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760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48001.X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在初次加工阶段可以通过拓扑优化预留符合一定条件的加强筋,增强工件的抗弯刚度,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小初次加工阶段的加工变形;将初次加工阶段预留有加强筋的中间工件放置96小时以上,待应力重分布充分、尺寸相对稳定后,得到稳定的中间工件,再进行热振复合时效消减残余应力,进一步减小工件变形,最后通过二次切削加工去除中间工件中预留的加强筋;此时由于应力已经充分释放且消减,且切除的加强筋相较第一次加工去除材料较少,不会产生较第一次加工所引起的较大的应力重分布,故切除加强筋后,最终得到的加工工件不会再产生较大的变形,能够有效提高工件的抗弯刚度并减小内部残余应力。

    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筒状弹药感应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834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49031.6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状弹药感应充电及通讯系统,包括光电火控装置,其光电火控装置通过CAN总线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与起爆控制装置连接,起爆控制装置与火箭发动机连接;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与起爆控制装置连接,超级电容充电装置与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连接。本发明所述的筒状弹药感应充电及感应通讯系统事实现对无线筒状弹药在通信过程中的上电自检及充电功能,在感应通信的过程当中,实现了感应充电和上电自检反馈功能。

    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0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49664.7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系统,包括光电火控装置,光电火控装置通过CAN总线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与起爆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IIC接口与第一感应线圈传输模块连接,第二感应线圈传输模块通过第二IIC接口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火箭弹上电自检功能,并反馈自检状态,实现对多枚火箭弹的信息装定功能。

    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0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1649664.7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系统,包括光电火控装置,光电火控装置通过CAN总线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与起爆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IIC接口与第一感应线圈传输模块连接,第二感应线圈传输模块通过第二IIC接口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火箭弹上电自检功能,并反馈自检状态,实现对多枚火箭弹的信息装定功能。

    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筒状弹药感应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83475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1649031.6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状弹药感应充电及通讯系统,包括光电火控装置,其光电火控装置通过CAN总线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与起爆控制装置连接,起爆控制装置与火箭发动机连接;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与起爆控制装置连接,超级电容充电装置与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连接。本发明所述的筒状弹药感应充电及感应通讯系统事实现对无线筒状弹药在通信过程中的上电自检及充电功能,在感应通信的过程当中,实现了感应充电和上电自检反馈功能。

    一种工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7605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248001.X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在初次加工阶段可以通过拓扑优化预留符合一定条件的加强筋,增强工件的抗弯刚度,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小初次加工阶段的加工变形;将初次加工阶段预留有加强筋的中间工件放置96小时以上,待应力重分布充分、尺寸相对稳定后,得到稳定的中间工件,再进行热振复合时效消减残余应力,进一步减小工件变形,最后通过二次切削加工去除中间工件中预留的加强筋;此时由于应力已经充分释放且消减,且切除的加强筋相较第一次加工去除材料较少,不会产生较第一次加工所引起的较大的应力重分布,故切除加强筋后,最终得到的加工工件不会再产生较大的变形,能够有效提高工件的抗弯刚度并减小内部残余应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