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5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92413.2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包括根据气象风速数据估计疲劳风分布,计算风速的weibull分布模型;结合平均风垂直特性、湍流强度、风速功率谱密度以及风压系数参数构建脉动风载荷模型;使用实时监测数据修正脉动风载荷模型;构建特定建筑屋面的风致疲劳载荷谱;通过脉动风载荷模型将风速转化为脉动风载荷,计算出每一载荷的循环次数,得到风致疲劳载荷谱;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金属屋面在不同循环载荷作用下进行疲劳仿真;利用miner损伤叠加原理对金属屋面的寿命进行预测。本发明解决了加速寿命实验,长期监测风压、风速等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

    基于QoS评价的动态网络调度与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28974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023661.6

    申请日:2014-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QoS评价的动态网络调度与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其中QoS(Quality of Service)是指网络服务质量。本发明的核心是网络状态评价体系,当网络状态良好时,即网络状态为稳定状态,可以不必对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以便于尽可能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而当网络状态不是处于稳定状态时,采用动态调度的方式对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工作状态进行调度,尽量避免传感器、控制器向网络上发送数据从而避免增加网络的负载量。本发明中的上述方案不需要采用复杂的算法,就能有效避免时延给系统控制性能和服务质量带来的影响。

    基于卫星定位和无线网络通讯的双起重机的协调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567131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10177159.0

    申请日:2007-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定位和无线网络通讯的双起重机的协调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大型桥箱梁的起降与搬运,该协调控制系统分别设在主轮式起重机和从轮式起重机上,所述主轮式起重机上的协调控制系统包括有主起重机车载控制中心(1-1)、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2)、第一GPS接收机(1-3)、第二GPS接收机(1-4)、第一无线接收模块(1-5);所述从轮式起重机上的协调控制系统包括有从起重机车载控制中心(2-1)、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第三GPS接收机(2-3)、第四GPS接收机(2-4)、第二无线接收模块(2-5);该协调控制系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定位两台起重机的坐标位置,并结合起重机工作时的车速、行走模式和载荷等信息,通过嵌入式控制器计算判断两台起重机的位姿、偏航等信息确定主起重机和从起重机的控制信号,分别通过其总线接口送到主起重机车载控制中心(1-1)和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2)、发射与接收天线发送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及所连接的从起重机车载控制中心(2-1),从而实现对两台起重机运行的行走和升降的同步协调控制。

    一种纳卫星空间热沉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61392C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76771.8

    申请日:2009-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卫星空间热沉模拟器,包括模拟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器、功率驱动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模拟单元包括热电制冷片TEC、热流传感器、风扇、温度传感器A和温度传感器B与翅片;控制器根据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反馈热流值与给定热流值作为算法控制器的输入生成TEC的控制信号,实现反馈热流对给定热流的良好跟踪,即实现导热热流对空间辐射热流的良好模拟,在保证热流跟踪的同时,TEC导出的热量传导到翅片,根据控制要求实现风扇对翅片的温度控制,将多余的热量散到空气中,实现了对空间低温和黑背景环境的模拟。装置热惯性小、响应速度快、体积小,实现了纳卫星热测试装置的桌面化。

    大型动力平板运输车的独立转向悬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0386233C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10081561.4

    申请日:2006-05-29

    Inventor: 张志华 李运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动力平板运输车的独立转向悬挂机构,其由牛腿法兰、法兰盘、悬挂臂、油缸、平衡臂和轮轴体组成,法兰盘连接在牛腿法兰上,牛腿法兰安装在平板运输车的底板上,悬挂臂的连接盘与法兰盘固定连接,平衡臂的定点端安装在悬挂臂的下端,升降端通过与油缸的连接头连接实现了平衡臂的升降运动,轮轴体通过一轴与平衡臂的连接体解耦连接。本发明悬挂机构通过油缸运动实现了悬挂机构独立转向和升降调节,同时又具有传统悬挂的减震功能,可以满足实现多模式转向的要求。

