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9730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695931.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包括主体框架、供配电系统,静电释放系统,视觉识别及执行系统,惯性器件隔离系统;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上层设置托板,托板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单机;中层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主体结构;下层用于布置测试飞行控制系统的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测试设备以及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为立体测试平台供电。本发明的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将飞行控制系统单机、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部分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分层布置,布局清晰,便于电缆的连接、查找及更换,避免人员的误操作;有效减少电缆网测试过程中损伤的风险;有效减少了不同种类电缆交叉重叠,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3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95931.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包括主体框架、供配电系统,静电释放系统,视觉识别及执行系统,惯性器件隔离系统;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上层设置托板,托板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单机;中层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主体结构;下层用于布置测试飞行控制系统的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测试设备以及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为立体测试平台供电。本发明的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将飞行控制系统单机、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部分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分层布置,布局清晰,便于电缆的连接、查找及更换,避免人员的误操作;有效减少电缆网测试过程中损伤的风险;有效减少了不同种类电缆交叉重叠,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7377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695567.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监控平台及监控方法,合理规划地面单机与电缆网布局,采集状态显示器与中心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图像,测发控设备面板状态图像,识别当前执行的流程步骤;从模板中调取对应模板,并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一致表明当前测试状态正常,如果不一致,则报警。本发明通过电缆整理箱对原本电缆放置位置的重新排布,设置走线槽。提供了独立的走线空间,有助于测发控系统各单机、监控与操作面板的集中。本发明通过识别首字与色块长度,进行综合判断,保证了流程识别的准确性,通过流程获取对应的模板,通过于模板的匹配保证了设备状态的准确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710474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18602.8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3/0685 , H04L7/0016 , H04L7/00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中心板卡自零时刻起以预设时长为间隔连续发送的脉冲信号,且第一个所述脉冲信号被接收时对应的中心板卡的时刻值与所述预设时长的数值相等;统计并记录所述连续发送的脉冲信号的序号;根据所述序号和所述预设时长,修正待同步板卡的时钟,以使所述待同步板卡的时钟同步于所述中心板卡的时钟。本发明实现了提高导弹与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水平,进而提高系统的测试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8737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95567.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监控平台及监控方法,合理规划地面单机与电缆网布局,采集状态显示器与中心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图像,测发控设备面板状态图像,识别当前执行的流程步骤;从模板中调取对应模板,并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一致表明当前测试状态正常,如果不一致,则报警。本发明通过电缆整理箱对原本电缆放置位置的重新排布,设置走线槽。提供了独立的走线空间,有助于测发控系统各单机、监控与操作面板的集中。本发明通过识别首字与色块长度,进行综合判断,保证了流程识别的准确性,通过流程获取对应的模板,通过于模板的匹配保证了设备状态的准确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206259610U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21285732.0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弹与运载火箭控制系统配电器,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固定板、玻璃布板和电路板,在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对外连接端口;固定板水平设置在箱体内部,在固定板上设置有大功率继电器安装区域、中功率继电器安装区域和小功率继电器安装区域;在三个安装区域上均设置有多个贯穿玻璃布板和电路板的继电器安装插槽,用于安装继电器;其中,大功率继电器安装区域设置在固定板靠近外连接端口的一侧;固定板的底面与玻璃布板的顶面完全贴合,玻璃布板的底面与电路板的顶面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有效缩小配电器的体积,提高系统集成度、电磁兼容性及机械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4668.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基础研究的飞行试验需求分析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内容,完成对试验任务的分类;根据试验任务类别,分别开展试验需求点梳理,建立试验验证需求点清单,并对试验验证需求点清单进行标签化处理;根据标签化后的试验验证需求点清单,按照标签内容进行整合与分类,形成试验需求矩阵;基于试验需求矩阵,开展贡献度评价,得到需求量化评价结果;根据需求量化评价结果,进行试验设计;根据试验设计结果,选择飞行试验平台,明确试验发次数和试验载荷,确定试验靶场、试验弹道,形成飞行试验方案。本发明所述方法,能确保需求分析到位、试验结果有效支撑项目研究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27730.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与样机的统一建模仿真方法和系统。采用Modelica作为物理域建模语言构建物理域模型,采用Julia作为信息域的建模语言构建信息域模型,物理域模型通过几何模型和多场模型转换得到;执行物理域模型和信息域模型的模型融合和仿真求解。由此实现了信息物理统一建模,几何状态同步建模,系统模型与专业模型融合建模,各类模型有机组合存储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74404.7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Q10/101 , G06F30/20 , G06F1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异构模型跨域调度方法,应用K‑调度器,实现了统构、统传、统换和统览的统享拉式产品异构模型跨域调度。K‑调度器运行机制包括:生产方发布消费数据清单;消费方提出数据消费申请;生产方将数据推入缓存池,通知消费方数据准备就绪;消费方拉取数据,发送数据拉取成功消息;断开连接。消费方与生产方部署的K‑调度器具有相同的构成、运行流程。通过统一的外挂的适配器,适配全部应用系统的跨域调度。在不同的组织域、专业域之间,可以单向交换数据,遵循先予再取的交换原则,首先生产方将数据准备就绪,以RAR格式推入缓存池。非本域的数据浏览,以生产方发布的数据清单为界,且通过生产方提供的工具阅览。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39055.5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1/38
Abstract: 一种来流气动自冷却飞行器,涉及飞行器热防护设计领域,所述飞行器为多层结构,飞行器的从外向内的两层为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第一结构层加工有多个通孔,以在第一结构层形成多个拉瓦尔喷管,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与飞行器的尾部的喷流口连通,通孔的一端与空腔连通,通孔的另一端与第一结构层外表面的流场连通。在飞行器表面基体结构上建立微型的反向喷管阵列,通过飞行器周围气体流动中的气动能量通过喷管时的绝热节流效应,通过绝热节流喷管,实现气体的膨胀,解除气体流动膨胀、压缩的周期锁定,将气动加热效应转化为气动制冷,实现温度降低,达到飞行器热防护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