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260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54763.5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C07C67/327 , C07C69/24 , C07C6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醇酸酯类塑料的降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醇酸酯类塑料与醇解试剂混合得到混合液;其中,聚醇酸酯类塑料与醇解试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120):1mg/ml;(2)向混合液中加入催化剂α‑MoC,在封闭的保护气气氛下,经加氢脱氧反应得到烷基酯类化合物;其中,催化剂与聚醇酸酯类塑料的质量比为1:(2‑20),保护气的压强为0.1‑5MPa,加氢脱氧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20‑240℃、反应时间为8‑120h。采用以上步骤对聚醇酸酯类塑料进行降解,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催化加氢脱氧过程,将聚醇酸酯类塑料定向转化为相应的烷基酯类化合物,很好地解决了聚醇酸酯类塑料的降解和转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9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621767.0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酯类塑料的降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和聚酯类塑料,在氢气气氛下,搅拌,反应得到降解产物;其中,所述催化剂和所述聚酯类塑料的质量比为(0.1‑1):1,所述氢气的压强为1‑5MPa,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250℃。采用以上步骤对聚酯类塑料进行降解,实现了聚酯类塑料的回收利用,将聚酯类塑料转化成为高价值的降解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72475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993710.9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C07C229/08 , C07C227/12 , C07C227/08 , C07C235/08 , C07C231/10 , C07C59/08 , C07C51/4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过降解聚乳酸制备丙氨酸的方法,包括:在惰性氛围或氢气氛围中,聚乳酸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氨水中降解生成包含丙氨酸的产物;其中,所述金属催化剂中的金属选自Ru、Rh、Pt、Ir或Ni。本申请提供的通过降解聚乳酸制备丙氨酸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快速降解聚乳酸塑料,同时降解产物包括丙氨酸、乳酸铵、乳酰胺等,实现了废弃塑料向有用化学品的转化;进一步,碳不以CO2的形式排放,实现了碳资源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887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10522488.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回收聚苯乙烯的方法,在光照条件下,聚苯乙烯和氧化剂在类石墨相氮化碳作用下发生氧化解聚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其中,氧化剂选自氧气或空气。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使用类石墨相氮化碳作为催化剂来回收聚苯乙烯,能够以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实现聚苯乙烯的高附加值转化。氧化产物包括高附加值化工产品苯甲酸、苯乙酮和苯甲醛以及副产物COx,其收率可达95%以上,氧化产物中对高附加值化工产品苯甲酸、苯乙酮和苯甲醛的总选择性可达75%以上。本申请使用的催化剂稳定性高,廉价易合成、易回收分离。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好,反应速率高、反应成本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回收聚苯乙烯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007016.X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C07C67/03 , C07C69/82 , C07C51/09 , C07C63/26 , C07C29/156 , C07C29/154 , C07C31/04 , C07C29/128 , C07C31/20 , B01J23/86 , B01J23/78 , B01J23/89 , B01J23/889 , B01J23/847 , B01J23/885 , B01J23/80 , B01J23/4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酯和CO2共同催化转化方法,其中,CO2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聚酯在甲醇的作用下解聚生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进一步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氢反应转化为加氢产物;聚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中的任一种。本申请通过CO2加氢制甲醇、聚酯甲醇解聚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三个反应的串联实现CO2和PET或PBT的共同高效转化,可以同时回收化学废弃物CO2和PET或PBT塑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724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0993710.9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C07C229/08 , C07C227/12 , C07C227/08 , C07C235/08 , C07C231/10 , C07C59/08 , C07C51/4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过降解聚乳酸制备丙氨酸的方法,包括:在惰性氛围或氢气氛围中,聚乳酸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氨水中降解生成包含丙氨酸的产物;其中,所述金属催化剂中的金属选自Ru、Rh、Pt、Ir或Ni。本申请提供的通过降解聚乳酸制备丙氨酸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快速降解聚乳酸塑料,同时降解产物包括丙氨酸、乳酸铵、乳酰胺等,实现了废弃塑料向有用化学品的转化;进一步,碳不以CO2的形式排放,实现了碳资源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90298.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解塑料的装置,包括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蓄电池、聚光装置、反应器、气体发生器、反应控制系统,该装置使用可再生的太阳能作为唯一能量来源,除水、催化剂及反应原料外无需其他能量和物质输入,就能实现完全由太阳能驱动的废旧塑料的转化。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可以实现整个反应过程的“0碳排放”,并将废旧塑料转化为优质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降解塑料的装置,降低了废旧塑料转化过程中的净CO2排放,实现了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环境友好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05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395888.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C67/343 , C07C69/54 , B01J23/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乳酸塑料的降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乳酸塑料与甲醇混合得到混合液A;向混合液A中加入催化剂α‑MoC,在封闭的保护气气氛下,经加氢脱氧反应得到丙酸甲酯;(2)将丙酸甲酯与甲醇、醛类化合物混合得到混合液B;混合液B气化后在催化剂Cs‑La/SiO2上发生缩合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采用以上步骤对聚乳酸塑料进行降解,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催化加氢脱氧与缩合反应的串联过程,最终将聚乳酸塑料转化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很好的解决了聚乳酸塑料的降解和转化问题,使聚乳酸塑料定向转化为高值化学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3274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7206.X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40 , C07C4/06 , C07C1/26 , C07C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Ni/SiO2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Ni/SiO2催化剂中Ni负载量为1‑30wt%,通过合成具有页硅酸镍(NiSiO3)结构的前驱体,之后经焙烧、预还原等处理,得到本申请具有高效的废旧塑料氢解性能的Ni基催化剂:Ni/SiO2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反应活性、高稳定性和较好的HCl耐受性,具备低成本优点的同时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将混合废旧塑料氢解至CH4和其他化工原料(如HCl、H2O、NH3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6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50144.8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塑料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合塑料进行反应得到回收产物;混合塑料包括酯类塑料和聚氯乙烯,酯类塑料和聚氯乙烯的质量比为1:(0.1‑10);反应的温度为180‑350℃,反应的时间为3‑52h。采用以上步骤对混合塑料进行回收,以包括酯类塑料和PVC的混合塑料为原料,在进行反应时,先通过热脱氯处理将PVC中的氯元素(Cl)以HCl的形式脱出,HCl作为酸催化剂和/或解聚剂参与反应,将酯类塑料转化为氯化的衍生物和/或解聚为相应单体;再对脱氯后不含毒化剂的PVC转化为相应产物。这样,实现了包括酯类塑料和PVC的混合塑料的回收,将混合塑料中的酯类塑料和PVC均高效益回收为高价值的回收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