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分子印迹法及分子印迹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959311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11212895.X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步分子印迹法,及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材料。本发明将分子印迹的过程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步选用的功能单体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与模板分子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印迹过程形成印迹位点,二是聚合反应完成后,仍含有可进一步反应的活性基团,为第二步印迹提供条件。第二步选用的功能单体则首先需要能与一次印迹结束后的表面活性基团进行共价反应,其次可提供与模板分子表面区域之间新的相互作用。本发明引入两类反应条件不同的功能单体,从而使对模板分子的精细识别能力大大提高,亲和力也明显增强。

    一种基于选择性消除野生链背景干扰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0044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052680.4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选择性消除野生链背景干扰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通过PCR对待测目标序列进行扩增,并通过Lambda核酸外切酶处理成单链DNA;设计并合成与野生型DNA序列目标区域互补的硫代DNA链以及与非目标区域互补的RNA封闭链,与单链DNA混合并升温退火后加入DNase I进行切割;DNase I在硫代DNA链的引导下选择性地切除野生型DNA链目标区域序列,突变型DNA链由于目标区域内存在错配不能被DNase I切除而得以保留,从而显著提升突变型DNA链的丰度,大幅度降低了目前已有技术检测低丰度基因突变的难度。本发明方法无需复杂昂贵的仪器,容易操作,成本低,1天之内即可给出结果,可为临床肿瘤早筛和术后复发监测提供及时、可靠的基因突变信息。

    分步分子印迹法及分子印迹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95931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212895.X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步分子印迹法,及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材料。本发明将分子印迹的过程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步选用的功能单体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与模板分子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印迹过程形成印迹位点,二是聚合反应完成后,仍含有可进一步反应的活性基团,为第二步印迹提供条件。第二步选用的功能单体则首先需要能与一次印迹结束后的表面活性基团进行共价反应,其次可提供与模板分子表面区域之间新的相互作用。本发明引入两类反应条件不同的功能单体,从而使对模板分子的精细识别能力大大提高,亲和力也明显增强。

    脱碱基核酸内切酶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186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348996.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碱基核酸内切酶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核作为载体,将与APE1有强亲和作用的亲和素作为功能单体修饰在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核表面,以APE1为模板分子、以聚合材料作为单体和交联剂形成印迹层,最后将APE1模板洗脱形成印迹空腔,从而得到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该方法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对模板蛋白APE1具有亲和性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及结合和解吸附速度快的优点。该制备技术过程简单、反应可控且印迹效率高。本发明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可以对复杂生物样品中的低丰度APE1进行选择性识别、分离和富集,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

    一种基于选择性消除野生链背景干扰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0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52680.4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06 C12Q2531/113 C12Q2521/319 C12Q2521/3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选择性消除野生链背景干扰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通过PCR对待测目标序列进行扩增,并通过Lambda核酸外切酶处理成单链DNA;设计并合成与野生型DNA序列目标区域互补的硫代DNA链以及与非目标区域互补的RNA封闭链,与单链DNA混合并升温退火后加入DNase I进行切割;DNase I在硫代DNA链的引导下选择性地切除野生型DNA链目标区域序列,突变型DNA链由于目标区域内存在错配不能被DNase I切除而得以保留,从而显著提升突变型DNA链的丰度,大幅度降低了目前已有技术检测低丰度基因突变的难度。本发明方法无需复杂昂贵的仪器,容易操作,成本低,1天之内即可给出结果,可为临床肿瘤早筛和术后复发监测提供及时、可靠的基因突变信息。

    脱碱基核酸内切酶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1869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1348996.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碱基核酸内切酶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核作为载体,将与APE1有强亲和作用的亲和素作为功能单体修饰在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核表面,以APE1为模板分子、以聚合材料作为单体和交联剂形成印迹层,最后将APE1模板洗脱形成印迹空腔,从而得到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该方法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对模板蛋白APE1具有亲和性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及结合和解吸附速度快的优点。该制备技术过程简单、反应可控且印迹效率高。本发明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可以对复杂生物样品中的低丰度APE1进行选择性识别、分离和富集,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