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2797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616864.0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行走机器人,包括着陆平台(1)、环绕设置在着陆平台(1)四周的多套缓冲行走机构(2)、降落伞包(3)和控制器(4),每套缓冲行走机构(2)包括一套多功能支柱(21)、两套单功能支柱(22)和一个足垫(30);在机器人着陆时,多功能支柱(21)能够实现着陆缓冲功能,在机器人着陆后,多功能支柱(21)与两套单功能支柱(22)共同实现行走功能;本发明的行走机器人着陆稳定、步态灵活、行走平稳、承载力强、安全可靠,可显著增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行走能力,能够实现空中投放。
-
公开(公告)号:CN10512797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16864.0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行走机器人,包括着陆平台(1)、环绕设置在着陆平台(1)四周的多套缓冲行走机构(2)、降落伞包(3)和控制器(4),每套缓冲行走机构(2)包括一套多功能支柱(21)、两套单功能支柱(22)和一个足垫(30);在机器人着陆时,多功能支柱(21)能够实现着陆缓冲功能,在机器人着陆后,多功能支柱(21)与两套单功能支柱(22)共同实现行走功能;本发明的行走机器人着陆稳定、步态灵活、行走平稳、承载力强、安全可靠,可显著增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行走能力,能够实现空中投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29806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910392828.9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高共振频率和热失配零翘曲的超结构及其确定方法,超结构用于异质结构的连接,包括多级微结构;每一级微结构包括多个微结构单元;所述多级微结构由外向内分布,各级微结构具有自相似特征每级微结构在面内形成的包络线与异质结构的面内外形轮廓线均具有几何相似关系。基于本发明提供的超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的翘曲变形接近于零,而且具有高的一阶共振频率的特性,满足航天器结构在轨尺寸稳定性和发射高刚度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052420.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可分离卫星推进服务舱主结构,包括:中心承力筒、氧箱、两个燃箱、两个水平托架、四个侧板、上内撑板、下内撑板、承力筒转接框及两个以上连接组件;承力筒转接框下端与中心承力筒的承力筒上框可拆卸的连接;承力筒转接框上端的标准包带接口通过包带与外部的载荷舱可拆卸的连接;氧箱、上内撑板和下内撑板均同轴安装在中心承力筒内部;两个水平托架分别固定在中心承力筒的外圆周面上;两个燃箱分别同轴固定在对应的水平托架的圆环内;水平托架的两侧通过侧板及连接组件与中心承力筒的侧壁及上内撑板、下内撑板一体连接;该结构具备和载荷舱在轨分离的功能,且三个贮箱并联布局承载,能够降低卫星质心,实现结构高效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13911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2523.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锥‑棱柱过渡式蜂窝夹层承力筒结构,包括星箭对接框、蜂窝夹层锥壳结构、过渡框、载荷安装框以及多块蜂窝板;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主载荷承载能力、优化主结构传力路径、适用于在轨维修操作,卫星结构采用了主承力和设备安装一体化设计,即主承力结构采用正多边形棱柱蜂窝壁板结构构型形式,可在承力筒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承力筒的半径,进而增加受力半径,避免结构失稳,承受6000kg以上的承力筒顶面的主载荷;同时,蜂窝棱柱壁板通过蜂窝夹层圆锥筒过渡,有利于实现与运载火箭的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11255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0035926.X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山西神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材料加工成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合金大尺寸铸件的成形方法。本发明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造型并设置浇注系统;将镁合金进行熔炼,得到熔体;通过浇注系统将所述熔体浇注到造型后得到的铸型中,依次经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得到镁合金大尺寸铸件;所述造型时,采用上下两箱造型,铸件分型面与铸件型芯冒口分型面处于同一平面,铸件整体置于同一半型内;在铸件表面设置排气补缩冒口;所述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所述直浇道上设置有集渣包;所述内浇道前设置补缩冒口和除气除渣包。本发明可以制备壁厚不超过5mm、Rm>260MPa、缺陷少、刚度好的镁合金大尺寸铸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057891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036289.8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山西神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中南大学
IPC: B22C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材料加工成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镁合金贮箱支架构件的精密铸造方法。该方法包括:造型并设置浇注系统;将镁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得到熔体;所述镁合金原料包括金属镁、金属铝、金属锌、MnCl2、Mg‑5RE中间合金、Mg‑10Ca中间合金和Ag;所述熔炼的过程包括:将熔剂和镁合金原料进行加热熔融,之后进行搅拌精炼,将搅拌精炼后的合金液升温至770~800℃,静置,得到熔体;将所述熔体通过浇注系统浇注到造型后得到的铸型中,依次经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得到大型镁合金贮箱支架构件;所述浇注的方式为分层注入,依次由低到高对各直浇道进行浇注。该方法可以制备组织性能良好的大尺寸镁合金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697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19095.0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推进服务舱结构,适用于有大承载、多载荷适应能力需求的卫星结构家族体系。本发明的舱体结构,主承力结构由星箭对接环及梁板复合结构板组成,其中梁板复合板形成3组W形平面桁架单元,在俯视图中,3组平面在中心轴线处相交并呈星形分布。本发明的舱体结构由星形桁架划分的4个较大空间被用来安装贮箱,贮箱下部直接与对接环相连,上部通过拉杆与桁架节点连接,通过此种贮箱连接方式极大地减小了结构重量。本发明的2个较小空间允许被用来安装气瓶。通过上述构型,确保了推进服务舱的大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01766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318496.6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H17/00
Abstract: 一种模拟卫星整星的柔性支撑微振动测试装置,其包括:支架支撑结构、六分量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刚性平台和转接支座,测试对象为整星模拟件;支架支撑结构上部通过接口与六分量力传感器固定,六分量力传感器通过转接支座与整星模拟件固定,加速度传感器粘贴至支架支撑结构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分别与六分量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刚性平台上设有若干地轨,支架支撑结构通过螺钉固定在刚性平台的地轨上。本发明能够控制改变整个试验系统的刚度,实现模拟从5Hz—15Hz横向基频卫星的模拟;本系统还具有每级支撑结构分别构成一个测量子系统的功能,完成单机及部件级对支架、单舱、整星柔性支撑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79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318529.7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刘国青 , 罗文波 , 阮剑华 , 白刚 , 蔡铮 , 孙腾飞 , 童叶龙 , 王杰利 , 杨文涛 , 张国斌 , 杨国巍 , 戴超 , 曾福明 , 杨巧龙 , 史文华 , 高峰 , 钱志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常温常压微米级热稳定性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其试验系统包括:支撑架、支撑平台、CCD相机、图像处理计算机、热控加热器、热控程控电源、测温元件、热控测温采集卡、热控计算机;被测对象为测量结构;测量结构与支撑架均固定在支撑平台上;CCD相机安装于支撑架上,安装位置满足CCD相机监测到测量结构的安装面和主支撑结构外表面;图像处理计算机与CCD相机连接;热控加热器、测温元件均布置于测量结构的表面,热控程控电源与热控加热器连接;热控测温采集卡与测温元件连接,热控计算机分别与热控程控电源、热控测温采集卡连接。本发明的试验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测试噪声影响,保证常温常压条件下测试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