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260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518176.4
申请日:2025-04-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PagMED18基因及其在促进杨树生长中的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对PagMED18基因的克隆和分析,并结合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在84K杨树中过表达PagMED18基因,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PagMED18基因植株能够显著促进杨树的株高和基干直径以及叶片面积,证明了PagMED18基因在促进杨树株高及次生生长的重要作用。本发明对研究树木生长稳定性和培育林木新品种具有重要现实及理论指导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63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13464.8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2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标记基因PtARF7在油松组织器官成熟度判断及无性繁殖材料选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标记基因PtARF7是与油松组织器官成熟相关的标记基因,在单棵油松中距离树木基部和内部越远,所述标记基因PtARF7的表达量越高,与油松组织器官成熟度呈正相关。利用本发明中的成熟标记基因PtARF7,可以判断取自同一棵油松不同位置材料的成熟度,为油松无性繁殖材料的选取提供精度更高,科学性更强,可重复性好的方法,同时,也为油松的遗传改良、基于平茬复幼技术的无性繁殖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048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304408.1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树GSTF12(PtrGSTF12)基因及其在植物抗盐性中的应用,属于功能基因技术领域。本发明从杨树中扩增得到一个phi类GST编码基因PtrGSTF12,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实验表明,所述PtrGSTF12通过正调控发挥在促进植物抗盐性和/或促进植物在含盐环境生长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81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81521.8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一种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包括有效成分,所述有效成分包括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吲哚丁酸,所述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所述吲哚丁酸的质量比为4.5‑153:200‑400。本发明利用两种成分的协同作用有效缩短了植物种植、移栽或扦插时的生根时间,而且大幅增加了生根数量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8187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81518.6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杜鹃扦插的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杜鹃的扦插方法。一种用于杜鹃扦插的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包括有效成分,所述有效成分包括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吲哚丁酸,所述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所述吲哚丁酸的质量比为0.08~0.9:20~25。本发明利用两种成分的协同作用有效缩短了春鹃、夏鹃等品种杜鹃种植、移栽或扦插时的生根时间,能够有效提高生根率、增加生根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57574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162059.9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高效体胚发生与植株建成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杨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1)将取自于杨树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含1.0‑2.0mg/L 2,4‑D和0.1mg/L KT)上进行培养,获得愈伤组织;2)将所述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不定芽;3)将所述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生根的幼苗。本发明所提供的杨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培养周期短、重复性高;设置不同的激素组合,提高杨树体胚的发生;可获得大量的再生植株。本发明为深入研究植物细胞分化、发育等提供了理想的实验体系,为杨树的细胞工程、基因工程以及杨树遗传改良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3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57410.3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0 , C12N15/81 , C12Q1/68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膜蛋白互作蛋白的方法,通过采诱饵蛋白载体的选择、进行自激活检测及诱饵载体功能验证、进行膜体系双杂交文库筛选酵母、质粒提取、酵母质粒的扩繁等步骤,优化了诱饵载体的选择,筛选合适的诱饵载体,可以最大限度的筛选到更多的互作蛋白;优化了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过程,通过一种接近于定量的方法较好得把握了摇菌的过程,可以使酵母感受态细胞的状态达到最优,比较有利于文库的表达,可以较好地把握实验进度,提高了实验稳定性;基于泛素系统的膜蛋白互作最后的PCR验证,极大促进了膜蛋白互作研究方法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1958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146160.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单分子水平实时观测植物气孔保卫细胞膜蛋白分布和动态的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荧光标记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材料;B、以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获取保卫细胞膜蛋白的实时影像;C、通过Image J软件将所得时间序列图像进行处理;D、通过Matlab R2014a对目的蛋白进行单颗粒追踪分析,确定单个蛋白聚合体的动态;E、计算气孔保卫细胞膜蛋白在细胞质膜上的停留时间;F、对目的蛋白的停留时间参数进行高斯拟合,确定目的蛋白的停留时间及变化。此方法具有提高成像的信噪比,可进行高分辨率的观测,成像速度快,活体可视化及可重复性高的优点。本发明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23263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309033.4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植物木质化相关的microRNA857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该应用为如下任一所述生物材料在降低植物木质化程度中的应用:(1)miR857;(2)miR857的编码基因;明,过量表达miR857导致茎干平均直径减小和机械强度减弱,木质素含量降低。本发明为木本植物以及有关农作物木质化程度的改变等提供了更多的有效途径。本发明为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来培育木质素含量低的植物品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并且简单有效的方法。(3)表达miR857的重组载体。本发明通过实验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