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肢超声弹性成像的关节辅助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9300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87522.X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超声弹性成像的关节辅助定位装置,属于辅助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下肢超声成像时辅助被测者下肢无法准确的保持一定的姿势的问题。本发明的用于下肢超声弹性成像的关节辅助定位装置,底板上安装有大腿升降横移构件和小腿辅助支撑构件,大腿升降横移构件的上方固定有大腿辅助支撑构件,大腿辅助支撑构件的上部铰接有小腿及脚部活动构件,小腿及脚部活动构件和大腿辅助支撑构件之间铰接。本发明通过大腿辅助支撑构件、大腿升降横移构件、小腿辅助支撑构件和小腿及脚部活动构件的设置使被成像者的下肢能够在其辅助下保持一定的姿势,以方便进行下肢超声成像。

    一种用于下肢超声弹性成像的关节辅助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93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7522.X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超声弹性成像的关节辅助定位装置,属于辅助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下肢超声成像时辅助被测者下肢无法准确的保持一定的姿势的问题。本发明的用于下肢超声弹性成像的关节辅助定位装置,底板上安装有大腿升降横移构件和小腿辅助支撑构件,大腿升降横移构件的上方固定有大腿辅助支撑构件,大腿辅助支撑构件的上部铰接有小腿及脚部活动构件,小腿及脚部活动构件和大腿辅助支撑构件之间铰接。本发明通过大腿辅助支撑构件、大腿升降横移构件、小腿辅助支撑构件和小腿及脚部活动构件的设置使被成像者的下肢能够在其辅助下保持一定的姿势,以方便进行下肢超声成像。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01922935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32656.8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王心悦 王子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9/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互易结构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陀螺仪包括偏振光源、检测单元、光源耦合器、光环耦合器、保偏光纤环;所述光源耦合器的端口①与所述偏振光源的输出端对轴连接,且所述光源耦合器中与端口①同侧的另一端口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光源耦合器另一侧的端口③与所述光环耦合器对轴连接,所述光环耦合器与所述保偏光纤环对轴连接;其中,所述光源耦合器为对输入的偏振光具有分路并仅对沿直通臂传输的光信号起偏振,所述端口①与所述端口③为所述光源耦合器一直通臂上的两个端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节约了成本、减小了光路损耗,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陀螺仪的精度和稳定性。

    一种高聚光光子晶体光纤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81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98589.2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和光传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聚光光子晶体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所述纤芯具有直径为10‑95nm的亚波长空气孔;所述包层沿光纤的横截面方向包括若干层呈六边形排列的空气孔,且每一层呈六边形排列的空气孔以所述纤芯的亚波长空气孔为轴心。本发明的高聚光光子晶体光纤将光能量局域在亚波长尺度的空气微孔中,既具有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低损耗优点,又能克服大空芯相对低的电场强度问题,具有低损耗、高场强和高聚光等优点。实现突破衍射极限的亚波长光场聚焦,有利于光纤器件与微纳光子器件之间的光场匹配,大幅降低光纤器件与微纳光子器件之间的耦合损耗。

    起偏器、起偏器制备方法及光纤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138352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08063.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起偏器、起偏器制备方法及光纤陀螺仪,本发明涉及集成光电子领域。其中起偏器包括:波导层和金属吸收层,波导层包括多模直波导区、曲率渐变波导区和盘绕型波导区,曲率渐变波导区的首端与多模直波导区的末端连接,曲率渐变波导区的末端与盘绕型波导区的首端连接,金属吸收层与盘绕型波导区相对,金属吸收层与盘绕型波导区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本发明提供的起偏器,通过将波导层分为连续的多模直波导区、曲率渐变波导区和盘绕型波导区,增强对TE偏振态的光场束缚能力,减小TE偏振态的传输损耗,经过盘绕型波导区的长距离盘绕结构后,TM偏振光会被经过隔离层隔开的金属吸收层的金属吸收,从而实现在宽光谱范围内得到高消光比的起偏器。

    抑制零点漂移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02032919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10515966.0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零点漂移的抑制方法以及相应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所述零点漂移的抑制方法包括:按照设定的半周期切换施加于PZT压电陶瓷调相器的交变电压的极性,并以所述陀螺仪在两个相邻半周期内输出的转速之差的一半作为陀螺仪在该周期内的输出转速。本发明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增加了倒相开关和单片机,倒相开关用于控制交变电压的极性;单片机则用于输出方波信号控制倒向开关,并根据解调/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和方波信号的相位,计算陀螺仪的输出转速。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诸如导航、制导、定位、自动化控制等等技术领域。

    起偏器、起偏器制备方法及光纤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13835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108063.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起偏器、起偏器制备方法及光纤陀螺仪,本发明涉及集成光电子领域。其中起偏器包括:波导层和金属吸收层,波导层包括多模直波导区、曲率渐变波导区和盘绕型波导区,曲率渐变波导区的首端与多模直波导区的末端连接,曲率渐变波导区的末端与盘绕型波导区的首端连接,金属吸收层与盘绕型波导区相对,金属吸收层与盘绕型波导区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本发明提供的起偏器,通过将波导层分为连续的多模直波导区、曲率渐变波导区和盘绕型波导区,增强对TE偏振态的光场束缚能力,减小TE偏振态的传输损耗,经过盘绕型波导区的长距离盘绕结构后,TM偏振光会被经过隔离层隔开的金属吸收层的金属吸收,从而实现在宽光谱范围内得到高消光比的起偏器。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0192293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232656.8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王心悦 王子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9/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互易结构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陀螺仪包括偏振光源、检测单元、光源耦合器、光环耦合器、保偏光纤环;所述光源耦合器的端口①与所述偏振光源的输出端对轴连接,且所述光源耦合器中与端口①同侧的另一端口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光源耦合器另一侧的端口③与所述光环耦合器对轴连接,所述光环耦合器与所述保偏光纤环对轴连接;其中,所述光源耦合器为对输入的偏振光具有分路并仅对沿直通臂传输的光信号起偏振,所述端口①与所述端口③为所述光源耦合器一直通臂上的两个端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节约了成本、减小了光路损耗,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陀螺仪的精度和稳定性。

    抑制零点漂移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0203291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15966.0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零点漂移的抑制方法以及相应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所述零点漂移的抑制方法包括:按照设定的半周期切换施加于PZT压电陶瓷调相器的交变电压的极性,并以所述陀螺仪在两个相邻半周期内输出的转速之差的一半作为陀螺仪在该周期内的输出转速。本发明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增加了倒相开关和单片机,倒相开关用于控制交变电压的极性;单片机则用于输出方波信号控制倒向开关,并根据解调/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和方波信号的相位,计算陀螺仪的输出转速。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诸如导航、制导、定位、自动化控制等等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