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750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12608.4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识别方法及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将所述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导入BIM建筑模型,判断是否存在深基坑事故风险;实时获取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并依据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以及所述BIM建筑模型,进行塔吊工作模拟,判断是否存在塔吊事故风险;实时获取施工平台的结构数据和运行数据,并依据施工平台的结构数据和运行数据以及所述BIM建筑模型,进行施工平台工作模拟,判断是否存在施工平台事故风险。可见,本发明实现了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的动态识别,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707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626411.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10 , G06F16/2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资料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对预先导入的工程资料信息的操作请求信息,从预先建立的元数据库中确定所需的元数据源,并调用元数据源中的工程资料数据,将工程资料数据转换为对应的项目实体,再基于预先建立的项目实体与工程项目条目的对应关系,确定项目实体中每一项目实体所对应的工程项目条目,最后根据操作信息所对应的元数据类型、关键词和工程项目条目执行相应操作,确定对应操作信息的操作结果。通过预先将工程资料进行条目化,在后续用户对该工程资料进行相应操作时,实现基于条目化后的工程资料快速,高效的获得所需的操作结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670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811626411.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10 , G06F16/2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资料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对预先导入的工程资料信息的操作请求信息,从预先建立的元数据库中确定所需的元数据源,并调用元数据源中的工程资料数据,将工程资料数据转换为对应的项目实体,再基于预先建立的项目实体与工程项目条目的对应关系,确定项目实体中每一项目实体所对应的工程项目条目,最后根据操作信息所对应的元数据类型、关键词和工程项目条目执行相应操作,确定对应操作信息的操作结果。通过预先将工程资料进行条目化,在后续用户对该工程资料进行相应操作时,实现基于条目化后的工程资料快速,高效的获得所需的操作结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31586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710438743.0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立明挖基坑工程勘察与模拟参数关系的方法,采集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建立合适的土体本构模型;提取土层的原始勘察参数,进而扩展为数值计算的样本参数和测试样本参数;将样本参数和测试样本参数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将计算结果代入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土体参数和数值计算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用测试样本参数来测试神经网络模型;将实际监测数据代入土体参数和计算结果的关系求得实测位移对应的土体参数;对多个基坑工程案例分别进行计算,将多个基坑工程案例的勘察参数与反演得到的实测位移对应的模拟的土体参数代入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明挖基坑工程勘察与模拟参数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731586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38743.0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立明挖基坑工程勘察与模拟参数关系的方法,采集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建立合适的土体本构模型;提取土层的原始勘察参数,进而扩展为数值计算的样本参数和测试样本参数;将样本参数和测试样本参数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将计算结果代入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土体参数和数值计算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用测试样本参数来测试神经网络模型;将实际监测数据代入土体参数和计算结果的关系求得实测位移对应的土体参数;对多个基坑工程案例分别进行计算,将多个基坑工程案例的勘察参数与反演得到的实测位移对应的模拟的土体参数代入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明挖基坑工程勘察与模拟参数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28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78359.0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8/213 , G06F30/17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BA车站钢管柱结构变形预测方法、系统,属于地下工程结构变形监测技术领域。预测方法包括:步骤一:收集历史PBA车站钢管柱应变监测数据,得到历史车站数据集;步骤二:对历史车站数据集进行向量化处理;步骤三:将向量化处理后的历史车站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四:采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对预处理后的历史车站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步骤五:采用改进型随机森林预测算法进行模型训练,构建预测模型;步骤六:使用预测模型进行待预测PBA车站钢管柱结构变形预测。本发明能够准确、有效地对车站结构变形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可以为车站的建造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有助于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结构问题,从而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2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78359.0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8/213 , G06F30/17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BA车站钢管柱结构变形预测方法、系统,属于地下工程结构变形监测技术领域。预测方法包括:步骤一:收集历史PBA车站钢管柱应变监测数据,得到历史车站数据集;步骤二:对历史车站数据集进行向量化处理;步骤三:将向量化处理后的历史车站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四:采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对预处理后的历史车站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步骤五:采用改进型随机森林预测算法进行模型训练,构建预测模型;步骤六:使用预测模型进行待预测PBA车站钢管柱结构变形预测。本发明能够准确、有效地对车站结构变形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可以为车站的建造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有助于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结构问题,从而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6957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06248.9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移动件、连接杆、底座和报警机构,所述移动件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件铰接,所述固定座上位于移动件朝底座所在方向滑动的路径中设置有触发机构一,所述触发机构一与报警机构电性连接,底座带动连接杆发生偏转时,连接杆绕移动件转动并可带动移动件沿固定座上移动,从而将移动件移动行程放大,能够更快更及时地触发报警,在扩大了监测分布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监测基坑变形,提高了监测的灵敏度,能够让工程人员更及时的获取基坑变形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6464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17777.1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树形异柱与悬挑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底部立在主体结构之上,主体结构包括各前排框架柱和各后排框架柱,连接构造包括树形柱和悬挑连接结构,树形柱包括一组在设置在后排框架中柱柱轴上连续设置并连接为一体的树形柱单元,悬挑连接结构为分体设置的双层支撑架,按设置位置的高度包括低架和高架,低架与树形柱单元固定连接。本发明后侧共设计两排柱,中柱的顶端结构设计成立体的树形异柱,实现对张弦梁结构的后侧支撑,平衡后侧支座较大的反弯矩,满足屋盖钢结构超危大工程。本发明在柱侧设计永久性双层悬挑结构,能够有效增加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使其更具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93034.3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变形主动调控方法,包括:S10:预制加强管片,加强管片中心预留有贯通管片厚度的开孔,开孔具有内螺纹,并在加强管片内侧安装螺帽封堵;S20:盾构隧道施工前,查明变形敏感段,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在变形敏感段安装加强管片;S30:发生变形时,确定盾构隧道变形方向,由盾构隧道变形方向选定对应加强管片;S40:打开螺帽,由开孔向加强管片外施工锚固体;S50:以锚固体为承载体对加强管片向盾构隧道中心方向施加回调力,缓慢调整盾构隧道变形。本发明可为盾构隧道变形提供一种精细化、可控式的控制调节方式,在需要控制盾构隧道变形时,能够根据需要主动高效控制有针对性的调整结构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