    液压能源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0233C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131235.4

    申请日:2002-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60℃~160℃的环境下工作的液压能源装置,它由两套高温泵组并联构成,每一套都是由两个高温缸、进油单向阀、常温驱动缸、出油单向阀组成,每套高温泵组由常温驱动缸通过管道同比例换向阀相连,通过比例换向阀的管道另一端与常温液压源相连,高温缸的活塞随常温驱动缸的活塞运动而运动,并完成进油和出油。该装置由计算机决定比例换向阀的开放大小以控制常温液压源供给常温缸的流量和压力,用单个神经元自适应PID(Proportional 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进行系统动态补偿。本发明经试验实测表明达到指标为输出压力为28MPa,输出流量为60L/Min,压力脉动为<10%,介质温度可高达160℃,低温可达-60℃。

    一种基于双轴质量阻尼差异映射为不均衡出力的同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292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29871.1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轴质量阻尼差异映射为不均衡出力的同步控制方法,涉及自动控制理论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应用在动梁式龙门运动平台中,采用根据所建的双轴质量阻尼的动态特性模型,计算出抑制同步误差需要双轴分别要输出的不平衡力,并依据两轴的输出不平衡力进行控制器一一映射参数设计并实现自适应调整。本方法无需通过对双轴特性进行解耦(解耦计算量较大),无需实时采集不同步误差作为控制量,通过直接针对双轴动态特性不一致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进行控制器设计及实时调整,物理意义明确清晰并容易实现,可依据机械特性不同直接进行控制器参数一一映射并实现主动控制器设计。

    一种基于模型观测器的挖掘机工作载荷谱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58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92557.8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观测器的挖掘机工作载荷谱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工作装置进行受力分析;执行机构液压系统动力学与运动学建模分析;确定监测变量、中间变量、传感器类型以及其布设方式;构建载荷谱观测器模型,实现作业过程中动态载荷谱的实时监测。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挖掘机在作业过程中的液压缸活塞位移、压力以及连杆转角位移等信息对作业过程中执行机构关键工作变量进行分析计算,结合挖掘机液压系统以及工作装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来建立斗齿载荷谱的观测器模型,得到挖掘机在作业过程中的动态载荷谱。

    用于飞机液压系统的连续调压电液比例轴向柱塞变量泵

    公开(公告)号:CN10946959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322899.3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液压系统的连续调压电液比例轴向柱塞变量泵,所述电液比例轴向柱塞变量泵包括:比例电磁铁:提供电磁吸力,与调压机构液压力共同作用,实现调节机构阀口开度连续变化;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实现两级调压及连续调压两种状态的切换;调压机构:在弹簧力,液压力和电磁铁吸力共同作用下移动,沟通随动活塞压力腔与回油相连接或者与高压油腔相连接;其全部安装在变量头内,通过底部堵头固定其安装位置,变量头与柱塞泵通过螺栓固定,其油路与泵相关油路连接。连续调压电液比例轴向柱塞变量泵实现最低工作压力至最高工作压力之间的连续调节,并且保留了双级调压功能,从而保证系统安全运转。

    重型车辆电液行走系统的进回油独立调节缓速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857148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810062776.4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型车辆电液行走系统的进回油独立调节缓速控制策略,将速度控制和负值负载抑制两个问题解耦,通过系统进油路中行走变量泵的容积控制调节,调整变量泵的排量,而改变变量泵输出流量,实现驱动马达转速调速控制;基于实际转速与期望转速的偏差,通过加速度规划器设计出系统期望加速度,并以系统实际输出的加速度与期望加速度偏差为缓速调节控制器输入,经控制器解算输出电液比例压力控制阀的控制信号,通过系统回油路中该电液比例压力控制阀的压力控制调节,实现限速回油路背压压力连续精确控制调节,使驱动马达上由背压产生的阻力转矩与车辆整体下滑力产生的驱动转矩平衡,实现驱动马达调速缓速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