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电驻极体的瞬态等离子体诊断系统及其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5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0430.6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静电驻极体的瞬态等离子体诊断系统及其诊断方法,静电驻极体探头正对安装于等离子体点火源,距离小于激发的瞬态等离子体横向尺寸以及德拜长度;静电驻极体探头连接至电流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连接至微处理器;对于瞬态低温等离子体,采用双正极性静电驻极体探头结构进行诊断。对于瞬态高温等离子体,采用正负双极性静电驻极体探头结构进行诊断。本发明通过测量极化驻极体背电极的感应电流,得到静电驻极体探头的V‑I曲线,从而诊断出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正离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等重要参数,具有响应速度快、诊断成本低、诊断过程简单、测量准确度高等优点。

    基于聚对二甲苯薄膜与带电颗粒的放电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711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21113.6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对二甲苯薄膜与带电颗粒的放电检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基于薄膜沉积技术实现在复杂、封闭、微小型电气电子系统内部、电气电子系统表面嵌入式沉积聚对二甲苯薄膜;微米级聚对二甲苯薄膜与电气电子系统共形,实现电气电子系统内部大面积、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基于聚对二甲苯薄膜极性技术,结合带电颗粒的静电作用,实现对整个电气电子系统的放电检测与对系统内电气电子系统的放电精准定位,以及放电关键参数的计算;本发明提高了放电检测技术的通用性,解决了现有放电检测技术无法实现的复杂、封闭、微型系统内部放电的检测和准确定位;提高了放电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和精度;提高了放电检测技术抗系统内部环境干扰的鲁棒性。

    一种基于双极性驻极体的低电压电除尘系统及其除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0609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80846.X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性驻极体的低电压电除尘系统及其除尘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运动的双极性驻极体阵列在绝对空间中营造的非均匀交变行波电场清除黏附在表面的微尘;利用驻极体薄膜无源化强静电场效应,通过双极性排布在空间上形成交替变化的静电场,利用直流驱动装置控制双极性驻极体阵列平行于被黏附表面振动或旋转,相对黏附表面形成了交变行波电场;微尘在交变行波电场中受到电场库仑力和介电泳力的吸引作用下脱离吸附表面,实现微尘的清除;本发明从本质上突破了强交变行波电场效应产生仅能依靠高压有源电源唯一性的思维局限,实现了低电压、低功耗、高效率地清除微尘,具有非接触、非机械、阵列化、适用性高等特点。

    一种基于驻极体的表面积尘清除系统及其除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122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331351.7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驻极体的表面积尘清除系统及其除尘方法。本发明利用驻极体营造的无电源强静电场驱动带电微尘受电场力脱离黏附表面;并且两侧驻极体膜的极性相反,通过正对除尘区域的表面一侧的驻极体膜的极性的变换,使任一极性的带电微尘在驻极体膜营造的静电除尘电场中始终保持向上的电场力;当带电微尘受电场力脱离除尘区域的表面向驻极体杆运动后被捕获黏附在绝缘黏附膜的下表面,再将未积尘的绝缘黏附膜展开,积尘后的绝缘黏附膜卷起,收集带电微尘埃防止带电微尘二次黏附在除尘区域的表面;因此,本发明不仅实现了低功耗、高静电安全、移动性强、覆盖面积广地清除微尘,还能够防止二次积尘,具有非接触、稳定性好、适用性高等特点。

    基于聚对二甲苯薄膜与带电颗粒的放电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711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1221113.6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对二甲苯薄膜与带电颗粒的放电检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基于薄膜沉积技术实现在复杂、封闭、微小型电气电子系统内部、电气电子系统表面嵌入式沉积聚对二甲苯薄膜;微米级聚对二甲苯薄膜与电气电子系统共形,实现电气电子系统内部大面积、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基于聚对二甲苯薄膜极性技术,结合带电颗粒的静电作用,实现对整个电气电子系统的放电检测与对系统内电气电子系统的放电精准定位,以及放电关键参数的计算;本发明提高了放电检测技术的通用性,解决了现有放电检测技术无法实现的复杂、封闭、微型系统内部放电的检测和准确定位;提高了放电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和精度;提高了放电检测技术抗系统内部环境干扰的鲁棒性。

