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荷载作用下灰岩累积损伤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439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34189.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灰岩损伤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循环荷载作用下灰岩累积损伤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多个灰岩试样;对所述灰岩试样进行循环冲击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和能量耗散规律分析;基于所述应力应变分析和所述能量耗散规律分析的结果构建所述灰岩试样的累计损伤本构模型;使用所述累计损伤本构模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灰岩的累积损伤进行分析。本发明基于循环冲击试验构建累计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灰岩的累计损伤演化,能给地下工程循环爆破施工提供可靠的指导。

    一种圆形隧道物理模型的形变位移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3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4827.X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隧道物理模型的形变位移测量装置,包括:轴承座;旋转轴,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电机,输出轴与旋转轴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均设置在旋转轴上;悬臂梁应变片位移测量机构,设置在第一固定机构上,一端与圆形隧道物理模型接触,用于测量圆形隧道物理模型的形变位移;压力传感器位移测量机构,设置在第二固定机构上,一端与圆形隧道物理模型接触,用于测量圆形隧道物理模型的形变位移;控制器与悬臂梁应变片位移测量机构和压力传感器位移测量机构均电连接;通过设定在旋转轴上的悬臂梁应变片位移测量机构和压力传感器位移测量机构,能够对圆形隧道物理模型内的全断面位置的位移进行测量。

    一种挤出和喷射3D打印类岩土物理模型设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8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31176.0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出和喷射3D打印类岩土物理模型设备及使用方法,设备包括:运动机构、挤出机构、喷射机构和双喷头切换机构;所述挤出机构与物料泵送机构相连;所述喷射机构采用螺杆加压推动,含有喷射喷头、喷射料管以及喷射料仓;所述挤出机构和喷射机构均设有自动防溢料装置;所述挤出机构和喷射机构并列安装打印机运动滑杆上,在运动系统控制下实现三维运动;所述挤出机构和喷射机构可通过电机实现自动切换。本发明通过挤出喷头挤出胶凝材料,喷射喷头可按一定比例喷射液体粘接剂,通过喷头切换,实现在挤出膏体同时向其表面喷涂液体粘合剂,通过控制粘接剂的喷出量来调节不同层间胶结性能,从而实现层间各项异性类岩土物理模型的精准打印。

    一种隧道爆破施工自动连续填装炮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34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581314.1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爆破施工自动连续填装炮孔装置,隧道开挖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承重台,安装在承重台上且能够装药的装药托盘,装药托盘包括左托盘和右托盘,左托盘和右托盘的两端通过圆弧滑片对称拼接,左托盘和右托盘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片,安装在承重台上且能驱动装药托盘进出炮孔和用于将左托盘和右托盘分离使药落入到炮孔内的托盘引导装置,托盘引导装置包括动力马达,牵引线的两端与左托盘和右托盘的两端连接,牵引线用于拉动左托盘和右托盘来回移动的,安装在承重台上且能够将药装入装药托盘内的自动转筒装置,自动转筒装置设置在装药托盘的上方,以达到节约人力和节省时间的效果。

    一种千枚岩土复合改良协同作用的评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9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39873.7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千枚岩土复合改良协同作用的评判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在千枚岩土中分别加入红黏土、水泥以及同时加入红黏土和水泥;分别测量加入红黏土和水泥前后千枚岩土的工程性能指标,并计算每种指标的变化率,记单独加入红黏土的指标变化率为A,单独加入水泥的指标变化率为B,加入红黏土和水泥后指标变化率为C;根据A、B、C三者的大小关系及C/(A+B)是否大于1,判断红黏土和水泥对千枚岩土的改良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本发明过测定液限值、自由膨胀率、无荷膨胀率、压缩模量、非浸水抗剪强度指标、浸水抗剪强度指标的指标变化率,评判红黏土和水泥的复合改良方式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从而依据改良要求选定加入的填料及比例。

    一种基于预测数学模型快速提高千枚岩土路基面承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3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1358673.3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测数学模型快速提高千枚岩土路基面承载力的方法,该方法以千枚岩土为路基原材料,以特殊土红粘土作为胶结剂,以两种土混合土作为路基填料。需要控制的参数为红粘土的掺合比λ,压实度K;本发明提出了路基承载力随λ和K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可以计算满足承载力要求计算特定w和K下红粘土最低λ;及λ和含水率w情况下K值最低要求。本发明提出红粘土可快速提高千枚岩路基面的承载力,路基面压实到计算值K后即满足承载力要求,不需要养护龄期。微观上红粘土改变了千枚岩土颗粒级配,压实后产生铁质胶结,是承载力快速提高的原因,降低载重装料汽车对路基面的损伤,且载重汽车可持续性压实,持续增加承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