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89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70383.X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产乙酸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涉及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活性成分丁酸梭菌YY2‑1、匙形梭状芽孢杆菌YY4‑5、第三梭菌YY2‑1‑2中的至少一种;丁酸梭菌YY2‑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24年3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143;匙形梭状芽孢杆菌YY4‑5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24年3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144;第三梭菌YY2‑1‑2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24年4月3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485。本发明的复合菌剂应用于餐厨垃圾的处理中,能缩短厌氧发酵产乙酸时间,加速厌氧发酵进程,同时能够极大提升乙酸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21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71500.1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IPC: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本发明涉及矿区土壤重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煤迹地排土场土壤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剥离表土、单独存放并苫盖;2)在排土场底部分层排放矸石并碾压,形成母质层;3)在所述的母质层上覆盖粉煤灰和砒砂岩混合物并进行碾压,形成隔水层;4)在所述的隔水层上覆盖表土和直径小于5mm矸石混合物,形成种植层。本发明的土壤重构方法可以充分阻止水分下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对于矿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发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促进固废消纳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22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26649.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漆渣基生物炭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再生方法和应用。该制备复合吸附剂的方法包括:将漆渣和生物炭原料混合并进行热解处理,得到漆渣基生物炭;将漆渣基生物炭与碱金属源混合并进行焙烧处理,得到漆渣基生物炭复合吸附剂。该方法不仅经济效益好,可以实现漆渣的无害化资源利用,解决漆渣和生物炭原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制得的复合吸附剂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微孔结构较多,对有机挥发性污染物具有吸附活性好、吸附容量大、吸附效率高、循环吸附稳定性优异等特点,有利于回收再利用,可将制得的复合吸附剂广泛应用于VOCs的吸附领域,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44591.1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生空间功能转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方法和系统,涉及资源规划发展技术与地理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三生空间功能属性,形成三生空间功能属性模拟图,构建三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每个指标的值计算方法;根据预设区域对应的所有指标间逻辑关系,建立预设区域对应的三生空间功能转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模型,并结合预设区域对应的每个指标的值,计算预设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当前模型计算结果。本发明突破以强主观判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局限,综合考虑三生空间功能属性内在的生态系统服务流动过程,更利于贴合实际地解析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提高不同区域差异化管理的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43169.X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IPC: C12N1/38 , C12N1/20 , B09C1/10 , C02F3/34 , C02F101/32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营养制剂及其在提高微生物分解有害物质的能力中的应用。所述复合营养制剂包括肉桂酸、柠檬酸和环糊精:所述肉桂酸、柠檬酸和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8~30):(5~20)。本发明针对具有有效分解污染场地的有害物质的功能的微生物提供了一种复合营养制剂,这些微生物本身可以有效分解污染场地的有害物质,例如多环芳烃、苯系物和甲基叔丁基醚等,而进一步在添加包括肉桂酸、柠檬酸与环糊精的复合营养包的情况下,其降解效率进一步显著提升,可以用于有机复合污染的水土环境的修复与净化,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8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90141.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IPC: C12N1/20 , C12P7/54 , C12P7/52 , C12P7/40 , C02F3/34 , C02F11/04 , B09B3/65 , C12R1/01 , B09B101/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应用及制备方法。包括双发酵副梭菌和罗姆布茨菌;所述双发酵副梭菌于2023年5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407;所述罗姆布茨菌于2023年5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408。该复合菌剂稳定性好、兼性厌氧环境存活率高、对环境适应性强、便于培养,在低氧环境也能发挥作用,可被广泛的应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废,例如餐厨垃圾、污泥粪便等含有有机质的废弃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56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043169.X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IPC: C12N1/38 , C12N1/20 , B09C1/10 , C02F3/34 , C02F101/32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营养制剂及其在提高微生物分解有害物质的能力中的应用。所述复合营养制剂包括肉桂酸、柠檬酸和环糊精:所述肉桂酸、柠檬酸和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8~30):(5~20)。本发明针对具有有效分解污染场地的有害物质的功能的微生物提供了一种复合营养制剂,这些微生物本身可以有效分解污染场地的有害物质,例如多环芳烃、苯系物和甲基叔丁基醚等,而进一步在添加包括肉桂酸、柠檬酸与环糊精的复合营养包的情况下,其降解效率进一步显著提升,可以用于有机复合污染的水土环境的修复与净化,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36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55900.2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IPC: A62C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区域土体重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煤矸石自燃的排矸场土体构建结构。为了解决现有的煤炭开采形成的排矸场土体构建极易造成煤矸石自燃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防止煤矸石自燃的排矸场土体构建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的煤矸石堆放层、积木式煤矸石堆储层、土壤改良层以及煤矸石覆盖层;煤矸石堆储层的上层与土壤改良层之间设有上粉煤灰隔离层,煤矸石堆储层的下层与煤矸石堆放层之间设有下粉煤灰隔离层,每层煤矸石堆储层均包括多个正方体单元,每个正方体单元均包括正方体状煤矸石块以及包裹于每个正方体单元的前后左右面的侧粉煤灰隔离层。本申请可有效地阻断氧气进入煤矸石堆放层,有效防止自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