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46808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151673.3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从HJ-1卫星数据反演LAI的方法,它有四大步骤:一、利用滤波算法对经过投影转换的时间序列MODIS LAI产品进行滤波,生成时空连续的1km LAI数据,根据滤波后的LAI数据构建植被动态生长方程;二、用冠层反射模型模拟冠层的反射率生成查找表,并结合已有HJ-1反射率数据的光谱特征进行查找表的调整,训练调整后的查找表得到从LAI到反射率的条件概率分布;三、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滤波推理法将植被动态生长方程、条件概率分布和当前时刻HJ-1反射率数据结合起来,计算当前时刻LAI后验概率分布,得到时间序列上LAI的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四、根据已有的LAI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得到时间序列LAI反演结果。本发明构思新颖,在卫星遥感技术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55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783434.8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J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被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和地表反照率观测系统和方法,观测系统由冠层外观测节点装置、冠层上观测节点装置和冠层下观测节点装置组成;冠层外观测节点装置安装在冠层外的空地上或者冠层上的支架上;冠层上观测节点装置安装在移动观测平台上;冠层下观测节点装置安装在近地面的小支架上。观测方法为用支架固定朝上观测的一个多通道辐射测量装置;在移动观测平台上固定一个朝下观测的多通道辐射测量装置;在植被冠层下方距离地面5‑10cm的位置,用支架固定朝上观测和朝下观测两个多通道辐射测量装置。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同一区域不同空间分辨率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和地表反照率的观测,弥补传统方法无法观测的缺憾。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64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85581.3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窄波段设置的波谱反照率测量装置。所述波谱反照率测量装置包括一壳体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上的向上观测传感器和向下观测传感器;所述向上观测传感器和所述向下观测传感器均包括余弦矫正器、滤光片和探测器;所述向上观测传感器中,所述余弦矫正器、所述滤光片和所述探测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向下观测传感器中,所述余弦矫正器、所述滤光片和所述探测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本发明可以精确测定与卫星传感器波谱响应一致的窄波段波谱反照率,为卫星产品的验证提供直接的验证设备和数据;本发明采用的余弦校正器可以有效降低传感器的余弦误差;本发明为一体式的上下两个传感器,可以简化设备,便于防水和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234680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151673.3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从HJ-1卫星数据反演LAI的方法,它有四大步骤:一、利用滤波算法对经过投影转换的时间序列MODIS LAI产品进行滤波,生成时空连续的1km LAI数据,根据滤波后的LAI数据构建植被动态生长方程;二、用冠层反射模型模拟冠层的反射率生成查找表,并结合已有HJ-1反射率数据的光谱特征进行查找表的调整,训练调整后的查找表得到从LAI到反射率的条件概率分布;三、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滤波推理法将植被动态生长方程、条件概率分布和当前时刻HJ-1反射率数据结合起来,计算当前时刻LAI后验概率分布,得到时间序列上LAI的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四、根据已有的LAI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得到时间序列LAI反演结果。本发明构思新颖,在卫星遥感技术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52303.9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M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学器件响应的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支撑型角度刻盘、导轨和滑块、平行激光光源、角度传感器、带积分球光谱仪和载物台,通过该系统实现基于光学器件响应的检测方法,与现有的观测装置和检测方法相比,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和实现的特点,同时该系统操作简便、精度高,可以实现单一光学器件的独立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645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285581.3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窄波段设置的波谱反照率测量装置。所述波谱反照率测量装置包括一壳体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上的向上观测传感器和向下观测传感器;所述向上观测传感器和所述向下观测传感器均包括余弦矫正器、滤光片和探测器;所述向上观测传感器中,所述余弦矫正器、所述滤光片和所述探测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向下观测传感器中,所述余弦矫正器、所述滤光片和所述探测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本发明可以精确测定与卫星传感器波谱响应一致的窄波段波谱反照率,为卫星产品的验证提供直接的验证设备和数据;采用的余弦校正器可以有效降低传感器的余弦误差;本发明为一体式的上下两个传感器,可以简化设备,便于防水和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653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66880.9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21/59
Abstract: 一种测量不同植被冠层下太阳直射辐射透过率传感器装置,它是由冠层上传感器装置和冠层下传感器装置组成,其间通过无线通信相连。冠层上传感器装置放置于植被冠层上或冠层外,冠层下传感器装置放置于植被冠层下。该冠层上传感器装置外形为长方形,它是在“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植被结构参数测量装置”中普通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节点上加装了三个光强传感器单元;该冠层下传感器装置外形为长杆状盒子,它是由9个相对位置可调的光强传感器单元、螺纹杆、弹簧、防水卡口、冠层下传感器盒体、电缆信号连接器、旋钮、冠层下传感器盒盖、八芯电缆和前端盒盖组成。本发明造价低、能耗小、适用范围广,在农业与生态学技术领域内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11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01909.3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系统及方法,该测量系统包括:主机;基座,该基座下面有三个圆孔,用外罩的螺丝把基座固定在该主机上,基座的上半部是螺纹公口,基座安装好后的高度和传感器底部持平;外罩,该外罩包括:一个带母口罗圈的挡板,挡板高度和宽度可选,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挡板,可实现不同角度遮蔽;一个母口罗圈遮挡罩,罗圈高度可调,通过安装不同罗圈实现视场角的限定。通过该系统进行测量,该系统及方法用于特定角度遮蔽和不同视场角的限定,屏蔽铁塔、支架和环境等因素对测量信号的干扰,解决在地表反照率地面精确测量中由于支架和环境因素造成的测量不准确问题,得到地表反照率的代表性真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55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83434.8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J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4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被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和地表反照率观测系统和方法,观测系统由冠层外观测节点装置、冠层上观测节点装置和冠层下观测节点装置组成;冠层外观测节点装置安装在冠层外的空地上或者冠层上的支架上;冠层上观测节点装置安装在移动观测平台上;冠层下观测节点装置安装在近地面的小支架上。观测方法为用支架固定朝上观测的一个多通道辐射测量装置;在移动观测平台上固定一个朝下观测的多通道辐射测量装置;在植被冠层下方距离地面5-10cm的位置,用支架固定朝上观测和朝下观测两个多通道辐射测量装置。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同一区域不同空间分辨率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和地表反照率的观测,弥补传统方法无法观测的缺憾。
-
公开(公告)号:CN10542417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83973.1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00 , G01J1/02 , G01J1/0233 , G01J1/0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合有效辐射和窄波段辐射观测装置,所述观测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多波段传感器模块、时钟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和串口数据传输模块。本发明的光合有效辐射和窄波段辐射观测装置,方便携带,功耗低,且可以实现光合有效辐射和窄波段辐射的同步观测;并且将供电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在一个小小的机身上,可以手持操作,也可以搭载在地面、高塔或飞机等不同观测平台上,实现机动性强、功耗低、操作简单方便的野外观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