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纤维素纤维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59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9140.5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纤维素纤维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双层纤维素纤维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微晶纤维素溶于尿素溶液中,搅拌均匀,静置过夜;加入LiOH,再加入化学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纤维素溶液;纤维素溶液和聚合前体溶液的混合溶液,制备上层纤维素纤维水凝胶;将上层纤维素纤维水凝胶平铺覆盖在模具内的纤维素溶液和聚合前体溶液的混合溶液上,进行光固化处理,得到双层纤维素纤维水凝胶,得到双层纤维素纤维水凝胶。本发明提供双层纤维素纤维水凝胶,通过双层结构中的纤维素纤维与水凝胶基质的复合,不仅增强了材料的整体性能,而且赋予了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界面结合强度和保水性。

    一种网络弹性结构水凝胶渗透压调节拉伸装置与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822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0282677.4

    申请日:2020-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弹性结构水凝胶渗透压调节拉伸装置与测试方法,包含拉伸机、销、连接装置、旋钮、夹具外壳、弹簧、硬质夹板、出水口、开放网络结构弹性体夹板、渗透压传感器、入水口、拉力传感器、水发生装置、PID调节分析模块。拉伸机通过夹具向水凝胶样品施加载荷,完成拉力‑拉伸位移的力学性能曲线测试。本发明通过渗透压传感器和水发生装置可防止含水凝胶试件在夹持部分由于外力作用产生的局部水分重分布现象,减轻其导致的试件局部应力集中;通过采用由开放网络结构材料制备拉伸夹板,使得凝胶不易出现局部损伤,使得水凝胶在拉伸时不在加持部位断裂,保证可以得到准确的拉伸长度。

    一种高灵敏度柔性压敏电容传感器介电体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705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249891.X

    申请日:2023-09-26

    Inventor: 刘夏 乔海棣 王硕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弹性体柔性电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介电层上Y形微结构弯曲受力变形,降低形变响应应力,提高压敏电容灵敏度的介电体微结构设计;本发明设计一种在介电层基底上具有较高灵敏度的Y形微结构,在外界刺激时,Y形微结构的力响应为外部(3‑2)受压内部(3‑1)受拉的弯曲受力状态,在微结构外形尺度相同且具有相同的形变输入时,Y形结构的弯曲形变响应所需要的应力小于圆柱形等单轴压缩变形所需的应力,根据灵敏度的定义,当输出即电容变化近似的情况下,外部形变压力输入越小,灵敏度越高。

    一种碳纳米管纤维电致变形实验台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73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0154686.5

    申请日:2020-03-08

    Inventor: 刘夏 王张义 季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纤维电致变形实验台及相关实验方法,属于电化学致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主要由烧杯加持装置、电极加持装置、位移测定装置、电源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将含有离子液体的烧杯放在烧杯托上由烧杯加持装置固定,电极夹头一端由电源引出,正极夹头加持Ag/AgCl参比电极,负极夹头加持尾端悬挂S形钩的稳定双螺旋结构碳纳米管纤维,分别由电极加持装置固定,在烧杯中放有位移测定装置以测量电源通电后纤维的电致变形收缩量。本发明可以减少由外部环境对实验造成的误差,并防止在通电后电解质溶液自身发生电解,避免了气泡带来的实验误差,有利于提高电致变形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可调配重的纤维平衡加捻辅助装置及相关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29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669115.X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配重的纤维平衡加捻辅助装置及相关实验方法,属于纤维材料功能化处理技术领域。整个机构由:平衡摆杆和小平衡摆杆组成一套伸缩机构,满足纤维加捻缩短的需求。用游码分别平衡摆杆,去除外力对加捻效果的影响。连接件和配重砝码通过重力作用保证竖直对中。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外力干扰,精准地对纤维材料进行配重加捻,实现整个纤维加捻缩短过程的自行对中,保证试样在加捻过程中无扰动,从而提高试样制备效率,减少实验结果误差。

    碳纳米管纤维加捻实验台及测试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67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82273.0

