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65006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810187805.6
申请日:2008-12-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N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测视频格式实时转换设备,属于航天视频图像测控技术领域,包括视频数据输入模块、控制处理模块、视频格式转换模块和视频接口模块和供电模块五个可独立测试的模块。视频数据输入模块接收视频解码器提供的输入数据;控制处理模块对视频数据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来满足视频格式转换芯片支持的视频格式后,把数据发送给视频格式转换芯片,并且对视频格式转换模块和视频接口模块进行控制;视频格式转换模块把预处理后的视频进行相应的格式转换;视频接口模块把视频格式转换模块转换后的图视频进行相应的接口转换后发送给通用显示器进行显示;供电模块主要提供整机的模拟电源和数字电源。本发明与地面遥测系统视频解码器结合使用,能实时转换视频解码器的输出视频,实现了火箭与导弹的飞行试验视频实时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953989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1622102.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集成化爆炸箔起爆系统,包括一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和分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两种爆炸箔起爆系统。一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上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升压电路单元、脉冲充放电单元、爆炸箔起爆芯片和火工装药。升压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设置有电缆组件,与控制系统电缆网连接;升压电路单元输出端连接由高压电容器、半导体开关或者真空冷阴极管开关等高压开关组成的脉冲充放电单元,对脉冲单元进行电容的充电、放电操作;分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从升压电路单元与脉冲功率单元处将一体式的爆炸箔起爆装置断开,通过电缆和连接器连接,形成升压电路单元与剩余单元组合体CDU两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26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280091.5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配电控制器,包括CAN模块、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和参数测量模块。本发明采用CAN总线技术,将配电控制器作为CAN总线上的一个节点,与地面配电测控设备配合接收配电控制指令,完成各种配电控制功能,简化了系统构成,提高了控制可靠性。同时,本发明将定期测得继电器输出的电压和外部用电设备消耗的电流并通过CAN总线下传至地面,以供地面控制台实时监测,对系统的耗电状态有了更加直观的监测,提高了配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39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22102.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集成化爆炸箔起爆系统,包括一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和分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两种爆炸箔起爆系统。一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上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升压电路单元、脉冲充放电单元、爆炸箔起爆芯片和火工装药。升压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设置有电缆组件,与控制系统电缆网连接;升压电路单元输出端连接由高压电容器、半导体开关或者真空冷阴极管开关等高压开关组成的脉冲充放电单元,对脉冲单元进行电容的充电、放电操作;分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从升压电路单元与脉冲功率单元处将一体式的爆炸箔起爆装置断开,通过电缆和连接器连接,形成升压电路单元与剩余单元组合体CDU两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26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80091.5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配电控制器,包括CAN模块、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和参数测量模块。本发明采用CAN总线技术,将配电控制器作为CAN总线上的一个节点,与地面配电测控设备配合接收配电控制指令,完成各种配电控制功能,简化了系统构成,提高了控制可靠性。同时,本发明将定期测得继电器输出的电压和外部用电设备消耗的电流并通过CAN总线下传至地面,以供地面控制台实时监测,对系统的耗电状态有了更加直观的监测,提高了配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083737U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20607958.4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R19/175
Abstract: 一种交流信号测量电路,包括变压器、低通滤波器、过零检测电路和FPGA芯片,交流信号经过变压器之后输入到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的输出送入过零检测电路中,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送入FPGA芯片,过零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比较器,输入信号经过电阻R1之后连接比较器的同相端,电阻R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比较器的同相端,参考电压输入到比较器的反向端,电阻R1的阻值为20KΩ,电阻R2的阻值为2KΩ,参考电压为1.5V。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干扰,且降低了成本,测量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201859167U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20607982.8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量采集变换器,该模拟量采集变换器包括n路隔离采集电路、FPGA、FIFO和总线驱动芯片,每一路隔离采集电路由分压电路,射级跟随器、A/D和总线隔离芯片组成,其中分压电路将非标准量程电压变换为标准量程电压,射级跟随器对标准量程电压进行滤波;A/D将模拟电压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总线隔离芯片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的前后端进行隔离;FPGA将隔离后的数字信号写入FIFO;FIFO存储从FPGA接收到的数字信号,总线驱动芯片接收外部命令,将FIFO中存储的数字信号输出至外部设备,该变换器减少了隔离芯片的使用数量和电缆的使用数量,从而缩小了测量系统的总体积和总质量、增强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5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4988.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 北京理工大学 , 嘉兴大学
IPC: G06V10/26 , G06V20/70 , G06V10/44 , G06V10/42 , G06V10/52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小波池化神经网络的缺血性脑卒中图像分割方法,以下步骤:首先:以U‑Net卷积神经网络为基本网络架构,在编码路径的每个卷积块中加入卷积残差模块和卷积残差;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特征图输入到编码路径的卷积块中;再然后得到第一个初步有效特征层,再经过小波池化模块进行无损采样;然后在小波池化层后连接通道注意力SE模块,通过挤压、激励与重标定进行通道特征重定向;再然后在每次下采样操作后,特征图输入金字塔扩张坐标注意力模块,通过空洞卷积和坐标注意力实现多尺度特征融合;再然后在解码路径,每次上采样操作后特征图输入到空间注意力模块,最后输出分割结果。本发明输出的分割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0528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17122.6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 北京理工大学 , 嘉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无人机功率与高度优化的系统高能效通信算法研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空天地通信系统模型;步骤2:在空天地通信系统模型基础上,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列出优化问题;步骤3:针对优化问题提出算法;具体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本发明,定义了优化问题;构建强化学习环境并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进行仿真,在得到较优结果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传统凸优化方法转化过程困难与计算复杂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在不同的系统条件下稳定地优化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功率分配,提高系统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680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77930.6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体防护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轻量化人体抗冲击防护靴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开展人体行走步态实验,获取足底区域压力和压强数据;制定防护靴鞋垫和鞋面支撑骨架的设计目标;利用不规则蜂窝结构设计方法生成鞋底结构主轮廓;利用SIMP方法优化鞋底结构单元拓扑布局;确定鞋底质量最小时的鞋底支撑结构构造;采用3D打印技术对鞋面骨架、鞋垫和鞋底支撑结构进行打印;最后完成防护靴的主体结构进行轻量化,同时确保了鞋垫、鞋面支撑骨架和鞋底支撑结构的强度。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轻量化人体抗冲击防护靴的设计方法,在轻量化、舒适性和保护性能之间取得了平衡,从而提高穿戴者的工作效率、舒适感和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