    一种指向敏感可调的静电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67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89742.9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向敏感可调的静电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本发明利用电场的边缘效应和驻极体产生强静电场的特性,静电感应探头的驻极体隔板的驻极体膜和屏蔽环对目标电场具有吸引能力,精准划分空间三维探测区域,使单个感应电极具有指向敏感探测的特性;利用压电片的逆压电效应,使驻极体隔板弯曲变形,并通过调控压电片上的电位使驻极体隔板弯曲不同的角度,改变其上驻极体膜对感应电极的屏蔽效能,进而调控感应电极的感应范围的大小,具有较强的探测环境适应性;并且对不同极性的目标都具有指向敏感可调的探测能力;本发明能够得到探测范围内的人体目标的数量及位置,具有高灵敏度、高目标区分度和强探测环境适应性等特点。

    一种基于双极性驻极体的低电压电除尘系统及其除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0609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680846.X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性驻极体的低电压电除尘系统及其除尘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运动的双极性驻极体阵列在绝对空间中营造的非均匀交变行波电场清除黏附在表面的微尘;利用驻极体薄膜无源化强静电场效应,通过双极性排布在空间上形成交替变化的静电场,利用直流驱动装置控制双极性驻极体阵列平行于被黏附表面振动或旋转,相对黏附表面形成了交变行波电场;微尘在交变行波电场中受到电场库仑力和介电泳力的吸引作用下脱离吸附表面,实现微尘的清除;本发明从本质上突破了强交变行波电场效应产生仅能依靠高压有源电源唯一性的思维局限,实现了低电压、低功耗、高效率地清除微尘,具有非接触、非机械、阵列化、适用性高等特点。

    一种静电电荷衰减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30623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0297201.2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电荷衰减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本发明利用软X射线注电法使被测试样荷电,利用阵列化共形非接触式驻极体静电感应探头测量被测试样表面各点的电位,实现了电位的精准控制;利用驻极体的静电场效应,使屏蔽电极带有悬浮电位,并通过使屏蔽电极高频切换接地与悬浮状态,将感应电极的感应电流信号调制为高频交流信号,极大地提高了电位测量灵敏度;进一步地,通过阵列化排布的感应电极实现点对点地测量被测试样表面的电位,从而得到被测试样表面整体电位的三维动态变化;本发明无需可动机械构件即可实现系统被测试样注电和电位测量的快速切换,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高、可控性好等的优点。

    一种电量识别和刚度筛选的耦合式传感方法及其传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7989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91908.5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量识别和刚度筛选的耦合式传感方法及其传感系统。本发明利用静电感应与压电驻极体的近场效应,通过单层或双层压电驻极体薄膜分别提高带电量识别灵敏度或刚度判断灵敏度;前端电极为阈值刚度固定的球形拱顶结构,若目标物体的刚度大于前端电极的阈值刚度,则前端电极会发生非线性屈曲,产生高脉冲窄形变电信号;因此无需测量接触力与物体形变,直接实现对物体刚度的筛选;在一种结构上同时实现对目标的带电量测量与阈值刚度的判别;进一步地,通过阵列化排布不同刚度的前端电极,可以实现物体带电量分布识别以及更高精度地判定物体刚度范围;本发明具有高灵敏度、耦合识别、刚度筛选、阵列化、集成度高、体积微小等特点。

    一种指向敏感可调的静电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6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889742.9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向敏感可调的静电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本发明利用电场的边缘效应和驻极体产生强静电场的特性,静电感应探头的驻极体隔板的驻极体膜和屏蔽环对目标电场具有吸引能力,精准划分空间三维探测区域,使单个感应电极具有指向敏感探测的特性;利用压电片的逆压电效应,使驻极体隔板弯曲变形,并通过调控压电片上的电位使驻极体隔板弯曲不同的角度,改变其上驻极体膜对感应电极的屏蔽效能,进而调控感应电极的感应范围的大小,具有较强的探测环境适应性;并且对不同极性的目标都具有指向敏感可调的探测能力;本发明能够得到探测范围内的人体目标的数量及位置,具有高灵敏度、高目标区分度和强探测环境适应性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