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可控的单光子发射器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0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9892.6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路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可控的单光子发射器及其方法。本发明通过各个纳米散射单元的内部结构来独立地控制发射光子的自旋角动量,方案与散射光相位无关;通过各个纳米散射单元的位置来控制发射光子的动量方向,方案与散射光相位有关,由于这两种方案互不影响,发射光子的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的控制能够独立设计;将两套分别对应于三路发射光子的超表面结构以设定的方式组合构成三路单光子发射器,能够实现三路的单光子发射,每一路发射光子的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都能够通独立控制;发射角最大可达53°,并且相位无关方案使自旋角动量对单光子源相对于超表面的精确位置不敏感,不再需要高精度的单光子源定位和对准技术。

    一种模型训练的方法、信息推荐的方法以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98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441243.3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模型训练的方法、信息推荐的方法以及装置,获取指定用户在各业务场景下的各历史操作信息。其次,根据各历史操作信息所涉及的点击对象以及在各业务场景下与指定用户相关联的其他用户,确定指定用户在各业务场景下的共有表征以及特有表征。而后,将共有表征、特有表征以及历史推荐信息输入到待训练的推荐模型中,预测在该业务场景下的第一点击率,以及在各业务场景下的第二点击率。最后,以最小化第一点击率以及第二点击率,与实际点击情况之间的偏差为优化目标,对推荐模型进行训练。本方法可以通过各业务场景下的用户对应的共同偏好,以及各业务场景之间的用户表征的差异性,提高向目标用户进行信息推荐的推荐效果。

    一种用于推荐系统的解离化异构图注意力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85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139631.3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推荐系统的解离化异构图注意力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异构信息网络;解离所述异构信息网络中的目标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直接邻居点的特征并转化,获取转化特征;关系内聚合所述转化特征,并获取第一聚合结果;关系间聚合所述转化特征,并获取第二聚合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聚合结果及所述第二聚合结果推荐最终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出了异构信息网络上反映不同方面特征的解离化表示。该机制具有泛化到其余异构信息网络应用场景上的潜力。

    一种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可控的单光子发射器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0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1423.6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可控的单光子发射器及其方法。本发明包括金属衬底、纳米散射单元、介质间隔层和单光子源;本发明通过各个纳米散射单元的内部结构来独立地控制发射光子的自旋角动量,方案与散射光相位无关;通过各个纳米散射单元的位置来控制发射光子的动量方向,方案与散射光相位有关,由于这两种方案互不影响,发射光子的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的控制能够独立设计,实现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同时独立可控的单光子发射器;发射角最大可达53°,并且相位无关方案使自旋角动量对单光子源相对于超表面的精确位置不敏感,不再需要高精度的单光子源定位和对准技术。

    双路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可控的单光子发射器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819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59895.X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路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可控的单光子发射器及其方法。本发明通过各个纳米散射单元的内部结构来独立地控制发射光子的自旋角动量,与散射光相位无关;通过各个纳米散射单元的位置来控制发射光子的动量方向,与散射光相位有关,两种控制互不影响,发射光子的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的控制能够独立设计;将两套分别对应于两路发射光子的超表面结构进行结构组合构成双路单光子发射器,实现双路的单光子发射,每一路发射光子的自旋角动量和动量方向都可以通过各自对应的超表面结构进行独立控制;发射角最大可达53°,并且相位无关方案使自旋角动量对单光子源相对于超表面的精确位置不敏感,不再需要高精度的单光子源定位和对准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