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9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97227.6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40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发动机支架及其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该航天器发动机支架为组合支架,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薄壳多面体碳纤维复材单体支架,以其中的一个安装主发动机的第一单体支架作为主体支架,其他第二~第六单体支架均以安装在主体支架上通过多面体的斜面相互胶螺的方式进行组合连接,形成复杂形状薄壳多面体碳纤维复材组合支架。该组合支架通过安装主发动机的主体支架提供与航天器舱体的连接接口,也为多台空间布局发动机和舱外大气瓶提供安装接口。本发明包含具有对复杂接口和大温差环境的强适应性、指向稳定性好、重量轻,为轻量化着陆器舱体提供外侧多台集中安装的多组主发动机和姿控发动机的安装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163479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339086.6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6C1/10
Abstract: 一种用于卫星的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采用八点起吊方式,通过一分二的转接支架最终合并为四点起吊状态,实现卫星通用十字吊架与整星八个吊点的相适应。吊点在结构板上分布均匀,间距适中,避免四角吊点处的边缘效应及相邻吊点之间的应力干涉,充分发挥吊点承载能力。吊点与转接支架之间通过使用球垫的方式实现无附加弯矩连接。吊点通过大埋件侧向螺纹连接,埋件使用类椭圆形构型,对承载应力集中区域进行了覆盖加强,使用了多次厚度变化,确保了集中载荷的有效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235711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173132.6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桁架结构的载人月面着陆器,涉及航天器技术领域,所述着陆器能够实现试验发射和变轨,其包括:上升级和下降级,二者之间通过连接分离机构连接或分离,所述连接分离机构能够实现下降阶段上升级和下降级的连接以及上升级上升前与下降级的分离;其中,下降级采用桁架结构,其能够支撑上升级、充当着陆腿,且能够作为仪器舱;上升级能够载人。
-
公开(公告)号:CN10774201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908775.2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相变储能装置点阵夹层结构的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轻量化多功能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考虑了增材制造工艺约束,通过宏微观结合的手段,可快速设计出满足增材制造要求的一体化结构。所设计的相变储能装置结构内部为三维网络结构,实现轻量化设计和内部连通,较传统结构减重60%以上;采用特定结构的稀疏点阵胞元和致密点阵胞元配合填充,避免出现悬臂杆件以实现两种胞元之间无缝拼接,而且避免顶部结构的坍塌;另外,所述设计的相变储能装置结构不存在焊接导致的强度问题,在航天器轻量化多功能结构设计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347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39086.6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6C1/10
Abstract: 一种用于卫星的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采用八点起吊方式,通过一分二的转接支架最终合并为四点起吊状态,实现卫星通用十字吊架与整星八个吊点的相适应。吊点在结构板上分布均匀,间距适中,避免四角吊点处的边缘效应及相邻吊点之间的应力干涉,充分发挥吊点承载能力。吊点与转接支架之间通过使用球垫的方式实现无附加弯矩连接。吊点通过大埋件侧向螺纹连接,埋件使用类椭圆形构型,对承载应力集中区域进行了覆盖加强,使用了多次厚度变化,确保了集中载荷的有效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7352046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417529.7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载荷舱结构,属于航天器结构技术领域。所述卫星载荷舱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桁架支撑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和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多个侧支撑板,所述桁架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桁架杆和多个接头,所述多个接头与所述顶板或底板连接,每个所述接头上至少固定有两根所述桁架杆,所述多根桁架杆通过所述接头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卫星载荷舱结构适用于星上大型载荷部件通过大跨度、多个分散安装点进行安装,同时星体一侧可满足大型载荷部件的避让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7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22571.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打印轻量化后埋件以及后埋方法。其中,后埋件包括:同轴连接的耳片和壳体;所述耳片设有中心孔;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连接通道;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连接通道相贯通;所述壳体与所述耳片的直径之比为[0.70,0.95]。本发明实现了后埋件承载能力的提升以及结构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761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810077294.2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设备支撑组件解锁限位装置,由三爪结构件耳片(1)、拉杆耳片(2)、火工切割器(3)、压紧座(4)、压紧杆(12)、压紧杆限位装置、拉杆限位装置组成。本发明通过压紧杆(12)对拉杆耳片(2)和三爪结构件耳片(1)施加正压力,可确保拉杆(22)在发射段对航天器设备提供一定轴向力,可大大降低发射段大型设备的响应,避免有效载荷受损。入轨后,火工切割器(3)将压紧杆切断为两截,解除了拉杆(22)对航天器设备的支撑作用,避免了热变形不协调导致有效载荷丧失指向精度的危害。拉杆限位装置将解锁后的拉杆限定在较小的范围之内,避免了拉杆与其它设备的碰撞。压紧杆限位装置可确保被切断后的两截压紧杆不会自由飞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052420.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可分离卫星推进服务舱主结构,包括:中心承力筒、氧箱、两个燃箱、两个水平托架、四个侧板、上内撑板、下内撑板、承力筒转接框及两个以上连接组件;承力筒转接框下端与中心承力筒的承力筒上框可拆卸的连接;承力筒转接框上端的标准包带接口通过包带与外部的载荷舱可拆卸的连接;氧箱、上内撑板和下内撑板均同轴安装在中心承力筒内部;两个水平托架分别固定在中心承力筒的外圆周面上;两个燃箱分别同轴固定在对应的水平托架的圆环内;水平托架的两侧通过侧板及连接组件与中心承力筒的侧壁及上内撑板、下内撑板一体连接;该结构具备和载荷舱在轨分离的功能,且三个贮箱并联布局承载,能够降低卫星质心,实现结构高效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75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322571.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打印轻量化后埋件以及后埋方法。其中,后埋件包括:同轴连接的耳片和壳体;所述耳片设有中心孔;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连接通道;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连接通道相贯通;所述壳体与所述耳片的直径之比为[0.70,0.95]。本发明实现了后埋件承载能力的提升以及结构轻量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