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分液结构的空调用风冷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98950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115271.6

    申请日:2008-06-20

    Abstract: 一种自带分液结构的空调用风冷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上集管,下集管,平行且竖直布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换热管,穿在或焊接在换热管上的肋片以及设置在换热器的一侧的分液结构,该分液结构由竖直布置的一个分液管和设置在该分液管底部的进出口管组成,进出口管深入到分液管内的部分由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本发明可以实现制冷剂气液两相自动分离,从而解决该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气液两相制冷剂在各通道流量不均匀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分流特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空调装置或系统的风冷蒸发器、风冷冷凝器或其它两相流体风冷换热器的场合。

    一种内置气液两相流分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04254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60422.X

    申请日:2013-11-12

    Abstract: 一种内置气液两相流分流结构,涉及一种管束式换热装置内的气液两相流体的分流结构。该结构包括外管、内管和多根换热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环腔;多根换热管沿外管轴向等间距插入环腔内;在内管的管壁上沿轴向至少布置一组节流小孔;环腔和内管空腔通过节流小孔相连通。本发明可实现气液两相流以及压缩机润滑油的均匀混合,达到气液两相流体在进入多个换热管前均匀分流的目的,可应用于制冷、空调与化工等涉及采用气液两相流体实现热量交换的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应用灵活,当采用制冷剂作为工质时,可解决循环系统的压缩机回油问题。

    一种带自分液结构的微细多通道热泵型空调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1738011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59844.7

    申请日:2009-12-15

    Abstract: 一种带自分液结构的微细多通道热泵型空调换热器,该换热器由上集管、下集管、微细通道铝带管及波型肋构成。本发明采用波型或带百叶孔的波型肋,微细通道铝带管与上集管、下集管的连接采用自分液结构,解决了换热器作蒸发器时制冷剂在各通道内流动不均匀造成的换热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提高了换热效果和空调器的能效;解决了换热器作冷凝器时,被冷却的液体制冷剂中混有蒸汽的问题,消除了节流失效问题;解决了换热器内制冷剂在非设计工况下不稳定流动问题,通过合理布置上集管、下集管与微细通道铝带管连接的组合方式,换热器内制冷剂实现自调节稳定运行。该换热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换热性能好。

    空调器用变频控制器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6391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710119913.5

    申请日:2007-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用变频控制器智能检测系统和方法,其智能检测系统由完成对变频控制器输出信息测试的下位机和与其连接的上位机组成;下位机为被测试系统的信息接收装置;上位机内设有制冷系统的工况参数控制信息库;上位机将从下位机得到的信息进行与信息库的信息比较判断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将处理后的信息再通过对传感器的特性模拟,把相应输出值发送至下位机,下位机将其接收的信息转换为模拟信息,反馈给变频控制器。通过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得到整个变频空调系统的性能,可以为变频空调生产厂商提供一种检测方式。对国内变频空调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除此以外,变频控制器测试系统也可以用于工业自动化变频控制器的检测。

    一种内置气液两相流分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04254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560422.X

    申请日:2013-11-12

    Abstract: 一种内置气液两相流分流结构,涉及一种管束式换热装置内的气液两相流体的分流结构。该结构包括外管、内管和多根换热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环腔;多根换热管沿外管轴向等间距插入环腔内;在内管的管壁上沿轴向至少布置一组节流小孔;环腔和内管空腔通过节流小孔相连通。本发明可实现气液两相流以及压缩机润滑油的均匀混合,达到气液两相流体在进入多个换热管前均匀分流的目的,可应用于制冷、空调与化工等涉及采用气液两相流体实现热量交换的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应用灵活,当采用制冷剂作为工质时,可解决循环系统的压缩机回油问题。

    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的冷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456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16784.6

    申请日:2010-03-03

    Abstract: 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的冷凝方法,属于能源利用、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多级冷凝、级间加压与低温尾气冷量回收的油气回收方法,实现对挥发性油气的回收。该方法回收效率高,有效节约能源;所用系统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寿命长、易于操作,可应用于加油站、油库和油田等场合的原油和汽油等含碳量较低的挥发性油气的回收。

    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的冷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456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6784.6

    申请日:2010-03-03

    Abstract: 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的冷凝法,属于能源利用、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多级冷凝、级间加压与低温尾气冷量回收的油气回收方法,实现对挥发性油气的回收。该方法回收效率高,有效节约能源;所用系统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寿命长、易于操作,可应用于加油站、油库和油田等场合的原油和汽油等含碳量较低的挥发性油气的回收。

    一种空调器/机用风冷换热器的分液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520231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10099604.6

    申请日:2007-05-25

    Abstract: 一种空调器/机用风冷换热器的分液结构,该分液结构由上集管,下集管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连通管和连接管组成,连通管设置两根或多根,其中两根分别布置在下集管的两端,且与上集管和下集管直接连通;连接管的上端与上集管直接连通,下端与下集管连通并深入到下集管的液体中。在制热工况下,气液两相工质进入下集管,由于管径较大,重力的分层作用足以使气液分层。连通管把下集管两端的气相连通,保持集管内两端压力和液面的稳定。由于连接管下端深入到下集管内液面以下,液体则直接通过连接管流向上集管,从而实现自动分液。本发明解决了空调换热器制冷和制热工况切换运行时管内流动不均匀的问题,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一种空调器用自分液肋片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20230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10099603.1

    申请日:2007-05-25

    Abstract: 一种空调器用自分液肋片管式换热器,由上集管、下集管、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平行布置的连通管和连接管组成,所述的连通管和连接管采用带肋片的蛇形管,连通管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其中两根分别布置在下集管的两端,每根连通管与上集管和下集管直接连通;所述的连接管的上端与上集管直接连通,下端与下集管连通并深入到下集管的液体中。本发明采用自分液结构,可以实现制冷剂气液两相自动分离,从而解决该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气液两相制冷剂在各通道流动不均匀的问题;肋片沿迎风面倾斜布置,有利于凝结水或者融霜水的及时排泄。本发明结构简单,分流特性好,可应用于热泵型空调器或其他需要风冷换热器的场合。

    一种微细通道铝带管式热泵型空调机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0470171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10099602.7

    申请日:2007-05-25

    Abstract: 一种微细通道铝带管式热泵型空调机换热器,该换热器由上集管、下集管、微细通道铝带管以及肋片构成。本发明采用平片肋或带导液槽的波型肋,并沿迎风面倾斜布置,以利于凝结水或融霜水的及时排泄。微细通道铝带管与上、下集管的连接采用自分液结构,解决了换热器作蒸发器时制冷剂在各通道内流动不均匀造成的换热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提高了换热效果和空调器的能效。该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换热特性好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