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342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304900.X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E05F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空间压力变化的舱门助力系统,涉及航天技术领域,该助力系统包括:助力弹簧和控制子系统,当需要在地面环境下开启舱门时,控制子系统控制助力弹簧的无杆腔充气,气压通过无杆腔作用在助力弹簧的挺杆上,作为向舱门开启方向的助力,用以平衡舱门在地面沿重力方向的分力;当需要在太空环境下开启舱门时,控制子系统控制助力弹簧的有杆腔充气,气压通过有杆腔反向作用在助力弹簧的挺杆上,作为向舱门开启方向的阻力,用以平衡舱门解锁后、开启时舱内气压和外界真空之间的压差产生的作用在舱门上的力;该助力系统能够在不同空间环境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均保证舱门有效安全开启。
-
公开(公告)号:CN1155201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52912.9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轴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ECU、电推杆Ⅰ、制动主缸Ⅰ、总管路Ⅰ、常开电磁阀Ⅲ,常开电磁阀Ⅳ、左制动轮缸组和右制动轮缸组;ECU用于控制常开电磁阀Ⅲ和常开电磁阀Ⅳ的通断;制动主缸Ⅰ的一端与电推杆Ⅰ连接,另一端与总管路Ⅰ的一端连接,总管路Ⅰ的另一端分成两个支管路Ⅰ,两个支管路Ⅰ分别与左制动轮缸组和右制动轮缸组一一对应连接,常开电磁阀Ⅲ设置在与右制动轮缸组连接的支管路Ⅰ上,常开电磁阀Ⅳ设置在与左制动轮缸组连接的支管路Ⅰ上;所述方法依照履带式车辆制动式转向机构原理对三轴汽车进行转向;本发明能够辅助三轴汽车能狭窄的空间内掉头,同时还能制动正常行驶的三轴汽车。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26684.8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登机平台举升车,包括:装载平台和举升单元;三个以上举升单元沿着装载平台的长度方向支撑在装载平台之下,举升单元用于驱动装载平台移动、在装载平台移动到预设位置后将其举升到设定高度送入机舱以及随着装载平台逐渐进入机舱将三个以上举升单元从前往后依次收起而实现自登机;其中,机舱所在方向为前方;该自登机平台举升车既能够自我驱动在水平面上移动,又能够将携带装备的装载平台举升到预设高度,同时,能够自举升实现举升车的自登机。
-
公开(公告)号:CN112937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1182471.0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驾驶员状态与车辆状态关联性的车辆辅助控制方法,考虑不同的车辆速度子区间下,不同驾驶员对于复杂多变行驶路况下的路况感知度、车辆操纵感知度以及危险感知度的差异,由此进行耦合计算,以确定当前路况下的驾驶员紧张度状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车辆行驶速度、车辆系统状态变化和驾驶员紧张度波动之间的耦合度计算与关联性研究分析,进而根据系统参数关联性指数的计算结果,设计得到综合考虑行驶路况、车辆状态以及驾驶员性别和状态的驾驶员预警和主动控制策略;本发明将驾驶员状态进行量化,明确了系统控制对象,提升了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工作效率,为驾驶员提供了卓越的驾驶体验感。
-
公开(公告)号:CN10366110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631649.9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周向视场可控的非直视驾驶系统,能实时为驾驶员提供可随动控制或主动控制的视场,减少盲区。其中,前、后两自由度云台分别安装在车顶前部和后部,前、后视高清摄像模组分别安装在前、后两自由度云台之上;左、右侧后视高清摄像模组支座安装在左侧车体前部和右侧车体前部,左、右侧后视高清摄像模组分别安装在左、右侧后视高清摄像模组支座之上;全高清平板显示器组布置在车内驾驶员的正前方;电子控制系统包括转向工况传感器、驾驶员操作杆和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与转向工况传感器、驾驶员操作杆、以及前、后两自由度云台相连,用于根据驾驶员的动作或者转向工况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决策和云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174786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297323.2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减振器,特别涉及一种适应麦弗逊式悬架系统的空气弹簧减振器,属于车辆工程领域。包括阻尼减振器活塞杆、阻尼减振器外筒、缓冲块、空气弹簧旋顶座,充气孔,皮囊紧箍,空气弹簧皮囊,空气弹簧底座上半部,空气弹簧底座下半部,空气弹簧底座锁紧螺母,转向节安装座锁紧螺母,垫片,转向节安装座,螺母,转推力轴承,密封O型圈。本发明可以方便的实现麦弗逊式悬架车辆配备空气弹簧减振器,从根本上解决了麦弗逊式空气弹簧减振器的转向旋转密封问题,极大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17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95279.8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领域,通过建立目标车辆在随机路面激励下的等效天棚阻尼控制力模型以及在路面局部特征激励下的悬架预瞄控制模型;通过判断目标车辆的车轮预测轨迹是否经过数字高程地图中的路面局部特征区域,进行悬架预瞄控制模型和等效天棚阻尼控制力模型的切换使用,若是,基于目标车辆的状态变量,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悬架预瞄控制模型进行求解,确定可调减振器的阻尼控制力;若否,基于目标车辆的状态变量和天棚阻尼控制器参数,求解等效天棚阻尼控制力模型,确定可调减振器的阻尼控制力,以对目标车辆的半主动悬架进行控制。本申请提高了对车辆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527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66852.6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V20/56 , G06V10/80 , G06V10/77 , G06V10/776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目标点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车辆特征与车道中心线特征提取网络,特征融合网络,目标点预测网络和特征解码网络,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提取当前交通场景下所有车辆的历史轨迹特征和车道中心线特征;S2.对车道中心线特征进行传播和更新作为环境约束,采用空间交叉注意力机制与车辆历史轨迹特征进行融合,再对其采用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实现带约束的车车交互;S3.分别预测各车辆的目标点,包括中点和多个终点,并将中点和置信度最高的终点附近的车道环境特征赋予车辆特征中;S4.解码输出预测的多条轨迹及置信度,并进行平滑处理;本发明增加了轨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保留了未来预测的多可能性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93757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82471.0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驾驶员状态与车辆状态关联性的车辆辅助控制方法,考虑不同的车辆速度子区间下,不同驾驶员对于复杂多变行驶路况下的路况感知度、车辆操纵感知度以及危险感知度的差异,由此进行耦合计算,以确定当前路况下的驾驶员紧张度状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车辆行驶速度、车辆系统状态变化和驾驶员紧张度波动之间的耦合度计算与关联性研究分析,进而根据系统参数关联性指数的计算结果,设计得到综合考虑行驶路况、车辆状态以及驾驶员性别和状态的驾驶员预警和主动控制策略;本发明将驾驶员状态进行量化,明确了系统控制对象,提升了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工作效率,为驾驶员提供了卓越的驾驶体验感。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843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1158741.4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变步长的车辆状态预测方法,考虑了过去时间范围内的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状态参数变化率、每一时刻下的参数极值与误差,以及状态参数对应熵值的变化规律,从而在当前时刻下建立关于车辆系统损失函数的预测修正方程,并确定与当前时刻相适应的实时滚动优化最优预测步长;基于未来时间的延伸,引入时间延伸指数的概念,从而实现随时间域延伸而实时变化的车辆状态预测步长;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状态的预测精度,在所建立修正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状态预测过程中存在的极限约束条件,从而实现了对预测异化参数的有效校正,从而在在有限的时间步长内,显著提高了实时滚动优化的预测速度和计算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