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工业监测数据缺失的补全方法及补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152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55378.4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工业监测数据缺失的补全方法及补全装置,能够提高数据补缺效果。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据集,其中,所述原始数据集为缺失类型为完全随机缺失的原始工业监测数据集;根据获取的原始数据集,构建自动编码机;其中,在构建自动编码机时,在输入的原始数据中加入噪声再训练自动编码机,训练好的自动编码机,用于实现原始数据中特征向量的升维和降维;根据获取的原始数据集,建立生成式模型;将构建好的自动编码机和生成式模型进行结合,利用原始数据集对结合后的模型进行优化训练,获得与原始数据特征分布相似的生成数据。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和数据挖掘领域。

    一种针对工业监测数据缺失的补全方法及补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1522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055378.4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工业监测数据缺失的补全方法及补全装置,能够提高数据补缺效果。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据集,其中,所述原始数据集为缺失类型为完全随机缺失的原始工业监测数据集;根据获取的原始数据集,构建自动编码机;其中,在构建自动编码机时,在输入的原始数据中加入噪声再训练自动编码机,训练好的自动编码机,用于实现原始数据中特征向量的升维和降维;根据获取的原始数据集,建立生成式模型;将构建好的自动编码机和生成式模型进行结合,利用原始数据集对结合后的模型进行优化训练,获得与原始数据特征分布相似的生成数据。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和数据挖掘领域。

    一种文本信息自动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526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0975598.4

    申请日:2018-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文本信息自动提取方法,能够不断提高标记内容和标签自动提取的准确性。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上传的文本文件,将其转换为能用计算机逐字符分析的文档格式;对格式转换后的文档中的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形成便于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的多层次文本单元;捕捉用户选择的文本片段,基于形成的多层次文本单元,确定该文本片段对应的标记内容,并为每个标记内容推荐标签;基于确定的标记内容和为每个标记内容推荐的标签,采用在线学习的训练思想,训练文本自动提取模型,以实现标记内容和标签的自动提取。本发明适用于文本信息自动提取操作。

    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浓密机底流浓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45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36868.X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浓密机底流浓度预测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该方法获取实际生产历史记录数据,存储于企业数据库中,然后对获取到的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再使用预处理后的数据构造训练集和测试集;并采用集成学习方法,利用上述构造好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模型的建立,实现对深锥浓密机的底流浓度的精确预测,最后将预测的结果通过可视化平台展示出来。该方法能够比较综合的考虑影响底流浓度的绝大多数因素,以解决目前底流浓度预测模型考虑影响因素时片面不充分的瓶颈问题。并使用集成学习模型,解决单一的机器学习模型学习能力有限,不能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问题,从而为浓密机的控制提供更有效且准确的参考。

    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预测与停机温度设定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74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41140.0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预测与停机温度设定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制冷系统运行时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割聚类模型结合手动标注方法对获取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阶段识别与分类,构建样本数据集;构建用于预测给定热负载下制冷系统的启停过程及制冷功耗的制冷系统预测模型,并利用所述样本数据集对构建的制冷系统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制冷系统预测模型对制冷系统的运行进行仿真,确定使累计能耗最低的停机温度设定值,实现停机温度设定的优化。本发明能够预测制冷系统未来一段时间的启停过程以及功耗,通过优化制冷系统的停机温度配置降低制冷系统的整体能耗。

    一种充填场景下的深锥浓密机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047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373119.6

    申请日:2019-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填场景下的深锥浓密机智能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底流浓度的控制精度。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底流浓度控制模型控制底流浓度,通过历史记录数据离线训练神经网络规划器,输出最优的耙架转速设定值、絮凝剂添加比例以及泥层压力设定值;絮凝剂控制器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及最优絮凝剂添加比例,动态调节絮凝剂添加流量设定值;泥层压力控制器调节底流流量设定值,使深锥浓密机泥层压力监测值追踪最优泥层压力设定值;将得到的最优耙架转速设定值,絮凝剂添加量设定值以及底流流量设定值实时应用到实际充填过程中,并实时产生的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底流浓度控制模型中,用于底流浓度控制模型的在线学习训练。本发明涉及矿山尾矿处置领域。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浓密机在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395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36652.7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浓密机在线控制方法,能够降低时间消耗,并提高控制精度。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生产过程中所监测到的历史记录数据;建立由模型网络和评价网络组成的双网结构的控制模型,并利用获取到的历史记录数据对所述模型网络和评价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好的模型网络预测下一时刻的底流浓度和泥层高度,且训练好的评价网络根据预测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底流浓度、泥层高度,估计所述下一时刻的累计代价值,根据估计得到的下一时刻的累计代价值,计算当前时刻的累计代价值,根据得到的当前时刻的累计代价值,利用梯度下降迭代算法确定当前时刻最优控制动作:底流泵速、絮凝剂泵速。本发明涉及采矿领域。

    一种膏体浓度非接触式自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5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26025.0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膏体浓度非接触式自动检测方法,属于尾矿膏体处置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涉及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分类模块及检测模块,该方法使用成像装置,采集膏体的图像或视频,采用图像或视频分析方法对所述膏体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分类;根据所述膏体的图像或视频分类结果,获得当前膏体的浓度。本发明不仅能够在非接触式的测量情形下大幅度提高膏体浓度的测量精度,同时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硬件设备,减少人工压力的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膏体浓度测量成本,可为矿山充填综合应用提供思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种充填管道裂纹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464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44835.9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填管道裂纹检测方法,属于采矿工业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带有裂纹的管道图像和加噪处理后的所述带有裂纹的管道图像对图像去噪模型进行训练;利用带有裂纹的管道图像及同时带有雨滴和裂纹的管道图像对图像去雨滴模型进行训练;利用目标检测训练集对裂纹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其中,所述目标检测训练集中的每张管道图像被标注出裂纹位置;实时获取待检测的管道图像,利用训练好的图像去噪模型、图像去雨滴模型、裂纹检测模型依次对待检测管道图像进行去噪、去雨滴处理、对裂纹进行检测。采用本发明,能够对图像中的噪音以及雨滴进行修复,从而提高管道裂纹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一种充填场景下的深锥浓密机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04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73119.6

    申请日:2019-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填场景下的深锥浓密机智能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底流浓度的控制精度。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底流浓度控制模型控制底流浓度,通过历史记录数据离线训练神经网络规划器,输出最优的耙架转速设定值、絮凝剂添加比例以及泥层压力设定值;絮凝剂控制器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及最优絮凝剂添加比例,动态调节絮凝剂添加流量设定值;泥层压力控制器调节底流流量设定值,使深锥浓密机泥层压力监测值追踪最优泥层压力设定值;将得到的最优耙架转速设定值,絮凝剂添加量设定值以及底流流量设定值实时应用到实际充填过程中,并实时产生的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底流浓度控制模型中,用于底流浓度控制模型的在线学习训练。本发明涉及矿山尾矿处置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