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4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75388.X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创极低应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16B19/10
Abstract: 一种用于热拉铆联接的高强钢热拉铆栓钉结构,适用于高强钢板的连接,包括栓体和固定座;栓体为具有一定长度的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固定座设置在栓体的一端,相对栓体的周向向外延伸预设宽度,固定座中部也为中空结构,与栓体的中空结构连通设置;栓体中部设置有变形区,变形区上开设有变形槽,变形槽沿栓体长度方向开设;栓体贯穿过需要连接的钢板,变形区受到拉铆力后能够相对栓体主体形成向外的凸起结构;本申请通过加热增大栓体塑性并施加拉铆力后形成后的凸起与固定座之间的相配合固定住需要固定的钢板,并且膨胀区在受拉铆力作用后抵住被连接钢板的滑移界面,防止钢板发生相对滑移,达到了紧固防松的效果,解决了铆接设备体积过大,在某些局部狭小的空间较难施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57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97033.0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创极低应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强钢铆接的热拉铆方法,包括固定座、栓体和承荷芯栓钉;栓体设置在固定座的顶部,与固定座为一体式结构,栓体的内部与所固定座的内部之间连通设置,栓体上开设有多个外扩竖槽、第一翻折环槽和第二翻折环槽,第一翻折环槽和第二外扩环与所述外扩竖槽垂直设置承荷芯栓钉设置在栓体和固定座的内部;所述高强钢铆接的热拉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需要连接固定的钢板的同一位置开设贯穿孔;对栓体开始进行加热,立即把栓体贯穿贯穿孔;固定座通过力臂夹具固定;栓体通过专用工具进行拉铆;等待栓体冷却后,塞入承荷芯栓钉;本申请通过以上的步骤,在抽拉过程中促使栓体膨胀,使得栓体抵住滑移界面,限制连接界面滑移从而达到防松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06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30392.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33/02 , G01R33/032 , H01S1/02
Abstract: 本发明在室温微波固态微波激射技术实现的量子放大器之上,进行了磁场传感功能的研发。基于该量子放大器,通过将微波输入功率转换为微波磁场值,开发出了高频微波磁强计,实现了对GHz微波磁场的灵敏传感,探测灵敏度达到了fT量级,优于现存所有高频微波磁强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34630.6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创极低应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装箱式金属构件残余应力水浸调控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外壳、抽排水泵、支撑架和超声换能器;外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外壳设置在挂车上,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与外壳的底部垂直,把外壳的内部分为水浸调控区和设备控制区,且设备控制区与水浸调控区连接的相对侧设置为侧门;抽排水泵设置在设备控制区;支撑架设置在水浸调控区的内部,支撑架设置两排,两排的支撑架相对设置;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支撑架上,且与待调控构件之间有预设距离,还包括伸缩顶棚,伸缩顶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且能够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伸缩;本申请通过以上的设置,能够应对不同大型构件拥有不同的外形尺寸、形状复杂多变的情况,且兼容性强、灵活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6647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75413.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创极低应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16B5/04
Abstract: 一种薄板钢结构防松防界面侧滑的紧固栓铆钉构件,适用于固定薄板钢结构,包括栓体、固定座和承荷芯栓钉;栓体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插入到待固定的薄板钢结构上的贯穿孔内;固定座设置在栓体的一端,相对栓体的周向向外延伸预设宽度,固定座中部也为中空结构,与栓体的中空结构连通设置;栓体上设置有向栓体周向外部延伸的固定部,固定部与待固定钢板一侧抵接,固定座与待固定的薄钢板结构另一侧抵接;承荷芯栓钉设置在栓体和固定座的内部;固定部在所栓体插入到贯穿孔之后通过对栓体施加拉铆力形成;本申请通过以上的设置形成后的固定部与固定座之间的相配合固定住需要固定的薄钢板,解决了铆接设备体积过大,在某些局部狭小的空间较难施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2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54204.4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S7/487 , G01S7/4863 , G01S7/4865 , G01S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受激辐射、量子放大技术和量子精密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分子体系的量子外差探测方法,包括接收模块、有机分子模块、激发模块和检测模块。有机分子在激发后形成自旋三重态,能级与所使用谐振腔匹配,定义为该外差探测方法中的本振频率。输入微波场与本振频率混频后,基于不同输入频率而输出不同的信号,输出信号经过后续检测模块处理,实现对微波场的探测。相较于传统接收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有机分子体系的量子外差探测方法,利用分子自旋能级的频率选择性以及受激辐射原理,无需使用传统微波源作为本振信号,便可以实现对微弱信号高灵敏的外差探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