    申请日:2021-12-07

    Inventor: 刘夏 刘博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纳米管纤维加捻实验台及测试实验方法,在实验台下铺设有平整的垫板,能够使得实验台中的载物台小车能够在垫板上平顺移动。载物台小车放置于平整的垫板上,载物台小车上放置于固定S钩装置,以保证纤维能够系挂住载物台小车上边。载物台小车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能够放置不同重量的砝码都并且保证砝码不会掉落。本发明使纤维在加捻过程中得到均匀且捻度相同的螺旋结构,同时也可以减少因加捻时产生不均匀的螺旋结构导致纤维强度不够的影响,减少加捻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利用纤维致动性能设计的人工肌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人工肌肉结构的设计起到材料结构支撑作用。

    一种可调配重的纤维平衡加捻辅助装置及相关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298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69115.X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配重的纤维平衡加捻辅助装置及相关实验方法,属于纤维材料功能化处理技术领域。在立架和底座组成的装置上设有前后两个圆通孔,在此嵌入两个轴承,将平衡摆杆的中间支撑端装进轴承内圈,此时平衡摆杆能够相对于立架进行来回的摆动。平衡摆杆的一端装有游码,依靠螺纹,和摆杆一端实现来回可调的连接。小平衡摆杆的一端装有游码,依靠螺纹,和摆杆一端实现来回可调的连接。纤维材料固定在轴的小勾上,另一端与加捻机相连,传递由上到下的转速。插销用来限制平衡摆杆调平衡之前的摆动。本发明大大提高纤维功能化处理的效率。能够调节平衡摆杆的长度,适应多种长度的纤维材料加捻。

    一种网络弹性结构水凝胶渗透压调节拉伸装置与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822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82677.4

    申请日:2020-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弹性结构水凝胶渗透压调节拉伸装置与测试方法,包含拉伸机、销、连接装置、旋钮、夹具外壳、弹簧、硬质夹板、出水口、开放网络结构弹性体夹板、渗透压传感器、入水口、拉力传感器、水发生装置、PID调节分析模块。拉伸机通过夹具向水凝胶样品施加载荷,完成拉力-拉伸位移的力学性能曲线测试。本发明通过渗透压传感器和水发生装置可防止含水凝胶试件在夹持部分由于外力作用产生的局部水分重分布现象,减轻其导致的试件局部应力集中;通过采用由开放网络结构材料制备拉伸夹板,使得凝胶不易出现局部损伤,使得水凝胶在拉伸时不在加持部位断裂,保证可以得到准确的拉伸长度。

    一种用于测试导电纤维在力‑电耦合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夹具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9245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25680.3

    申请日:2017-03-05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试导电纤维在力‑电耦合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夹具及实验方法,该夹具包括主块体、副块体、圆环状块体、紧固圆柱,主块体和副块体均为U形结构,主块体和副块体上下拼接组成矩形结构;圆环状块体的顶端设有凸起;第一个圆环状块体的顶端的凸起插入主块体的主方形台的表面设置有凹形槽内,第二个圆环状块体的顶端的凸起插入与副块体的副方形台的表面设置有凹形槽内;导电纤维分别贴于两个圆环状块体的圆环表面之间。电源分别连接两个圆环状块体。通过利用纳米拉伸仪上夹头向上移动拉伸纤维的同时加载电流至发生断裂,获得导电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断裂强度等力学参数,实现对导电纤维在力电耦合作用下力学性能测试。

    一种分析石墨烯组装体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413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25683.7

    申请日:2017-03-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石墨烯组装体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属于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单层石墨烯的粗粒化模型;b)根据组装形式构建石墨烯组装体的粗粒化模型;c)设置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d)进行粗粒化模拟计算。通过本发明可以简便地构建石墨烯组装体计算模型,并在弛豫过程中准确地得到实际组装体模型。所采用的Tersoff势函数与Lennard‑Jones势函数可以很好地表征组装体内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准确地预测石墨烯的自组装行为。所采用的Tersoff势函数与Lennard‑Jones势函数可以准确地预测石墨烯组装体的力学行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