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8872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728676.5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CBTC系统的移动授权计算方法,步骤1MA计算模块周期性接收其他模块的信息,步骤2列车判断是否有外部列车处于通信范围,若有外部列车处于通信范围,列车与外部列车建立通信,通过通信模块获取外部列车信息,将外部列车信息输入到信息同步模块,信息同步模块采用信息同步算法实现列车间的信息同步;步骤3对外部列车信息进行时效性验证,将达到时效性要求的外部列车信息输入到MA计算模块;步骤4MA计算模块根据达到时效性要求的列车信息,确定距离本车前方最近的列车为动态障碍物,确定本车运行前方的道岔、线路上静止的列车等为静态障碍物;两类障碍物中离本车车头位置较近的障碍物为最近障碍物,即MA终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8872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28676.5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CBTC系统的移动授权计算方法,步骤1MA计算模块周期性接收其他模块的信息,步骤2列车判断是否有外部列车处于通信范围,若有外部列车处于通信范围,列车与外部列车建立通信,通过通信模块获取外部列车信息,将外部列车信息输入到信息同步模块,信息同步模块采用信息同步算法实现列车间的信息同步;步骤3对外部列车信息进行时效性验证,将达到时效性要求的外部列车信息输入到MA计算模块;步骤4MA计算模块根据达到时效性要求的列车信息,确定距离本车前方最近的列车为动态障碍物,确定本车运行前方的道岔、线路上静止的列车等为静态障碍物;两类障碍物中离本车车头位置较近的障碍物为最近障碍物,即MA终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8872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715522.2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动态追踪安全防护模型,具体步骤为:步骤1,建立动态安全制动模型,步骤2,建立协同避撞机制,协同避撞机制用于防止发生连续撞车事故,步骤3,建立威胁监测机制,威胁监测机制是协同避撞机制失效情况下的补充机制;步骤4,动态安全制动模型、协同避撞机制和威胁监测机制共同作用,形成列车动态追踪安全防护模型,保证列车正常行车情况下不追尾,即使在外界因素造成的前车撞车,也能避免连续撞车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058872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15522.2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动态追踪安全防护模型,具体步骤为:步骤1,建立动态安全制动模型,步骤2,建立协同避撞机制,协同避撞机制用于防止发生连续撞车事故,步骤3,建立威胁监测机制,威胁监测机制是协同避撞机制失效情况下的补充机制;步骤4,动态安全制动模型、协同避撞机制和威胁监测机制共同作用,形成列车动态追踪安全防护模型,保证列车正常行车情况下不追尾,即使在外界因素造成的前车撞车,也能避免连续撞车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796309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240153.3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运行超速防护混成监控方法,涉及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根据列车的机械特性,构建列车的运动学模型,确定影响列车行为的离散变迁参数;基于运行时验证技术实时获取与列车当前的运行信息相对应的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结合离散变迁参数建立混成模型;根据混成模型计算列车运行前方的EBI限速变化信息,确定非安全区域;计算列车的可达集的过近似;利用可达集的过近似及非安全区域验证列车行为是否安全,根据验证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发出报警信息。本发明能够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列车连续行为进行安全验证,及时发现列车的超速行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63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240153.3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L15/0081 , B61L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运行超速防护混成监控方法,涉及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根据列车的机械特性,构建列车的运动学模型,确定影响列车行为的离散变迁参数;基于运行时验证技术实时获取与列车当前的运行信息相对应的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结合离散变迁参数建立混成模型;根据混成模型计算列车运行前方的EBI限速变化信息,确定非安全区域;计算列车的可达集的过近似;利用可达集的过近似及非安全区域验证列车行为是否安全,根据验证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发出报警信息。本发明能够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列车连续行为进行安全验证,及时发现列车的超速行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