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9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55135.6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无人机航拍的受污染土地的治理检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无人机设备准备:将无人机配备GPS模块和环境监测传感器;S2、飞行路径规划:根据监测区域的地形、污染源分布和目标污染物类型,设计无人机的飞行路径;S3、多光谱成像和数据采集:无人机在预设的飞行路径上执行任务,通过搭载的多光谱相机和传感器,实时采集监测区域的光谱反射数据、温度变化数据、以及污染物的分布特征;S4、污染源识别与定位;S5、数据分析与污染评估;S6、报告生成与决策支持。本申请实现能够实时、快速、精确地监测土地污染状况,尤其适用于大面积、多维度的土地污染评估,可以有效提高监测效率、降低监测成本,并获取更加全面的污染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55187.3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IPC: C02F1/461 , C02F101/36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释型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环境材料制备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具有强电子转移能力的生物炭,将其与铁盐溶液A、环糊精、还原剂B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得缓释型铁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缓释型铁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纳米零价铁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抗氧化及缓释性能好,可以将氯代烃类污染物富集在材料表面,实现材料对氯代烃的高效持久脱氯。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62748.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IPC: G16C20/30 , G16C20/20 , G16C20/10 , G16C20/70 , G06F18/241 , G06Q50/26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设用地砷污染土壤修复目标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步骤为:获取目标用地的土壤污染调查资料,根据土壤污染调查资料,确定所述目标用地的建设用地类型,识别所述目标用地的潜在暴露风险,得到风险识别结果;基于风险识别结果,通过HJ25.3暴露模型进行暴露量计算,得到暴露量计算结果;基于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砷相关毒性参数;计算土壤砷在对应暴露途径中的等效致癌风险,确定总等效风险CR;依据总等效风险CR,反推计算所述目标用地的地块土壤风险控制值CRG,所述地块土壤风险控制值CRG即为所述目标用地的土壤砷的修复目标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砷污染场地修复目标值制定提供依据,避免过度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07982.1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IPC: C09K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碳酸钙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由生物碳酸钙、铁盐和还原剂制备而成,解决了现有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对氯代烃的去除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微生物将含钙盐的碱性溶液矿化得到生物碳酸钙;S2、将所述生物碳酸钙与铁盐溶液混合再滴加还原剂后依次磁选分离、洗涤、冷冻干燥,即得到生物碳酸钙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解决了现有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制备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00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10633.0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的方法,涉及土壤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土壤污染区域多环芳烃含量,确定电子受体注入量;(2)对所述土壤污染区域进行加热,同时将注入量的所述电子受体注入到所述土壤污染区域,刺激土壤土著微生物,通过所述微生物对所述多环芳烃进行降解;(3)监测所述多环芳烃含量和所述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的数据信息,通过所述数据信息评估所述多环芳烃降解效果;若达到设定的土壤修复目标,则停止加热;若未达到,则继续加热直至达到。本发明实现了快速、高效、经济、简单、原位去除深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物,只需要激发土壤土著微生物的降解活性,避免了生态环境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24209.6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园区的土壤污染分析方法和系统,涉及环境保护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土壤环境信息数据库中收集目标区域的土壤环境信息,根据预设风险筛查模型对所述土壤环境信息进行筛查,设置采样参数,根据所述采样参数通过相应的采样方式结合所述筛查结果进行采样,获得采样结果,根据预设污染因子对所述采样结果进行污染分析,并根据污染分析结果结合预设风险因子进行污染风险等级划分,根据污染风险等级划分结果给所述目标区域分配对应的预设处理方案,实现调查和评估以在产企业为主的典型工业园区土壤环境风险状况,为土壤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对策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21534.X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物浓度定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基于初步土壤调查结果和第一MIP系统调查结果,建立目标场地的地块特征参数数据库、VOCs数据库和MIP信号数据库;基于地块特征参数数据库、VOCs数据库和插值算法,计算目标场地的插值计算结果;基于MIP信号数据库和权重算法,计算目标场地中各个污染物的权重信息;基于获取的MIP系统详细调查结果、各个污染物在不同位置的权重和定量分析方法,确定目标场地中各个污染物对应的定量评估结果。该方法利用MIP技术的原位检测优势,减少调查过程中的VOCs挥发损失,提高土壤污染调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实现MIP信号对单个VOCs指标的定量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2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1698.4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受强氧化剂的分枝杆菌、微生物菌剂及联合应用,所述的分枝杆菌为浅黄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gilvum)HBS22PY5,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4年7月18号,保藏号为CGMCC NO.31346。该浅黄分枝杆菌是对强氧化剂具有较好耐受性且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菌株。通过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联合修复有机污染物,应用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行,能大幅度提升污染物降解效率;与仅添加氧化剂相比,成本较低,对环境次生污染较低;与仅添加菌剂相比,达到相同降解效果耗时较短;可以用于有机污染的水土环境的修复与净化,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5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66109.X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设备:选择大疆航空2S航拍无人机,在大疆航空2S上安装高清航拍摄像机、光谱分析仪和空气质量检测仪,本发明,高清航拍相机、光谱分析仪和空气质量检测仪安装在航拍无人机上,航拍无人机在需要开展隐患排查的工厂区域上空放飞,航拍无人机飞至合适高度通过高清航拍相机对工厂区域的地面进行拍照,拍完的照片发回数据接收中心,数据接收中心处理后的数据会转化成高清图像,结合图像识别模块对高清图像中显示的土壤污染预防措施进行识别,识别被污染的土壤和隐患点的分布,便无需工作人员跑点检测,提升了隐患排查效率和排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629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00178.8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IPC: G16C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研究氯苯类迁移规律及转化路径的微宇宙场地模型和方法,所述的微宇宙场地模型包括用于分析研究并验证场地中氯苯的产生及迁移路径的第一微宇宙场地模型、用于研究并验证在土壤环境中发生氯化反应不可达性的第二微宇宙场地模型和用于研究淋溶、渗滤、挥发对目标污染物迁移路径影响的第三微宇宙场地模型。本发明确定了染料化工企业用地中六种CBs的来源及迁移路径,掌握CBs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染料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CBs源头防控、泄漏点位排查以及生产废料处置等环节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在产企业的安全运营,另为染料化工企业关停地块CBs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乃至修复管控等地块管理和安全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