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5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23534.2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杆抗腐蚀性能试验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拉压组件、保温组件、夹持组件、试样组件和腐蚀组件,拉压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部,夹持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下端,试样组件下部与夹持组件连接,上部与拉压组件连接,保温组件设置在试样组件外部,腐蚀组件设置在拉压组件上,拉压组件包括支撑盖、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设置在箱体两侧,支撑盖的下端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第三液压缸固定设置在支撑盖下端中部,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试样组件上部连接。本发明中,设置的拉压组件可以对锚杆施加作用力来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中受到的预应力,方便控制施力的大小,十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78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23534.2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杆抗腐蚀性能试验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拉压组件、保温组件、夹持组件、试样组件和腐蚀组件,拉压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部,夹持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下端,试样组件下部与夹持组件连接,上部与拉压组件连接,保温组件设置在试样组件外部,腐蚀组件设置在拉压组件上,拉压组件包括支撑盖、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设置在箱体两侧,支撑盖的下端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第三液压缸固定设置在支撑盖下端中部,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试样组件上部连接。本发明中,设置的拉压组件可以对锚杆施加作用力来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中受到的预应力,方便控制施力的大小,十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1225.8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IPC: G01V1/28 , G01V1/30 , G01V1/20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28 , G16C10/00 , G16C20/1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部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多场耦合换热机制数值模拟方法,涉及地热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使用地质三维模型和微地震监测网络,提高了裂隙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测能力;通过地震事件定位算法和有限元方法,能准确模拟裂隙扩展方向和活动强度,评估热流场变化;这一方法有效整合了热传导、流体流动、固体变形和化学反应的多场耦合效应,大幅度提升了对深部碳酸盐岩地热储层热流的控制能力;此外,通过计算影响系数并制定管理策略,能显著降低由于地热开发引起的潜在地质风险,优化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对于深部碳酸盐岩地热资源安全、高效、经济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1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90067.7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变形原理的岩层三维地应力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地应力测量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计算终端、前导装置和应变测量装置,前导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机构和设置在壳体顶端的导入机构;应变测量装置包括开合式径向应变测量机构和轴向应变测量机构,开合式径向应变测量机构、轴向应变测量机构以及导入机构均与控制机构电连接。同时公开了基于上述系统的方法,通过采用开合式径向应变测量机构和轴向应变测量机构进行径向变形和轴向变形量的测量,且开合式径向应变测量机构和轴向应变测量机构插入待测岩层的测试孔内,不局限待测岩层的强度,在软岩层和坚硬岩层中均适用,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6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8460.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30/28 , G06T5/70 , G06T7/13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复杂缝网改造及评价方法,本发明涉及地热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钻井位置,在钻井位置利用井下视频仪采集岩心区域图像,基于地震探测数据和岩心区域图像,建立缝网三维有限元模型;提取有限元模型提取缝网的几何形状数据,通过几何形状数据,对缝网的性能数据进行表征,根据得到的缝网的性能数据生成综合评价系数;基于生成的综合评价系数,将其与预先设定的缝网等级阈值相对比,根据不同对比结果,将缝网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缝网,其中所述不同等级的缝网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缝网;根据不同等级的缝网,对不同等级的缝网采取不同的改造方案,提高缝网的流动性和连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9459.6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地应力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同一区域不同地应力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的综合判定方法。该综合判定方法包括:基于第一地应力测量方法,获得第一地应力测量数据;在同一区域,基于第二地应力测量方法,获得第二地应力测量数据;利用贝叶斯线性回归方法对第一地应力测量数据进行建模和数据对齐;利用贝叶斯线性回归方法对第二地应力测量数据进行建模和数据对齐;基于数据对齐后的第一地应力测量数据绘制第一概率密度图,基于数据对齐后的第二地应力测量数据绘制第二概率密度图,并对比第一概率密度图和第二概率密度图的相似度。该综合判定方法利用贝叶斯线性回归实现了同一区域利用多种不同地应力测量方法获取的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73944.6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诱发下方变截面隧道变形预测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变截面隧道变形影响的评估精度,包括:确定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所受到的基坑开挖引起的外力荷载;根据外力载荷对所述等截面隧道产生的挠曲变形,以及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中初参位置的已知变形表征,确定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的变形表征;基于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和初参位置(隧道端部)的变形表征,确定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的变形表征与初参位置的变形表征的关系;将变截面隧道由参考位置至目标位置沿轴线分为多个等截面隧道分段,根据等截面隧道分段端部位置的变形表征关系以及参考位置的已知变形表征,确定变截面隧道目标位置的变形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583435.4
申请日:2022-12-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变型岩爆倾向性等级判别方法,包括:在应变型岩爆倾向性待评估区域进行现场取样,制备岩石试样;对试样进行波速测试,测得试样的完整性系数;对试样开展三轴压缩试验,获得试样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力点应变和损伤应力点应变,并基于峰值应力点应变和损伤应力点应变计算得到岩石脆性系数;对试样开展三轴分级循环加卸载压缩试验,获得试样对应的三轴分级循环加卸载轴向和横向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得到岩石平均储能系数和岩石释放耗能比;计算得到应变型岩爆倾向性系数,据此判别待评估区域应变型岩爆倾向性等级。本发明可以综合考虑岩石力学特性、能量特征和所处地应力环境,实现应变型岩爆倾向性等级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4717.X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石破坏过程多应变率测试分析方法,属于岩石力学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PC端、岩石应变动静一体化采集系统和岩石力学实验设备,岩石应变动静一体化采集系统连接PC端和岩石力学实验设备,岩石应变动静一体化采集系统包括串联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控制缓存模块和传输接口模块,岩石力学实验设备包括高精度自补偿应变片和高精度铂金热敏电阻,高精度自补偿应变片和高精度铂金热敏电阻粘贴在岩石试样上,高精度自补偿应变片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上粘贴高精度铂金热敏电阻,传输接口模块连接PC端。本发明实现了岩样时效性应变和动态应变的同步监测、岩石动静态应变分离及岩石破裂机制反演,对研究岩石失稳过程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20477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0031286.8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埋隧洞即时型岩爆主动防控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隧洞掌子面的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在掌子面前方与隧洞开挖轴线平行方向中心区域钻进深部炮孔与掏槽孔,起爆中心区域深部炮孔;再用速凝水泥对非中心孔的深部炮孔与掏槽孔孔口段进行封孔处理,高压注水后在掌子面沿隧洞轮廓线内布置常规炮孔,起爆常规炮孔;随着掌子面不断向前推进,以上钻孔爆破方案循环进行,后续循环过程中,常规炮孔的装药量可根据实际爆破效果酌减。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水电、矿山、交通等行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