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94066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9680.5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杨花粉二倍体的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冬春季采集黑杨长花枝于室温内水培;2)待花枝上的雄花芽发育至减数分裂的细线期至终变期阶段,向花芽内多次注射秋水仙碱溶液;3)继续水培花枝,直至花粉散出,其中注射的秋水仙碱溶液的浓度为0.2-0.8%,注射次数为4-5次,相邻两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3小时。通过本发明的诱导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黑杨2n花粉的比率,实验数据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诱导的黑杨,2n花粉比率达40%至95%,每花序的花粉产量是对照的0.32至2倍,诱导效果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19034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49573.6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壶枣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剪取大田茶壶枣带芽茎尖,自来水洗净后,置于酒精中消毒,用升汞灭菌,无菌水冲洗干净后,接种于启动培养基,转接至分生培养基,然后转接至继代培养基,最后在生根培养基中完成整个组培体系的建立,在人工控制的光照、温度条件下无菌培养,移栽。按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的茶壶枣的离体快速繁殖,从接种至生根仅需要70天,即可下地移栽至育苗床,诱导成活率高达97%,增值倍数为10倍,移栽生根率也高达95%。
-
公开(公告)号:CN103766220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43975.2
申请日:2014-01-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茶壶枣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茶壶枣无菌苗的幼嫩叶片作为再生体系的外植体,在含有噻苯隆和6-苄氨基腺嘌呤的MS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不定芽,将形成的不定芽转接到含有6-苄氨基腺嘌呤和吲哚丁酸的MS培养基上壮苗,经过生根、炼苗、移栽,最后获得茶壶枣再生植株。按本发明首次针对茶壶枣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为茶壶枣生物技术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同时也为今后选育茶壶枣优良品种提供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56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127570.2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枣树SSR标记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待测枣树亲本和子代的基因组DNA;2)以亲本材料筛选SSR引物;3)分别利用上述SSR引物,各自以待测枣树亲本和子代的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4)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PCR扩增结果,构建枣树SSR标记分子遗传图谱。本发明建立了高效低成本的枣树SSR标记技术体系,获得的SSR标记和核心引物组,具有高效性、稳定性和共显性等优点。利用该套标记可以进行枣树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推动枣树遗传学和育种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3190347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149573.6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壶枣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剪取大田茶壶枣带芽茎尖,自来水洗净后,置于酒精中消毒,用升汞灭菌,无菌水冲洗干净后,接种于启动培养基,转接至分生培养基,然后转接至继代培养基,最后在生根培养基中完成整个组培体系的建立,在人工控制的光照、温度条件下无菌培养,移栽。按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的茶壶枣的离体快速繁殖,从接种至生根仅需要70天,即可下地移栽至育苗床,诱导成活率高达97%,增值倍数为10倍,移栽生根率也高达95%。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56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127570.2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枣树SSR标记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待测枣树亲本和子代的基因组DNA;2)以亲本材料筛选SSR引物;3)分别利用上述SSR引物,各自以待测枣树亲本和子代的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4)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PCR扩增结果,构建枣树SSR标记分子遗传图谱。本发明建立了高效低成本的枣树SSR标记技术体系,获得的SSR标记和核心引物组,具有高效性、稳定性和共显性等优点。利用该套标记可以进行枣树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推动枣树遗传学和育种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994066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610169680.5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杨花粉二倍体的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冬春季采集黑杨长花枝于室温内水培;2)待花枝上的雄花芽发育至减数分裂的细线期至终变期阶段,向花芽内多次注射秋水仙碱溶液;3)继续水培花枝,直至花粉散出,其中注射的秋水仙碱溶液的浓度为0.2-0.8%,注射次数为4-5次,相邻两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3小时。通过本发明的诱导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黑杨2n花粉的比率,实验数据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诱导的黑杨,2n花粉比率达40%至95%,每花序的花粉产量是对照的0.32至2倍,诱导效果稳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