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04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1465694.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青松 , 吴义田 , 段保成 , 徐珊姝 , 王浩苏 , 崔垒 , 赵涛 , 朱锡川 , 彭越 , 续堃 , 王庆伟 , 潘辉 , 王儒文 , 崔硕 , 张隽宁 , 胡辉彪 , 杨楠 , 张鑫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振装置充气系统、充气方法、火箭和存储介质,防振装置充气系统包括:减压组件的减压进气口与气源连接;多个第一充气组件,具有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每个第一充气组件的上游节点与减压组件的减压出气口连接;缓冲瓶的缓冲进气口与下游节点与连接;放气组件,与缓冲瓶的的缓冲出气口连接;蓄压器,具有蓄压进气口,蓄压进气口与缓冲出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充气组件;其中,减压组件的减压出气口、缓冲瓶的缓冲出气口和第二充气组件的出气口分别设有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控制系统与减压组件、放气组件、第一充气组件和第二充气组件分别通讯连接。该防振装置充气系统提供了蓄压器的充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40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0681361.2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胡正根 , 刘观日 , 容易 , 荆木春 , 张智 , 王非凡 , 董曼红 , 刘德博 , 阮小鹏 , 王鹏 , 李斌 , 杨楠 , 朱文俐 , 刘力源 , 张健 , 王晓博 , 郭彦明 , 马云龙
Abstract: 一种双向曲率的铝合金复杂构件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对铝合金平板进行固溶淬火;步骤B、对固溶淬火后产生弯曲的铝合金板进行预变形;步骤C、在时效炉中对预变形后的铝合金平板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步骤D、对人工时效处理后的铝合金平板进行单曲率预成型;步骤E、将步骤D所得的铝合金曲板放置在模具上进行双曲率的真空蠕变时效成形,即制备得到双向曲率的铝合金构件产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成形铝合金构件产品蠕变时效成型的保温时间太长、成形铝合金构件产品的成功率不够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5694.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青松 , 吴义田 , 段保成 , 徐珊姝 , 王浩苏 , 崔垒 , 赵涛 , 朱锡川 , 彭越 , 续堃 , 王庆伟 , 潘辉 , 王儒文 , 崔硕 , 张隽宁 , 胡辉彪 , 杨楠 , 张鑫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振装置充气系统、充气方法、火箭和存储介质,防振装置充气系统包括:减压组件的减压进气口与气源连接;多个第一充气组件,具有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每个第一充气组件的上游节点与减压组件的减压出气口连接;缓冲瓶的缓冲进气口与下游节点与连接;放气组件,与缓冲瓶的的缓冲出气口连接;蓄压器,具有蓄压进气口,蓄压进气口与缓冲出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充气组件;其中,减压组件的减压出气口、缓冲瓶的缓冲出气口和第二充气组件的出气口分别设有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控制系统与减压组件、放气组件、第一充气组件和第二充气组件分别通讯连接。该防振装置充气系统提供了蓄压器的充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0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219292.0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发动机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包括声像仪、传声器、多通道数据采集设备和上位机;发动机点火后,传声器和声像仪采集发动机推力建立过程中的声音信号,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设备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根据上述声音信号获得发动机不同位置处声音信号声压级、过零率、能量谱分布特征、时频特征随推力建立过程的变化曲线以及火箭周围区域中声信号空间场分布随推力建立过程的变化曲线。本发明进一步给出了利用上述系统的状态检测与诊断实现方法,根据系统获得的声场数据,建立多层次声源评估模型,并利用上述模型对火箭发射时发动机点火后发射台附近实时采集的声场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20812.1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冠 , 徐昊 , 耿辉 , 刘巧珍 , 易航 , 张恒 , 容易 , 何巍 , 王国辉 , 杨楠 , 王伟 , 朱骋 , 吉彬 , 刘存秋 , 李璨 , 黄晨 , 张素明 , 岳梦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火箭遥测视频的空间环境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火箭遥测视频图像,对火箭遥测视频图像中的每一帧基于像素值的Kmeans聚类将每一帧中的每一个像素点识别为背景像素点、火箭箭体像素点或颗粒物像素点;使用在Cityscapes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根据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对聚类得到的颗粒物像素点集合进行标注及统计得到不连通区域,根据不连通区域进行分割得到颗粒物信息;根据颗粒物光流得到颗粒物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轨迹。本发明可以有效分析出发动机周边环境的颗粒物雾化浓度、范围及颗粒数量、平均运动速度与半径大小,能够在星箭分离阶段对卫星位置动态进行精准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19405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681361.2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胡正根 , 刘观日 , 容易 , 荆木春 , 张智 , 王非凡 , 董曼红 , 刘德博 , 阮小鹏 , 王鹏 , 李斌 , 杨楠 , 朱文俐 , 刘力源 , 张健 , 王晓博 , 郭彦明 , 马云龙
