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对准垂直沟道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0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18064.7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对准垂直沟道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和二氧化硅层,并对二氧化硅层进行刻蚀,形成二氧化硅凹槽;形成覆盖二氧化硅凹槽底部的共用漏极、覆盖二氧化硅凹槽外部的部分二氧化硅层的上表面的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形成第二硬掩膜层,在共用漏极、二氧化硅凹槽侧壁、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以及第二硬掩膜层限定的区域采用自对准工艺依次形成有源层、栅介质层和栅极层。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及其结构,可使得有源层、栅介质层和栅极层完全自对准沉积,保证层间完全对准,且可避免晶体管栅极端与晶体管源端相连从而导致晶体管发生电学短路失效。

    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表面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3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56199.0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表面处理方法,属于集成电路微纳电子器件领域。具体步骤包括提供一衬底,在其上形成底栅电极;在底栅电极上依次形成一电介质层、氧化物有源层;在所述氧化物有源层两侧分别形成源漏电极;采用电子束蒸镀在所述源漏电极之间的氧化物有源层上蒸镀一层可氧化金属,然后通过自然氧化,空气退火氧化,氧气退火氧化等方式使金属转变为金属氧化物。通过形成氧化物层,可以有效减小晶体管的界面态密度,提高晶体管的场效应迁移率,改善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和功耗性能,此外,还可以改善晶体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集成电路的整体性能。

    一种纳米尺寸异质结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007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32544.5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尺寸异质结晶体管器件结构,包括:衬底、栅介质层、栅电极、源漏电极层,在衬底上具有异质结沟道层,异质结沟道层包括第一沟道层和第二沟道层。栅电极和所述栅介质层位于衬底和所述异质结沟道层之间构成底栅结构。栅电极和栅介质层位于异质结沟道层之间构成顶栅结构。同时提供了对应器件结构的制作方法。本发明采用异质结结构提升了晶体管开态电流,采用禁带较宽的沟道材料改善了短沟效应和泄漏电流,采用接触电阻更小的材料作为异质结和源漏接触的接触层,减小了接触电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