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开采扰动区围岩应力异常区域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6103.9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山开采扰动区围岩应力异常区域定位方法及系统,涉及应力异常判识与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获取原岩应力场的数据,计算原岩应力场待测点的地应力量值,基于已知的测点数据和计算所得的应力值,对巷道围岩区域进行网格化分区,并利用插值方法计算待测区域的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综合生成原岩应力,并采集围岩三向采动应力数据,计算包括轴向应力、环向应力和径向应力,生成应力阈值,并与原岩应力进行比较,快速准确判断异常区域位置与分布。本发明通过精确的应力计算、灵活的传感器布局和综合分析方法,实现了更有效的矿山灾害风险预警预报和更可靠的矿山安全管理。

    一种变截面隧道下穿既有结构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3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14226.0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截面隧道下穿既有结构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对变截面隧道下穿既有结构施工地表沉降的预测精度。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隧道的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以及过渡连接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的渐变段;根据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的开挖面在隧道建设时的初始参数以及建成后的收敛参数,确定渐变段的开挖面初始参数和收敛参数;基于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以及渐变段的开挖面初始参数和收敛参数,分别确定隧道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以及渐变段对目标位置引起的沉降量;根据隧道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以及渐变段对目标位置引起的沉降量,确定目标位置的沉降量。

    一种基坑开挖诱发下方变截面隧道变形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0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73944.6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诱发下方变截面隧道变形预测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变截面隧道变形影响的评估精度,包括:确定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所受到的基坑开挖引起的外力荷载;根据外力载荷对所述等截面隧道产生的挠曲变形,以及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中初参位置的已知变形表征,确定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的变形表征;基于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和初参位置(隧道端部)的变形表征,确定等截面隧道轴向位置的变形表征与初参位置的变形表征的关系;将变截面隧道由参考位置至目标位置沿轴线分为多个等截面隧道分段,根据等截面隧道分段端部位置的变形表征关系以及参考位置的已知变形表征,确定变截面隧道目标位置的变形表征。

    深部高温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高效破岩冲击器及破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45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80737.9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高温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高效破岩冲击器及破岩方法,属于破岩技术领域,包括上接头、固定套和下接头,固定套内设置有冲击活塞,还包括液氮冷却机构,液氮冷却机构包括环形储液体腔体,环形储液体腔体连接有输出管,输出管与冲击活塞中部的反向伸缩管相连接,反向伸缩管通过连动组件与冲击活塞相连接。同时公开了基于上述冲击器的破岩方法,采用上述一种深部高温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高效破岩冲击器及破岩方法,利用本身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温特性和钻头掘进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岩面的温度,通过设置液氮冷却机构,实现对岩面的快速冷却,使得岩面受到巨大的温差而破裂,采用机械掘进和温差破坏的复合方式破岩,大大提高了破岩效率。

    顶板-矿柱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95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1976.7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板‑矿柱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介质,基于顶板的受力情况构建顶板‑矿柱力学模型;在顶板‑矿柱力学模型引入矿柱的黏弹性变形,以构建顶板‑矿柱流变力学的微分方程;将顶板‑矿柱流变力学的微分方程应用于不同阶段,并输出顶板‑矿柱支撑系统的稳定时间;根据顶板‑矿柱支撑系统的稳定时间验证顶板‑矿柱力学模型,此时,以弹性薄板代替实际采空区的顶板,基于顶板的受力情况构建顶板‑矿柱力学模型,保证了顶板‑矿柱力学模型的构建,同时,根据顶板‑矿柱支撑系统的稳定时间验证顶板‑矿柱力学模型,验证了顶板‑矿柱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保证了顶板‑矿柱力学模型的使用效果。

    岩石特征应力确定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71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13501.7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特征应力确定方法,涉及岩石地应力技术领域,基于岩石表观位移矢量场局部化定量统计指征,该包括:开展岩石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岩石单轴压缩过程中的水平、垂直位移场;根据位移场求解岩石表观位移矢量场,并计算岩石表观位移矢量场局部化定量统计指征;根据岩石表观位移矢量场局部化定量统计指征随轴向应力演化曲线的变化特征,确定包括岩石裂纹闭合应力、裂纹起裂应力和裂纹损伤应力中至少一个在内的特征应力值。本发明的岩石特征应力确定方法,能够直观定量表征岩石微裂纹演化特征。

    一种确定深部地热开发钻井井筒热量损失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74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8797.2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深部地热开发钻井井筒热量损失的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热能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实时采集井筒内的关键参数:压力、注入流体流量、内外温度、纳米流体热导率、比热容及注入时长数据;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流体流量和注入时长计算流体质量,并结合井筒内外温度和流体比热容,确定热量损失;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方法分析各关键参数与热量损失之间的关系,识别对热量损失影响显著的参数;建立回归模型以表征热量损失与关键参数的关系,从而指导优化策略。本发明能够全面评估井筒的热量损失情况,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明确各关键参数与热量损失的关系,能够有效识别出影响热量损失的主要因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