本实用新型齿轮组机构的医疗器械用于病人康复活动中,解决了肘、踝等关节发生骨折愈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后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