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0633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1208330.4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IPC: C07C231/24 , C07C233/18 , C12P13/02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法从米糠中制备神经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米糠经除杂、粉碎、过筛后,向米糠粉中加入灵芝菌发酵;将发酵液分离,取清液得到神经酰胺溶液,将所得神经酰胺溶液经浓缩结晶可得神经酰胺固体。本发明利用灵芝菌发酵米糠,不仅能显著提高米糠中神经酰胺的溶出,而且灵芝菌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神经酰胺,本发明不需要任何衍生化过程,操作简单,提取方便、周期短、绿色环保,且不受地区气候限制,能显著降低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206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08330.4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IPC: C07C231/24 , C07C233/18 , C12P13/02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法从米糠中制备神经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米糠经除杂、粉碎、过筛后,向米糠粉中加入灵芝菌发酵;将发酵液分离,取清液得到神经酰胺溶液,将所得神经酰胺溶液经浓缩结晶可得神经酰胺固体。本发明利用灵芝菌发酵米糠,不仅能显著提高米糠中神经酰胺的溶出,而且灵芝菌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神经酰胺,本发明不需要任何衍生化过程,操作简单,提取方便、周期短、绿色环保,且不受地区气候限制,能显著降低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5033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20693.4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棘浓浆及其制备方法,沙棘浓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沙棘原浆20‑30份、沙棘浓缩汁15‑30份、白砂糖30‑35份、脱酸脱色苹果浓缩汁1‑5份、蜂蜜5‑10份、柠檬酸0‑1份、柠檬酸钠0‑1份,苹果酸0‑1份,维生素C 0.5‑1份,高脂果胶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0.1份、乳浊剂0‑0.8份、蔗糖脂肪酸酯0.1‑0.5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1‑0.03份。制备方法为:沙棘枝条冻果通过缓化解冻,打浆去皮得到沙棘原浆,沙棘原浆进行低温真空浓缩,得到沙棘浓缩汁,将沙棘原浆、沙棘浓缩汁、白砂糖等原辅料进行调配,再通过打胶增稠,并迅速进行高温罐装,低温冷却,超高压杀菌后得到沙棘饮料浓浆。本发明的沙棘浓浆色泽呈淡黄色,香味浓郁清新,口感细腻,酸甜爽口,更具沙棘典型性风格。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4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7126.X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灵菇挥发性风味成分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鉴定方法。该提取物中含有脂肪酸类物质、酯类物质、嘧啶类物质;所述的脂肪酸类物质的重量占该提取物总重量的97.96%,所述的酯类物占该提取物总重量的1.46%;所述的嘧啶类物质占该提取物总重量的0.58%。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白灵菇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其最佳工艺参数进行系统研究,再使用优化的色谱质谱连用的分析方法,对该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全面了解白灵菇的成分组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灵菇资源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20021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08631.7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IPC: A61K36/899 , A61P39/06 , A61P39/00 , A61K8/9794 , A61K8/9728 , A61Q19/08 , A23L33/00 , A23L31/00 , A23L7/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稞灵芝发酵原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青稞芽为原料制备青稞发酵培养基,将灵芝菌接入所述青稞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青稞灵芝发酵液,经过两次杂质去除后,获得青稞灵芝发酵原浆。制备获得的青稞灵芝发酵原浆中富含多糖,其多糖一部分来源于青稞,另一部分来源于灵芝,此外青稞灵芝发酵原浆中还含有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等成分,可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21995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320711.9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IPC: A23L2/385 , A23L2/52 , A23L2/84 , A23L29/231 , A23L29/2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莓浓浆及其制备方法,树莓浓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红树莓果浆0‑20份、黑树莓果浆0‑30份、红树莓清汁浓缩汁0‑20份、黑树莓清汁浓缩汁0‑15份、果胶0‑0.6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0.5份。制备方法为:树莓冻果通过缓化解冻,打浆,去籽得到树莓果浆,在树莓原浆基础上进行酶解,澄清,浓缩制得树莓清汁浓缩汁,将树莓果浆、树莓浓缩汁,白砂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调配,提升温度至80℃‑85℃,添加果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增稠乳化,并迅速罐装,杀菌,冷却后制得树莓浓浆,克服树莓在加工中氧化变色及香味损失的缺陷和满足树莓饮料浓浆的产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219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320711.9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IPC: A23L2/385 , A23L2/52 , A23L2/84 , A23L29/231 , A23L29/2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莓浓浆及其制备方法,树莓浓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红树莓果浆0‑20份、黑树莓果浆0‑30份、红树莓清汁浓缩汁0‑20份、黑树莓清汁浓缩汁0‑15份、果胶0‑0.6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0.5份。制备方法为:树莓冻果通过缓化解冻,打浆,去籽得到树莓果浆,在树莓原浆基础上进行酶解,澄清,浓缩制得树莓清汁浓缩汁,将树莓果浆、树莓浓缩汁,白砂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调配,提升温度至80℃‑85℃,添加果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增稠乳化,并迅速罐装,杀菌,冷却后制得树莓浓浆,克服树莓在加工中氧化变色及香味损失的缺陷和满足树莓饮料浓浆的产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3541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97074.3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IPC: A23C9/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酒渣酸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该葡萄酒渣干燥,粉碎,过筛;2)将乳粉与水混合制成复原乳,预热;3)将葡萄酒渣粉、甜味剂、稳定剂与该预热的复原乳混合,至分散溶解;4)将步骤3)制备的原料混合物均质,杀菌;5)将步骤4)所得的物料冷却,加入该发酵菌种,发酵;6)当步骤5)中发酵终点酸度到达70-80°T时,发酵完成,快速冷却,破乳;以及7)将发酵完后的酸乳置于4℃后熟,得到葡萄酒渣酸乳。本发明制备的葡萄酒渣酸乳同时兼顾酸乳和葡萄酒渣的营养价值,组织状态稳定,具有消费者可接受的良好风味,且较未添加葡萄酒渣的酸乳更具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2475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00414.0
申请日:2011-01-04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鸡腿菇中的挥发性成分的方法,以及上述方法获得挥发性物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方法提取获得挥发性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鉴定方法。本发明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0MPa、分离温度25℃、分离压力8MPa。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萃取物,鉴定出25种主要成分,其中亚油酸(52.67%)、硬脂酸(27.77%)、和棕榈酸(13.66%)是构成鸡腿菇风味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11258.X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IPC: C08F222/14 , B01J20/26 , B01D15/08 , B01J20/30 , C08F22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糖类分离纯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丙烯酰胺、偶氮二异丁腈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二甲基亚砜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对形成的固体物质进行粉碎、洗涤、烘干后得到所述糖类分离纯化材料。这种糖类分离纯化材料的分离效果好,稳定性好,便于存储和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