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热连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2461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881069.3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带钢热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在一块轧件完成轧制后,上下工作辊反向横移相同的距离,然后进行下一块轧件的轧制,在带钢轧制生产过程中,上下工作辊在正向与反向最大窜辊行程位置之间进行周期性往复地窜辊,将之前的下游三个机架在同一窜辊函数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相位的正向与负向偏移,使三个机架形成异步窜辊。本发明的窜辊控制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异步相位的调整,增强对楔形和跑偏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整个窜辊周期内多机架窜辊零位互相叠加的不良影响,提高各项板形指标控制稳定性,延长轧制公里数。

    一种针对热连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2461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881069.3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带钢热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在一块轧件完成轧制后,上下工作辊反向横移相同的距离,然后进行下一块轧件的轧制,在带钢轧制生产过程中,上下工作辊在正向与反向最大窜辊行程位置之间进行周期性往复地窜辊,将之前的下游三个机架在同一窜辊函数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相位的正向与负向偏移,使三个机架形成异步窜辊。本发明的窜辊控制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异步相位的调整,增强对楔形和跑偏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整个窜辊周期内多机架窜辊零位互相叠加的不良影响,提高各项板形指标控制稳定性,延长轧制公里数。

    针对热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周期内变步长窜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2278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247375.1

    申请日:2017-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热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周期内变步长窜辊控制方法,属于热轧窜辊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每一块轧件轧制完成后按照预定步长进行窜辊,达到正向或反向最大窜辊行程位置后上下工作辊窜辊方向均进行反向,以上下工作辊相重合的位置为起点,经过正向与反向最大窜辊行程位置各一次后再次回到上下工作辊相重合的位置为单个往复窜辊周期,窜辊周期内采用变化的窜辊步长。本发明的窜辊控制方法一方面可以使整个窜辊周期内,窜辊值的分布尽可能均匀,有利于均匀化轧辊的磨损,另一方面可以在窜辊周期内避免出现相同的窜辊值,进一步均匀化轧辊磨损,从而减少已经产生的磨损辊形引起的后续轧制边降与浪形增大的问题,延长轧制公里数。

    一种双锥度工作辊及其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1204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565018.4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锥度工作辊及其辊形设计方法,属于板带轧制技术领域。该工作辊包含五段曲线,中部凸度控制段、曲线过渡段和边部轮廓控制段,辊形曲线呈对称设置。其中,中部凸度控制段和边部控制段由过渡段曲线平滑连接。边部曲线控制段采用特殊的辊形曲线,实现对热轧带钢边部形状的有效控制;中部凸度控制段采用二次抛物线形式,可满足对带钢凸度的控制要求。利用本方法提供的辊形曲线及辊形参数,可以根据热轧现场生产的需求灵活设计具有带钢边部轮廓控制能力的双锥度辊形。

    针对热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周期内变步长窜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227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47375.1

    申请日:2017-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00 B21B2267/24 B21B226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热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周期内变步长窜辊控制方法,属于热轧窜辊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每一块轧件轧制完成后按照预定步长进行窜辊,达到正向或反向最大窜辊行程位置后上下工作辊窜辊方向均进行反向,以上下工作辊相重合的位置为起点,经过正向与反向最大窜辊行程位置各一次后再次回到上下工作辊相重合的位置为单个往复窜辊周期,窜辊周期内采用变化的窜辊步长。本发明的窜辊控制方法一方面可以使整个窜辊周期内,窜辊值的分布尽可能均匀,有利于均匀化轧辊的磨损,另一方面可以在窜辊周期内避免出现相同的窜辊值,进一步均匀化轧辊磨损,从而减少已经产生的磨损辊形引起的后续轧制边降与浪形增大的问题,延长轧制公里数。

    一种双锥度工作辊及其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120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65018.4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锥度工作辊及其辊形设计方法,属于板带轧制技术领域。该工作辊包含五段曲线,中部凸度控制段、曲线过渡段和边部轮廓控制段,辊形曲线呈对称设置。其中,中部凸度控制段和边部控制段由过渡段曲线平滑连接。边部曲线控制段采用特殊的辊形曲线,实现对热轧带钢边部形状的有效控制;中部凸度控制段采用二次抛物线形式,可满足对带钢凸度的控制要求。利用本方法提供的辊形曲线及辊形参数,可以根据热轧现场生产的需求灵活设计具有带钢边部轮廓控制能力的双锥度辊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