Abstract: 一种双向曲率的铝合金复杂构件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对铝合金平板进行固溶淬火;步骤B、对固溶淬火后产生弯曲的铝合金板进行预变形;步骤C、在时效炉中对预变形后的铝合金平板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步骤D、对人工时效处理后的铝合金平板进行单曲率预成型;步骤E、将步骤D所得的铝合金曲板放置在模具上进行双曲率的真空蠕变时效成形,即制备得到双向曲率的铝合金构件产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成形铝合金构件产品蠕变时效成型的保温时间太长、成形铝合金构件产品的成功率不够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0035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31795.X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高可靠高安全无线网络拓扑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节点、若干普通节点以及后端工作站。普通节点通过广播数据包获取局部网络邻居节点信息,并根据控制器节点的请求将局部网络邻居节点信息反馈给控制器节点;控制器节点感知全网拓扑状态,生成全网拓扑连接状态图,形成全网传感节点路由表并下发到各普通节点;控制器节点通过以太网与后端工作站相连,实现前后端测试信息远距离通信与系统间信息交互。本发明减少有线方式带来的铺设、测试等繁琐工作,无需架设网络基础设施即可完成快速、自动组网,将数控分离的思想引入到无线传感网络架构设计中,实现无线链路的自主控制,保证了传感数据传输过程的可追溯性,并降低了传感节点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6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1120812.1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冠 , 徐昊 , 耿辉 , 刘巧珍 , 易航 , 张恒 , 容易 , 何巍 , 王国辉 , 杨楠 , 王伟 , 朱骋 , 吉彬 , 刘存秋 , 李璨 , 黄晨 , 张素明 , 岳梦云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火箭遥测视频的空间环境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火箭遥测视频图像,对火箭遥测视频图像中的每一帧基于像素值的Kmeans聚类将每一帧中的每一个像素点识别为背景像素点、火箭箭体像素点或颗粒物像素点;使用在Cityscapes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根据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对聚类得到的颗粒物像素点集合进行标注及统计得到不连通区域,根据不连通区域进行分割得到颗粒物信息;根据颗粒物光流得到颗粒物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轨迹。本发明可以有效分析出发动机周边环境的颗粒物雾化浓度、范围及颗粒数量、平均运动速度与半径大小,能够在星箭分离阶段对卫星位置动态进行精准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377213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40310.2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气动剪切解锁机构及其应用,属于航天技术领域,上对接环设置于下对接环的上方,上对接环的上端面固定安装在卫星A的底部,下对接环的下端面固定设置在地面或发射基座上,并且上对接环外壁的下部和下对接环外壁的上部通过包带锁紧机构连接,下对接环的底部与包带锁紧机构之间设置拉簧组件,下对接环内壁的上部设置弹簧分离组件。本发明以剪切机构代替火工品,实现无碰触、无冲击执行分离任务,不仅确保有效载荷独立、不受干扰地进入轨道并执行任务,而且具有锁紧力大、解锁冲击小的优点,同时本发明即可用于卫星的分离,也可用于其他航天器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00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19292.0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发动机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包括声像仪、传声器、多通道数据采集设备和上位机;发动机点火后,传声器和声像仪采集发动机推力建立过程中的声音信号,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设备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根据上述声音信号获得发动机不同位置处声音信号声压级、过零率、能量谱分布特征、时频特征随推力建立过程的变化曲线以及火箭周围区域中声信号空间场分布随推力建立过程的变化曲线。本发明进一步给出了利用上述系统的状态检测与诊断实现方法,根据系统获得的声场数据,建立多层次声源评估模型,并利用上述模型对火箭发射时发动机点火后发射台附近实时采集的声场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异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