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052420.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可分离卫星推进服务舱主结构,包括:中心承力筒、氧箱、两个燃箱、两个水平托架、四个侧板、上内撑板、下内撑板、承力筒转接框及两个以上连接组件;承力筒转接框下端与中心承力筒的承力筒上框可拆卸的连接;承力筒转接框上端的标准包带接口通过包带与外部的载荷舱可拆卸的连接;氧箱、上内撑板和下内撑板均同轴安装在中心承力筒内部;两个水平托架分别固定在中心承力筒的外圆周面上;两个燃箱分别同轴固定在对应的水平托架的圆环内;水平托架的两侧通过侧板及连接组件与中心承力筒的侧壁及上内撑板、下内撑板一体连接;该结构具备和载荷舱在轨分离的功能,且三个贮箱并联布局承载,能够降低卫星质心,实现结构高效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1224936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09849.7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热一体化碳纤维表板蜂窝结构,属于航天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上面板、蜂窝芯子、下面板、过渡层和热管,其中:上面板和下面板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上面板、下面板与蜂窝芯子形成蜂窝夹层结构,热管以预埋件的形式预置在蜂窝夹层结构内的蜂窝芯子中,过渡层位于上面板和/或下面板与热管之间,用于降低预埋热管与面板由于热膨胀不匹配带来的固化残余应力。本发明在碳纤维表板与热管之间增加过渡层、将高模量碳纤维与高强度纤维组合匹配使用的方法,实现了具有高尺寸稳定性的碳纤维蜂窝板预埋热管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5572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257068.X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承载模块化服务舱结构,包括:桁架结构(1),沿所述桁架结构(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设备安装模块(2),储箱模块(3)和结构适配模块(4);所述设备安装模块(2),所述储箱模块(3)和所述结构适配模块(4)相互连接构成筒状体结构。本发明基于梁+板的承力模式,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大承载、开敞性好、适应于各种运载连接形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0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052452.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杆式卫星主结构,包括:对接环、主承力隔板、第一杆系、第二杆系及矩形箱体;对接环的上端面设有主承力连接法兰;矩形箱体的背地板固定在对接环上;主承力隔板安装在矩形箱体内,并将所述矩形箱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相同的腔体,主承力隔板的面板上内埋有两个V形结构的承力梁;V形结构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背地板后,与对接环上的主承力连接法兰对应连接;相同的第一杆系和第二杆系分别安装在两个相同的腔体内,并分别穿过所述背地板后,与对接环上的主承力连接法兰一一对应连接;该结构的承载能力能够达到中型卫星要求,结构开敞性好,利于总装操作,设备便于布局,舱体容量大,结构干重小,实现结构高效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118913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21512.5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多载荷的立体模块式结构,包括立体模块式支撑板、结构接口和载荷设备接口;立体模块式支撑板为纵横交错的框格结构,框格的各边框是断面为工字梁;立体模块式支撑板的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上设置局部凸起结构,用于安装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使得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与下方载荷舱之间呈现不同的角度;立体模块式支撑板上沿横向和纵向设置结构接口和载荷设备接口。本发明满足高性能遥感卫星对多种主要载荷同时支撑的结构需要,达到了多台观测方向相关联的高精度设备在轨指向夹角长期保持不变的高尺寸稳定性设计指标,模块化装配实现了多台载荷在立体模块式结构上装配设备与平台装配并联并行的装配方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0448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887707.2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器间支架,所有上接头通过交叉杆系与所有下接头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棱台状的支撑结构;并且每个接头都能够通过1根立杆和2根斜杆与相邻两个支架单元固连,组成一个稳定的四面体结构,满足了每个上接头承受各向载荷的需求;通过对每个接头进行合理构形,获得了杆件轴线交叉均通过一点而获得桁架杆系,减小了局部附加弯矩等载荷发生的可能;接头上设置空心管,与杆件采用套装胶结形式固连,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承受更大载荷;由于所述支架采用了碳纤维接头、杆件作为主体,采用胶接连接,减轻了结构重量,减小了构件之间的热应力;采用了合理的结构杆件构形,提高了胶接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5572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57068.X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承载模块化服务舱结构,包括:桁架结构(1),沿所述桁架结构(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设备安装模块(2),储箱模块(3)和结构适配模块(4);所述设备安装模块(2),所述储箱模块(3)和所述结构适配模块(4)相互连接构成筒状体结构。本发明基于梁+板的承力模式,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大承载、开敞性好、适应于各种运载连接形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57472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358349.6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可快速拆卸翻转的航天器内部设备安装结构,包括:若干个水平板、若干个中间立板、若干个侧立板、若干个盖板和若干个立梁;其中,若干个水平板并行排列;相邻两个水平板与中间立板相连接,相邻两个水平板之间通过中间立板平分成两个空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侧面连接有侧立板,每个空间单元正面连接有盖板;每个中间立板的一侧与相对应的立梁相连接,每个侧立板的一侧与相对应的立梁相连接;立梁与密封舱内部的连接框相连接。本发明达到了安装空间大、美观、安全、可在轨快速拆卸维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5747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358349.6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可快速拆卸翻转的航天器内部设备安装结构,包括:若干个水平板、若干个中间立板、若干个侧立板、若干个盖板和若干个立梁;其中,若干个水平板并行排列;相邻两个水平板与中间立板相连接,相邻两个水平板之间通过中间立板平分成两个空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侧面连接有侧立板,每个空间单元正面连接有盖板;每个中间立板的一侧与相对应的立梁相连接,每个侧立板的一侧与相对应的立梁相连接;立梁与密封舱内部的连接框相连接。本发明达到了安装空间大、美观、安全、可在轨快速拆卸维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0448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87707.2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器间支架,所有上接头通过交叉杆系与所有下接头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棱台状的支撑结构;并且每个接头都能够通过1根立杆和2根斜杆与相邻两个支架单元固连,组成一个稳定的四面体结构,满足了每个上接头承受各向载荷的需求;通过对每个接头进行合理构形,获得了杆件轴线交叉均通过一点而获得桁架杆系,减小了局部附加弯矩等载荷发生的可能;接头上设置空心管,与杆件采用套装胶结形式固连,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承受更大载荷;由于所述支架采用了碳纤维接头、杆件作为主体,采用胶接连接,减轻了结构重量,减小了构件之间的热应力;采用了合理的结构杆件构形,提高了胶接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