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8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39585.3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N20/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探索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在径流泥沙模拟中性能优度和泛化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明确河流长时间序列水文因子,气象因子,植被因子,人为活动因子与径流输沙变化相关因子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然后识别各因子与径流泥沙变化的相关关系,选取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因子。评价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在模拟径流量和输沙量中的性能优度,并通过对样本数据集进行随机划分以排除样本量有限以及样本顺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对每个模型进行重复训练和测试,以确定每个模型的经验风险、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运用局部解释方法,将各输入因子在径流和输沙模拟过程中的贡献度进行排序,从而揭示影响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4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621541.5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检测总站)
Inventor: 赵阳 , 辛艳 , 王昭艳 , 张永娥 , 殷小琳 , 张晓明 , 张国军 , 郭米山 , 马文涛 , 魏小燕 , 王友胜 , 刘冰 , 解刚 , 成晨 , 王霄 , 陶清瑞 , 李云霞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河道输沙平衡的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治理流域的第一河道参数、泥沙输移比和待治理面积;第一河道参数包括河道水流临界含沙量和河道年均径流量;河道水流临界含沙量为河道在冲淤平衡条件下的含沙量;根据第一河道参数、泥沙输移比和待治理面积,确定待治理流域的目标土壤侵蚀模数;获取待治理流域的当前土壤侵蚀模数;根据目标土壤侵蚀模数和当前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待治理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度;基于水土流失治理度对待治理流域确定治理措施。本发明实现了流域在冲淤平衡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治理度的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70781.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冰 , 王友胜 , 解刚 , 曹文洪 , 张晓明 , 王昭艳 , 张永娥 , 李永福 , 辛艳 , 郭米山 , 杨志 , 殷小琳 , 成晨 , 赵阳 , 张磊 , 赵慧明 , 任正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土壤碳汇潜力的方法,首先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分为点型和面型;对于点型工程措施:通过测定最大库容、已拦蓄泥沙量的分层淤积量、计算点型工程未淤满部分泥沙拦蓄潜力等参数最终计算出点型工程措施拦蓄泥沙固碳量;对于面型工程措施:通过计算工程措施使用年、测量面型工程措施的管控区域面积、计算有/无面型工程措施的土壤侵蚀模数等参数最终计算出面型工程措施固碳量。最后综合点型工程措施和面型工程措施的结果计算出区域内工程措施总固碳量。本发明科学全面的考虑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别和泥沙在输移过程中碳的损失,测算结果更真实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47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987716.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测算模型及方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作用主要包括减排和碳汇两个方面,减排作用和碳汇作用,水土保持碳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区防治责任范围内,通过客土措施增加的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量;二是植物措施本身生物量蓄积增加的固碳量;水土保持碳汇测算模型为:PCS=Rce+Qfl+Pfcs;式中:PCS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Rce为碳减排量;Qfl为客土固碳量;Pfcs为林草措施固碳量。创新性地提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计算方法,以解决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能力定义内涵与计算方法缺失问题,填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计算方法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186122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0713668.6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友胜 , 赵阳 , 马海宽 , 杜鹏飞 , 成晨 , 张晓明 , 殷小琳 , 徐志友 , 邢先双 , 任正龑 , 韩玉宁 , 董明明 , 刘冰 , 解刚 , 王昭艳 , 朱毕生 , 辛艳 , 张永娥 , 张磊 , 刘卉芳 , 孟琳 , 赵莹
