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70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34852.8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的热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挤出式固液相变控温系统及方法。在对待控温电子元器件进行热控时,块状相变材料受热熔化呈液态相变材料,液态相变材料在颗粒相变材料的挤压下进入第二腔体,在块状相变材料完全熔化后,液态相变材料能够浸润靠近第一腔体的颗粒相变材料之间的间隙,如此既可以利用柔性控温组件实现固液相变控温系统具有很好的柔性弯曲的能力,以应对狭小不规则空间的安装灵活性得到本质提高的同时并有利于控温结构扩容和延长控温时间,又可以利用颗粒相变材料的挤压将液态相变材料挤入第二腔体来降低液相区厚度,以减小热源与固相相变材料间的传热热阻,从而提高控温结构控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0228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588280.6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换热式液氢汽化系统及方法,涉及液氢汽化设备领域。系统包括控温汽化器、海水管路、液氢管路、氢支路和工质管路;海水管路依次连接海水截止阀、海水泵、氢气升温器的第一通道和控温汽化器的液相工质区;液氢管路与控温汽化器的气相工质区换热后与温度传感器相连,随后分为两条支路;位于控温汽化器上游的液氢管路还设有氢支路;控温汽化器的气相工质区处设有工质管路进口和工质管路出口,工质管路出口通过工质管路回流至工质管路出口。本发明利用海水作为液氢汽化热源,提升液氢汽化效率,降低液氢汽化器体积,同时采用中间换热介质以及压力调控方式,克服海水结冰等典型难题,并实现特定的氢气温度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1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87111.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黏度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设计了可适用于气氢、液氢、超临界氢的黏度测量装置。采用金属钨丝和钐钴磁铁作为振动频率测量组件,具有低温性能温度、测试精度高、结构简单等显著优势,满足无限大流体边界,同时能够很好抑制谐波产生。本发明基于测试装置设计的黏度测试方法,具有计算简介、普适性强的优点,并可用于其他类型样品的黏度测量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602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88278.9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汽化装置及方法,属于液氢汽化设备领域。系统包括海水管路、换热壳体、氢管路、液氢汽化单元和控制器;海水管路的前端连接海水泵,后端分为若干支路,随后再次合并为一条管路;每条支路均依次连接有不同的电磁阀和换热壳体;每个换热壳体内部具有能构成换热接触的液氢汽化单元;氢管路的中间分为若干支路,随后再次合并为一条管路;每条支路均依次连接有不同的液氢阀、液氢汽化单元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利用海水作为液氢汽化热源,提升液氢汽化效率,降低液氢汽化器体积,同时设计特定的换热结构和运行流程,克服海水结冰、换热器表面结垢、海上运输晃动过大等不利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986599.X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导热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在低温杜瓦的内腔中设有用于盛装待导热测量氢样品的样品腔,腔体中设置有样品腔压力传感器和样品腔温度传感器,外部安装有用于对样品腔及内部氢样品进行加热的电加热组件;样品腔的腔体内通过绝缘支撑件固定有热线,热线仅在两端与绝缘支撑件绝缘固定,其余部分均浸没在样品腔内部的氢样品中;样品腔的腔体顶部通过不锈钢毛细管依次连接电磁阀和氢气放空阀;且样品加注管路依次连接氢源罐。本发明利用恒功率对线热源进行加热,线热源及其周围的被测氢介质就会产生温升,根据线热源的温升就可以得到被测氢介质的导热系数,实现液态和超临界态等多状态氢导热物性的高效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676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74858.7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储氢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利用具有高储热密度的热化学储热装置作为固态储氢装置释氢时的热源,无燃烧及爆炸等隐患,可大幅提升固态储氢装置的安全性及储重比参数。通过机械式调节杆间接调节蓄能型加热块与液态吸附工质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控制吸附工质的汽化量,可实现热化学吸附床放热量的精确调控。在固态储氢装置氢气充注过程中,通过向储液箱加注液态吸附工质即可完成热量存储,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等特征,显著强化固态储氢装置在氢能载具上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3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87116.8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比热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了基于绝热量热计法原理的氢比热测量装置,并据此设计了连续放气的测量方法,成功实现多状态氢比热物性的高效测量。本发明的样品腔内部设计成薄壁圆瓶球形结构,在提升装置的压力测量范围外,还可以减小样品腔自身热容对升温过程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064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67388.1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启动的液氢储供系统及其方法,涉及氢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液氢泵置于液氢浴池中,使其温度持续保持在液氢温区,提升储供系统的启动效率;将液氢储罐产生的氢气再液化并作为液氢池的氢介质来源,维持液氢浴池内的液氢动态平衡;液氢泵运行放热产生的氢气自液氢浴池排出,通过仲正氢转化吸热降低液氢储罐的蒸发率;通过液氢汽化热冷却发动机,通过低温氢气冷却氢空燃料电池,实现整体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9723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4838.X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载具固态储氢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将固态储氢装置与氢能载具深度耦合,在供氢时利用氢燃料发动机的热量加热固态储氢装置,以提供氢气,在充氢时利用氢燃料发动机的产物水冷却固态储氢装置,提升氢气充注量。同时本发明设计该系统的整体运行流程,实现固态储氢装置输入热量的精确调节,大幅提升固态储氢装置在氢能载具上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34853.2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流换热系数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流体管内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第一中间管路、两个第一加热电极和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两个第一加热电极设置于第一中间管路的两端,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位于两个第一加热电极之间的第一中间管路的壁面温度;基于低温流体流经第一中间管路的质量流量、低温流体比热随温度的变化函数、两个第一加热电极之间的第一中间管路的长度、第一中间管路的内径、两个第一加热电极的加热功率以及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壁面温度,确定低温流体管内的对流换热系数。上述方案能够有效实现液氢等低温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