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49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14997.0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孔隙介质中流体固相沉积参数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油气储运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PVT试验测试孔隙介质中流体固相沉积参数时实验过程冗长且实验结果并不精准的问题。该孔隙介质中流体固相沉积参数测试系统包括纳流控芯片、可控温平台、加热装置、流体注入装置、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纳流控芯片具有流道以及与流道连通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流体注入装置的流体出口与纳流控芯片的流体入口连通,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接口和可控温平台的温控接口电连接,加热装置与可控温平台连接。该测试方法应用该测试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孔隙介质中流体固相沉积参数及方法用于精准测试孔隙介质中流体固相沉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774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21230.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3/046 , G01N23/223 , G01N25/00 , G01N13/00 , G06V20/60 , G06V10/28 , G06V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原位实验的页岩油加热改质流固界面作用表征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油页岩加热采油技术领域;装置包括CT扫描装置、高温高压实验装置和数据收集处理及控制系统;方法中通过X射线穿过U型钢制入口对陶瓷制岩心夹持器内的岩心进行CT扫描,并通过荧光纸和微光相机采集图像传输到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根据灰度阈值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对处理好的图像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方法分割,再进行局部加密网格,最后将分割出来的图像整合起来得到精确的接触角。本发明方法中采用荧光纸和微光相机作为感光元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CT扫描,并结合图像处理方法,使得实验结果更加精确,从而实现了CT原位实验进行岩心孔隙内接触角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929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59405.2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场结构的页岩气藏水力压裂方法,包括:沿目标储层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形成水平井;根据目标储层的储层条件,确定第一类径向钻孔的至少一个钻孔区域、每个钻孔区域的钻孔密度和钻孔高度;根据水平井的压裂参数和地应力条件,确定第二类径向钻孔的钻孔点位、钻进角度和钻进距离;基于确定的第一类径向钻孔的钻孔区域、钻孔密度和钻孔高度,形成第一类径向钻孔;第一类径向钻孔沿垂直于水平井的水平段井筒水平面的方向延伸;基于确定的第二类径向钻孔的钻孔点位、钻进角度和钻进距离,形成第二类径向钻孔;对水平井进行压裂作业。该方法能够扩大流场体积、增加储层有效动用,优化流场结构,实现页岩气藏的高效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5607.8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泡沫与内源微生物协同作用驱油的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油藏的筛选参数,筛选出应用所述泡沫与内源微生物协同作用驱油的方法的目标油藏;其中,所述目标油藏包括多口注入井;向所述多口注入井中的每口注入井段塞式注入泡沫液,然后,段塞式注入激活剂;关井一段时间后,对目标油藏进行注水开采。本公开提供的泡沫与内源微生物协同作用驱油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非均质油藏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0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75306.X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利用功能微生物强化压裂‑驱油效果的方法,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所述利用功能微生物强化压裂‑驱油效果的方法包括:筛选试验油藏;对于试验油藏中多口生产井中的任意一口生产井,对所述生产井进行压裂,并在压裂过程中注入微生物激活剂和携砂液;对所述生产井关井一段时间后,恢复注水开采。本公开提供的利用功能微生物强化压裂‑驱油效果的方法能够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597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26205.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模型、气体超覆现象的可视化装置及方法,其中可视化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分别连接于模型本体相对的两端的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形成于模型本体内的至少两层孔隙网络结构;以及,形成于模型本体内,且将各层孔隙网络结构与所述入口管道和所述出口管道分别连通的分流管道;其中,各层孔隙网络结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本公开提供的可视化模型、气体超覆现象的可视化装置及方法用于实现对气驱过程中气体超覆现象的可视化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26237.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生物扩散和迁移可视化研究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夹持器和填充于夹持器内的多孔介质模型;夹持器包括:透明的筒体,连接于筒体上端的透明的上盖,连接于筒体下端的透明的底盖,以及,分别设置于筒体的相对的两侧壁的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形成多孔介质模型的材料包括聚合物凝胶。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微生物扩散和迁移可视化研究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能够观察微生物在三维孔隙中运动和增殖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21579.X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E21B43/2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多级压裂流场形态模拟方法,其包括:建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压裂后压力分布公式;基于复势叠加原理,计算致密油藏水平井多级压裂压力场分布;以及建立致密油藏水平井多级压裂有效动用范围判识准则,精确模拟致密油藏多级压裂流场形态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24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035607.8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泡沫与内源微生物协同作用驱油的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油藏的筛选参数,筛选出应用所述泡沫与内源微生物协同作用驱油的方法的目标油藏;其中,所述目标油藏包括多口注入井;向所述多口注入井中的每口注入井段塞式注入泡沫液,然后,段塞式注入激活剂;关井一段时间后,对目标油藏进行注水开采。本公开提供的泡沫与内源微生物协同作用驱油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非均质油藏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53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906835.3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提供一种低渗致密油藏CO2吞吐选井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对照井区中每个的换油率和多个影响因素参数,获取至少一个目标井区中每个的多个影响因素参数;对每个井区的多个影响因素参数中的每一个进行非线性无量纲模糊处理,获取每个影响因素参数消除量纲影响后的量化值;根据每个对照井区的影响因素参数的量化值以及换油率,计算每个影响因素参数的权重;根据每个影响因素参数的权重以及每个对照井区或目标井区的影响因素参数的量化值,计算每个井区的选井决策因子;根据目标井区的选井决策因子与对照井区的选井决策因子的大小关系,判断每个目标井区是否适宜进行CO2吞吐,从而快捷准确地实现低渗致密油藏CO2吞吐选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