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69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976964.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盾构区间隧道整体式道床脱空病害评价及分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道床脱空病害评价指标,其中,确定道床脱空病害评价指标包括确定道床施工病害评价指标和确定床道运营病害评价指标;确定道床施工病害评价指标包括道床的外观检测评价与道床的无损检测评价;确定床道运营病害评价指标包括进一步确定道床脱空厚度评价指标、道床脱空长度评价指标、道床翻浆冒泥评价指标;选取各病害评价指标分值和权重;选取隧道地层影响系数;计算道床病害最终得分;以及确定道床病害评价分级并给出治理建议。本发明的运营盾构区间隧道整体式道床脱空病害评价及分级方法的道床脱空评价检测项目丰富,能够全面反映道床的脱空病害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6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76964.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盾构区间隧道整体式道床脱空病害评价及分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道床脱空病害评价指标,其中,确定道床脱空病害评价指标包括确定道床施工病害评价指标和确定床道运营病害评价指标;确定道床施工病害评价指标包括道床的外观检测评价与道床的无损检测评价;确定床道运营病害评价指标包括进一步确定道床脱空厚度评价指标、道床脱空长度评价指标、道床翻浆冒泥评价指标;选取各病害评价指标分值和权重;选取隧道地层影响系数;计算道床病害最终得分;以及确定道床病害评价分级并给出治理建议。本发明的运营盾构区间隧道整体式道床脱空病害评价及分级方法的道床脱空评价检测项目丰富,能够全面反映道床的脱空病害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59398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011433937.X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区间管片拼装缝处漏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认明水渗漏位置;步骤二、确认全部终止孔的可能位置:步骤三、对次终止孔集合进行封堵处理:步骤四、对主终止孔集合上段进行封堵处理:步骤五、对主终止孔集合下段进行封堵处理。本发明在最大限度减少工序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片止水胶条的破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93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33937.X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区间管片拼装缝处漏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认明水渗漏位置;步骤二、确认全部终止孔的可能位置:步骤三、对次终止孔集合进行封堵处理:步骤四、对主终止孔集合上段进行封堵处理:步骤五、对主终止孔集合下段进行封堵处理。本发明在最大限度减少工序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片止水胶条的破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191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698813.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文华 , 杨东波 , 张晗 , 李宁 , 贺美德 , 叶春琳 , 刘波 , 王书云 , 王丽萍 , 赵辉 , 张春发 , 吕嘉 , 刘继尧 , 魏英华 , 柳飞 , 尹鹏涛 , 谭磊
Abstract: 一种洞体深浚、充填丰满的大型溶洞处理及隧道开挖方法,包括溶洞处理、预注浆、开挖上部弧形导坑、开挖中台阶、开挖下台阶以及开挖中部三层台阶的三台阶七步法。本发明的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工效较高;方便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广泛适用于在溶洞的特殊地质条件的地层,需要快速、安全、有效的通过该地质条件的隧道开挖施工,保证施工与隧道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73895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33458.0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隧道衬砌的雷达检测车,属于雷达检测车领域,雷达检测车包括转角机构以及地质雷达,所述地质雷达固定在所述转角机构上,所述转角机构包括托盘、摆杆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地质雷达固定在托盘上,所述托盘与所述摆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摆杆架的底部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摆杆架进行旋转,间接通过所述托盘驱动所述地质雷达进行角度调节。本发明公开的雷达检测车,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驱动方便,仅需控制摆杆架进行摆动即可实现地质雷达的角度调节,具有较高的角度调节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5643739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315215.7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隧道衬砌的雷达检测车,属于雷达检测车领域,雷达检测车包括转角机构以及地质雷达,所述地质雷达固定在所述转角机构上,所述转角机构包括托盘、摆杆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地质雷达固定在托盘上,所述托盘与所述摆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摆杆架的底部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摆杆架进行旋转,间接通过所述托盘驱动所述地质雷达进行角度调节。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雷达检测车,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驱动方便,仅需控制摆杆架进行摆动即可实现地质雷达的角度调节,具有较高的角度调节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33305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0386841.9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三维模型加载试验台及用于隧道病害观察的试验方法。本发明包括反力框架基础、轮轨装置、加载系统和量测系统;反力框架基础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门形框架和设置在门形框架内的弧面反力框架,弧面反力框架内部穿设有隧道模型;轮轨装置包括底板上方的轨道、可沿轨道相对滑动的平移车和设置在平移车上的模型底座;加载系统包括设置在弧面反力框架内侧的加载装置,顶撑在隧道模型顶部外侧壁上的弧面加载板,连接加载装置和弧面加载板的加载弹簧;量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位移计。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进行隧道区间全周加载、用于模拟隧道三维模型,传力准确性高,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13054.6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华瀚设计顾问(苏州)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壮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拱桥铰接部位加固施工方法,涉及桥梁修复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拱圈混凝土的铰接部位施工缝内注入止水材料;清除既有拱圈混凝土上的水渍及疏松部位,并将其表面打磨粗糙;在既有拱圈混凝土的底面上粘贴橡胶止水带;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在既有拱圈混凝土的底部浇筑增大截面高强灌浆料;待新浇筑的增大截面高强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增大截面高强灌浆料的铰接部位施工缝内开设填充槽;在填充槽的上部注入止水材料,在填充槽的下部注入固结材料,此方法能够有效加固既有拱圈混凝土的铰接部位,使铰接部位仍然能够保持其铰接能力,此外,还能够提高铰接部位的防水能力,并且保留一定程度的防水储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0573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35548.3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漏邦房屋修缮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预留缝隙的修补方法,其能够降低成本,并且修复效果很好。这种建筑物预留缝隙的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填充物放入建筑物预留缝隙中,填充物包括两层不锈钢板和一层软性胶,软性胶设在两层不锈钢板之间;(2)在建筑物预留缝隙中预埋注浆管;(3)填充板材;(4)涂抹密封胶;(5)将弹性灌浆料注入到注浆管;(6)在密封胶外施加压力,从而使弹性灌浆料注入建筑物预留缝隙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