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824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19631.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W40/109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轮胎和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的车辆动力学参数估计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车辆动力学领域。方法包括:建立基于简化魔术公式轮胎的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根据历史行驶数据和待估计动力学参数对轮胎魔术公式系数和侧偏角进行表征;构造关于横向加速度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列文伯格‑马夸特算法求解得到动力学参数和轮胎魔术公式系数估计值;基于历史行驶数据、动力学参数估计值和轮胎魔术公式系数估计值,构造绕偏航轴转矩与角加速度的线性回归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车辆绕偏航轴转动惯量估计值。本发明能够提高车辆动力学参数的估计准确度、应用成本低且能够获取完整动力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983781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834673.5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车目标搜索系统中的环境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创建无人车全局环境地图和车载相机视场覆盖地图;S2、在当前位置对要搜索的目标进行组合式环境探索,提取边缘区域并进行评估,确定无人车下一步行进的目标点位置;S3、生成无碰撞期望路径,控制无人车到达目标点位置;S4、判断目标点位置是否有要搜索的目标,有,则完成环境探测;无,则返回S1。本发明实现了未知环境下基于边缘区域引导的自主环境探测,实现对未知区域待侦察目标的高效搜索,规划的行进路径更真实的反映车辆行驶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7459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710084368.4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高速公路超车行为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超车意图模型;步骤S2、判断是否产生超车意图;是,转步骤S3;否,继续车道保持状态;步骤S3、判断是否满足超车条件;是,转步骤S4;否,继续车道保持状态;步骤S4、进入超车子状态。本发明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来产生超车意图,然后采用基于规则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条件判定。解决了是否有必要进行超车及能不能进行超车的问题,既反映了超车过程的客观性规律,又充分考虑超车行为的主观因素,保证超车安全、舒适等条件下,使自动驾驶体现了人类的驾驶习惯。
-
公开(公告)号:CN108749809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533293.8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W10/06 , B60W10/18 , B60W40/105 , B60W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驾驶车辆加速度跟踪控制系统,属于智能车辆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智能驾驶车辆加速度精确跟踪的问题。上位机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补偿量Δa计算预估行驶阻力Fd,并根据Fd计算得到发动机控制量和制动控制量;纵向控制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控制量和制动控制量,生成发动机控制指令、制动控制指令;电控驱动模块,用于接收并执行所述发动机控制指令;电控制动模块,用于接收并执行所述制动控制指令。车载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智能驾驶车辆的当前车速信息和历史车速信息发送至上位机模块,由上位机模块计算得到加速度补偿量Δa。实现了智能驾驶车辆加速度的精确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78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90135.6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理慧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崖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无人驾驶汽车感知技术领域,解决无人驾驶汽车在越野场景下的悬崖检测问题;方法包括,对获取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预处理得到有效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采用滑窗方法,选取垂直角度相同有效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窗口特征数据提取,根据所述窗口特征数据在窗口滑动过程中的畸变特征,得到悬崖区域。本发明使用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使悬崖检测距离更远,精度更高;采用滑窗方法判断悬崖区域,而不是根据单点的高度和距离特征,排除了杂点或者噪声点的干扰,使检测更加鲁棒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619631.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W40/109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轮胎和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的车辆动力学参数估计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车辆动力学领域。方法包括:建立基于简化魔术公式轮胎的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根据历史行驶数据和待估计动力学参数对轮胎魔术公式系数和侧偏角进行表征;构造关于横向加速度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列文伯格‑马夸特算法求解得到动力学参数和轮胎魔术公式系数估计值;基于历史行驶数据、动力学参数估计值和轮胎魔术公式系数估计值,构造绕偏航轴转矩与角加速度的线性回归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车辆绕偏航轴转动惯量估计值。本发明能够提高车辆动力学参数的估计准确度、应用成本低且能够获取完整动力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9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1246441.9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北理慧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耦合的LIDAR‑IMU SLAM(雷达‑惯性测量单元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用于对非结构化道路环境中针对位置、姿态、速度和加速度计、陀螺仪漂移进行精确可靠的估计。该方法基于对激光雷达点云和IMU(惯性测量单元)积分产生的残差的优化。第一部分残差来自于同时建立的相关图中当前扫描点云与体素质心之间的距离之和。剩余量的第二部分来自于考虑激光雷达和IMU校准误差的预积分过程。与仅有激光雷达参与的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相比,LIDAR‑IMU SLAM在鲁棒性和精确姿态估计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此外,由于该系统具有提取重力方向的能力,估计的俯仰和滚动角度不会偏离。LIDAR‑IMU SLAM可以保持10Hz的频率,同时进行扫描匹配和建图。
-
公开(公告)号:CN109960261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222739.X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理慧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碰撞检测的动态障碍物避让方法,属于无人车辆技术领域,通过初规划构造车辆期望轨迹,并根据接收的动态障碍物预测轨迹和所述车辆期望轨迹,进行碰撞检测,对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或路径进行重新规划,得到车辆无碰撞行驶速度和/或路径数据,重新构造车辆期望轨迹,避让动态障碍物;实现无人车辆自主避让动态障碍物。本发明立足于自动驾驶车辆在动态环境下,所采用碰撞检测方法保证既不失碰撞检测精度,又可以提升碰撞检测效率;所采用重规划方法可以兼顾通行效率、通行平顺性和通行安全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4981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510649.6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W30/18 , B60W40/02 , B60W40/105 , G08G1/0967 , G08G1/0965 , H04W4/02 , H04W4/40
Abstract: 一种智能驾驶车辆行驶控制方法,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驾驶车辆因驾驶不当带来的经济性、舒适性降低及由此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启动智能驾驶车辆的智能驾驶功能;检测智能驾驶车辆的行进方向设定距离内是否有红绿灯,若有,智能驾驶车辆同时接收本车和前车的位置、速度及红绿灯状态信息;生成智能驾驶车辆通行红绿灯的期望加速度和期望速度,并根据所述期望加速度和所述期望速度通行路口红绿灯;继续检测智能驾驶车辆的行进方向设定距离内是否有红绿灯。实现了智能车辆经济、舒适地通行路口红绿灯,减轻了因驾驶不当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837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34673.5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车目标搜索系统中的环境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创建无人车全局环境地图和车载相机视场覆盖地图;S2、在当前位置对要搜索的目标进行组合式环境探索,提取边缘区域并进行评估,确定无人车下一步行进的目标点位置;S3、生成无碰撞期望路径,控制无人车到达目标点位置;S4、判断目标点位置是否有要搜索的目标,有,则完成环境探测;无,则返回S1。本发明实现了未知环境下基于边缘区域引导的自主环境探测,实现对未知区域待侦察目标的高效搜索,规划的行进路径更真实的反映车辆行驶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