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0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53065.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IPC: B65H23/188 , B65H23/032 , B65H23/34 , B65H20/02 , B4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转机印刷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轮转机喷胶印刷的定位设备,包括定位底座,定位底座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定位电眼,还包括定位平台、纸张支撑机构和纠偏机构,定位平台固定设置在定位底座上,纸张支撑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纸张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定位平台的两端,纸张支撑机构用于对纸张进行纸张张紧,其中,纸张支撑机构中包括翻转框,翻转框转动设置在定位平台上,纠偏机构设置在定位平台上,纠偏机构设置在两个纸张支撑机构之间,纠偏机构用于对纸张的位置进行纠偏,纠偏机构中设置有多节驱动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轮转机上的定位装置可能会存在难以对纸张进行多次纠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69609.3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三维各向异性的斜齿轮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W‑M分形理论建立三维各向异性齿面微观形貌模型;修正齿侧间隙非线性位移函数和轴承间隙非线性位移函数;建立含齿侧间隙、轴承间隙和摩擦的六自由度斜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齿轮副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变化和无量纲化,得到考虑基于三维各向异性的齿侧间隙和轴承间隙的无量纲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步骤2中的齿侧间隙非线性位移函数和轴承间隙非线性位移函数替换进无量纲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在MATLAB仿真软件中进行计算。本发明方法将齿侧间隙作为变量进行建模,提高了建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17419.6
申请日:2025-01-06
Inventor: 何高升 , 欧阳吉庭 , 李艳 , 张明慧 , 缪劲松 , 刘雨萱 , 邢亚楠 , 程广锴 , 陈小龙 , 李子博 , 黄会轩 , 顾锦涛 , 袁英才 , 任铮 , 恩溪弄 , 刘富
IPC: A61L27/40 , A61L27/18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52 , A61L27/56 , A61L27/58 , A61L27/50 , B29C64/209 , B29C64/106 , B29C64/314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织工程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织工程管状支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管状支撑骨架,其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孔洞,所述管状支撑骨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进行刻蚀和表面改性;水凝胶包覆层,包括轴向延伸的水凝胶包覆内层和水凝胶包覆外层,所述管状支撑骨架设置于水凝胶包覆内层和水凝胶包覆外层之间,所述水凝胶包覆层完全包覆所述管状支撑骨架;所述管状支撑骨架用于支撑所述水凝胶包覆内层和水凝胶包覆外层。如此设置,本发明组织工程管状支架有利于管状组织在体外的培养和满足植入体内后生物性能及力学性能的需求,解决了水凝胶类3D打印组织工程管状支架形态保持能力差,力学性能不足和不同材料结合强度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391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94700.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IPC: B41F17/00 , B41F13/10 , B41F13/008 , B41F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涂料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全轮转印刷机均匀涂料装置,包括印刷涂料本体,印刷涂料本体包括印刷模板辊,还包括喷涂架、同步转轴、具有位置调节功能的顶部限位组件、具有升降和位置调节功能的底部限位组件、传动带轮组和限位调节组件,印刷涂料本体安装在喷涂架上,同步转轴贯穿且转动设置在喷涂架上,并且同步转轴设置在印刷模板辊的一侧,顶部限位组件转动设置在喷涂架上,顶部限位组件的底部与印刷模板辊的底部齐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全轮转印刷机在对厚度或宽度不同的纸张进行印刷时,存在对纸张固定力不足,易造成出现虚印或者重复印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02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52521.X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带降温单元的间歇轮转印刷机,包括箱体、印刷辊和输送辊,还包括降温机构,降温机构用于对箱体进行降温,降温机构包括冷水组件、风机和冷水箱,冷水组件用于向箱体的内部输送冷水,冷水组件包括冷水机和冷却管网,冷却管网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冷却管网和冷水机连通,风机设置在箱体的内底壁上,冷却管网位于风机的上方,冷水箱设置在箱体的外部,冷却管网和冷水箱连通,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出气口,用于供热气排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温烘干导致印刷材料形变,降低印刷质量,风冷方式降温效果有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89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01641.7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转印刷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轮转印刷机上料纠偏装置,包括上料机架,还包括摆轴、起落摆臂、架料摆动组件、放料轴、支撑组件、支撑机架、导向辊和上料纠偏组件,摆轴转动安装在上料机架的进料端,摆轴上对称并固定安装有两个起落摆臂,架料摆动组件安装在上料机架内部,放料轴设置在上料机架的进料端,支撑组件安装在上料机架内部,支撑机架固定安装在上料机架内部,支撑机架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导向辊,上料纠偏组件安装在支撑机架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印刷机的机械误差,或者印刷材料的厚度、硬度或质地不均匀等原因,导致印刷机内部的机械结构受到磨损,造成的印刷质量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102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77416.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转印刷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印刷机接纸装置和轮转印刷机,其中,一种轮转印刷机包括底座、印刷机构、固化机构、放卷机构和印刷机接纸装置,多个印刷机构等间距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印刷机构用于对纸张进行印刷,固化机构与印刷机构呈交错设置,固化机构与印刷机构一一对应,固化机构用于对经过印刷的纸张上的墨水进行固化并对纸张进行压紧,放卷机构用于对印刷前的纸张进行放出以及对印刷后的纸张进行收卷,印刷机接纸装置用于在正在印刷的纸张使用结束后将新的纸张卷送入印刷机构和固化机构中进行印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轮印刷机在印刷时更换纸张卷轴需要停机较长时间无法连续印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96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24211.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轮转印刷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卷筒纸全轮转印刷机,包括支撑底座、纵向相互对应的两个放卷设备、喷墨印刷设备和加热烘干设备,还包括滑动框架和滑动平台,滑动框架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滑动框架纵向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的顶端,放卷设备设置在滑动框架的一侧,滑动框架上滑动设置有收卷设备,滑动平台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上,滑动平台上开设有移动滑槽和多个推动滑槽,喷墨印刷设备和加热烘干设备均设置在滑动平台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全轮转印刷机在对卷筒纸进行印刷作业时所出现的浪费情况,以及卷筒纸在印刷过程中出现准备时间过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501847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464061.1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IPC: B41F15/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墨刀装置,包括:第一刮墨刀,机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刮墨刀;第一刮墨刀的一端与机架相连接,在第一次刮墨过程中,第一刮墨刀的另一端用于与承载油墨的网版相作用;第二刮墨刀的一端与机架相连接,在第二次刮墨过程中,第二刮墨刀的另一端用于在第一刮墨刀不与网版相作用时,与网版相作用。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刮墨刀装置,通过设置一个第一刮墨刀和至少一个第二刮墨刀的方式,使得第一刮墨刀在进行第一次刮墨之后,能够通过第二刮墨刀进行第二次刮墨,第二刮墨刀在进行第二次刮墨之后,还能够起到回墨的作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刮墨刀装置,能够提高刮墨印刷的速度,且经济成本较低,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09492272U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821592378.5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北京印刷学院
IPC: B41F15/44
Abstract: 一种刮墨刀装置,包括固定架、刮墨刀和刮墨刀夹具;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刮墨刀夹具相连接,所述刮墨刀夹具加持固定所述刮墨刀;所述刮墨刀包括直线部和位于所述直线部两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弯折方向为所述刮墨刀装置挤压油墨时的运动方向。通过将刮墨刀分置为直线部、弯折部,以代替传统的全为直线部式的刮墨刀,此种弯折部搭配直线部的设置方式能够使油墨扩展出图文部分的很多油墨能够很好地得以回收,大大解决了油墨的浪费问题、提高了油墨的回收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