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775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974181.2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5G3/00 , C05G3/60 , C05G3/80 , C05F17/20 , C12N1/20 , C12N1/14 , C12R1/38 , C12R1/01 , C12R1/07 , C12R1/66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土壤改良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含有不同功能的多种微生物构建合成菌群,与园林绿化废弃物和城市污泥配制的有机调理剂组合,在实现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将有机调理剂与微生物菌群混合制备微生物菌剂,发挥微生物菌剂的土壤改良和修复功能,用于土壤改良。既解决园林绿化废弃物城市污泥合理的资源化利用,又稳定微生物菌种活性和功能,并实现退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798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825393.2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的繁殖方法,包括在植物非离体根系上选择生根-促萌处理位点,然后对生根-促萌处理位点进行刻伤处理或/和激素处理,本发明方法以非离体根系为材料进行繁殖,可以获得大量与母株相同基因型的幼年个体,而且本发明方法成本低,易操作,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繁殖的个体共用母株根系吸收养分,成活率高,植株健壮,移栽前几乎无需管理,新生幼苗带有独立根系,移栽时无需截断母株根系,规避了常规根插对母株产生的影响,解决了科学研究和生产中难以快速获得与母株相同基因型幼嫩个体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6373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218342.6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槐杂交授粉隔离装置,该隔离装置由一个支撑架和一个隔离袋两部分组成。支撑架包括一个夹子和一个支撑杆,夹子与支撑杆相连,支撑杆上有两个环型钩子,用于固定刺槐花序,支撑杆的两端有两个可拆卸的支撑环,支撑隔离袋。隔离袋收口处有一个“V”或“U”字形的卡口便于将其固定在树枝上。本发明能够充分使袋体与花隔开并且固定牢靠,排除了袋体与柱头摩擦和杂交袋脱落而对植物授粉受精作用的影响。透光、透气、防雨,拆卸方便,便于储运。
-
-
公开(公告)号:CN1994066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9680.5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杨花粉二倍体的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冬春季采集黑杨长花枝于室温内水培;2)待花枝上的雄花芽发育至减数分裂的细线期至终变期阶段,向花芽内多次注射秋水仙碱溶液;3)继续水培花枝,直至花粉散出,其中注射的秋水仙碱溶液的浓度为0.2-0.8%,注射次数为4-5次,相邻两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3小时。通过本发明的诱导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黑杨2n花粉的比率,实验数据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诱导的黑杨,2n花粉比率达40%至95%,每花序的花粉产量是对照的0.32至2倍,诱导效果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5431.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杨树生长发育的蛋白PPG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蛋白PPG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编码PPG1蛋白的基因命名为PPG1基因,杨树中的cDNA中的PPG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如序列表的SEQ ID NO.1所示。杨树的基因组DNA中的PPG1基因如序列表的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通过构建PPG1基因过表达载体,获得PPG1基因过表达植株,通过与野生型杨树相比,PPG1基因过表达株系的植株长势更好,株高显著增加。说明PPG1基因在杨树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78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320250.2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63 , C12N15/10 , C12N15/11 , C12Y304/21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刺槐的Subtilisin1基因,通过对刺槐总RNA进行提取和反转录后合成cDNA,并采用Race技术得到了刺槐Subtilisin1基因序列(SEQ ID NO:1),对该序列进行全长扩增得到了刺槐Subtilisin1基因。本发明得到的刺槐Subtilisin1基因主要在刺槐的花和叶中表达,在刺槐的根和茎、荚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刺槐Subtilisin1基因在老化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幼嫩组织中的表达量,表明该基因是植物自身的一种防护机制,用来延缓组织衰老;该基因的克隆为刺槐及其他林木分子育种的研究垫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57558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348166.8
申请日:2013-08-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电泳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储存染色过程中所用液体试剂的储液装置(1),其上设置有注液口和出液口;染色盒(2),其顶部由染色盒盖板(20)密封,其上设置有进液口,染色盒(2)内安置有用来固定多个凝胶板的凝胶板固定装置(3);驱动装置(4),与所述染色盒(2)连接以便驱动其摇动;其中,所述进液口通过进液导管与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进液导管上安装有进液阀门。能够同时对多块凝胶板进行染色,并且凝胶板的放入和取出非常方便,避免造成凝胶板的破碎;同时减少了操作者与有害物质的接触,安全、方便、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54226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75730.4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的诱变选育方法,特别采用杉木种子园的成熟种子;经过低温越冬处理,特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恒温浸种刺激以及立刻进行的置于清水变温浸泡3天促萌处理后,再分别进行秋水仙素诱变处理、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叠氮化钠(NaN3)诱变处理;最后对诱变处理后的杉木种子进行播种和育苗,获得大群体的杉木诱变苗。本发明方法诱变获得的杉木诱变苗相对于常规苗具有表型特征变异明显、群体生长特征变异幅度大等特性。本发明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形成大量诱变杉木材料,为选育杉木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535272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308429.2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材料化学诱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用来安置待诱变处理的植物材料的至少一个诱变处理室(5),设置在主架(1)上,具有药液入口(15)和溢液孔(19),其内安装有对药液加热和检测温度的温控加热装置(16);用来盛装药液的至少一个连续加药室(4),设置在主架(1)上,与诱变处理室(5)对应,具有药液出口(12),药液出口(12)的高度大于相应的药液入口(15)的高度,其中药液出口(12)与相应的药液入口(15)之间通过进液导管(32)相连,进液导管(32)上安装有进液阀门(31)。该装置使得整个诱变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的反应温度,保证了诱变剂的活性,诱变效率高,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