IPC: G06Q10/0639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面向区域尺度风力侵蚀的耕地和草地粗糙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载连续3年的MODIS 13Q1原始数据;步骤二,将NDVI数据和质量标记文件分别输出单独的.tif格式的文件;步骤三,处理得到数据质量良好的NDVI数据;步骤四,提取耕地和草地覆盖区的NDVI数据;步骤五,将每年23期NDVI数据变为24期NDVI数据;步骤六,将24期植被指数转换为24期植被覆盖度数据;步骤七,根据耕地与草地植被覆盖度与粗糙度的关系式得到粗糙度数值;步骤八,得到第某年共24期的粗糙度空间数据。本发明采用MODIS 13Q1数据有效解决了区域大尺度粗糙度的精细化反映问题和其随季节变化的特征;并提出了植被覆盖度与地表粗糙度的关系表达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4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87716.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测算模型及方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作用主要包括减排和碳汇两个方面,减排作用和碳汇作用,水土保持碳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区防治责任范围内,通过客土措施增加的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量;二是植物措施本身生物量蓄积增加的固碳量;水土保持碳汇测算模型为:PCS=Rce+Qfl+Pfcs;式中:PCS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Rce为碳减排量;Qfl为客土固碳量;Pfcs为林草措施固碳量。创新性地提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计算方法,以解决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能力定义内涵与计算方法缺失问题,填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计算方法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186122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3668.6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友胜 , 赵阳 , 马海宽 , 杜鹏飞 , 成晨 , 张晓明 , 殷小琳 , 徐志友 , 邢先双 , 任正龑 , 韩玉宁 , 董明明 , 刘冰 , 解刚 , 王昭艳 , 朱毕生 , 辛艳 , 张永娥 , 张磊 , 刘卉芳 , 孟琳 , 赵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面向区域尺度风力侵蚀的耕地和草地粗糙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载连续3年的MODIS 13Q1原始数据;步骤二,将NDVI数据和质量标记文件分别输出单独的.tif格式的文件;步骤三,处理得到数据质量良好的NDVI数据;步骤四,提取耕地和草地覆盖区的NDVI数据;步骤五,将每年23期NDVI数据变为24期NDVI数据;步骤六,将24期植被指数转换为24期植被覆盖度数据;步骤七,根据耕地与草地植被覆盖度与粗糙度的关系式得到粗糙度数值;步骤八,得到第某年共24期的粗糙度空间数据。本发明采用MODIS 13Q1数据有效解决了区域大尺度粗糙度的精细化反映问题和其随季节变化的特征;并提出了植被覆盖度与地表粗糙度的关系表达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645437.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7 , G06F18/2113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相似生境潜力模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估方法,以筛选的植被恢复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多年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斜率作为因变量,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对多年植被恢复影响因素贡献程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依存尺度进行分析,识别植被恢复显著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依存尺度;基于识别的植被恢复显著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依存尺度,改进基于滑动窗口的相似生境潜力模型SWSHPM的参数;基于改进的基于滑动窗口的相似生境潜力模型评价植被恢复潜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针对不同空间尺度,考虑空间数据自身存在的空间异质性来改进基于滑动窗口相似生境潜力模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0904.1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永娥 , 张晓明 , 赵阳 , 王友胜 , 李永福 , 殷小琳 , 刘冰 , 曹文洪 , 张国军 , 马文涛 , 王立明 , 魏小燕 , 辛艳 , 郭米山 , 王昭艳 , 解刚 , 成晨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土保持林草、工程和耕作措施碳中和能力测算分析方法,涉及碳中和技术领域,其中,林草措施碳中和能力测算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区域的历史资料数据;基于历史资料数据获得林草措施碳汇量;基于历史资料数据获得林草措施土壤碳汇量;基于历史资料数据获得林草措施保土固碳量;基于林草措施保土固碳量获得林草措施减蚀减碳量;基于林草措施碳汇量、林草措施土壤碳汇量和林草措施减蚀减碳量获得林草措施碳中和系数;基于林草措施碳中和系数对林草措施碳中和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可以准确得到林草措施碳中和能力级别,继而对林草措施碳中和能力进行评判。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5437.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7 , G06F18/2113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相似生境潜力模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估方法,以筛选的植被恢复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多年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斜率作为因变量,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对多年植被恢复影响因素贡献程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依存尺度进行分析,识别植被恢复显著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依存尺度;基于识别的植被恢复显著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依存尺度,改进基于滑动窗口的相似生境潜力模型SWSHPM的参数;基于改进的基于滑动窗口的相似生境潜力模型评价植被恢复潜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针对不同空间尺度,考虑空间数据自身存在的空间异质性来改进基于滑动窗口相似生境潜力模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估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