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453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710531391.3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S1:获取地铁与夜班公交车的站线信息分别构建地铁、夜班公交车双向加权路网图;S2:根据乘客乘车时间,考虑地铁末班车和夜班公交车,规划乘客出行的最优路径;S3:预测地铁线路实时客流,根据乘客的GPS定位为乘客提供最优路径规划服务,本发明另一方面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规划系统,本发明缩短了乘客换乘的走行时间,提供了地铁末班车时段的路径规划以及地铁与夜班公交的接驳方案,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效率,丰富了乘客的出行方式,同时可为乘客提供路径规划和导航功能,以及实时检测和公布客流信息,为应对突发状况提供便利。

    基于车路协同的隧道内车辆追踪定位系统及追踪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2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16179.2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隧道内车辆追踪定位系统和方法,涉及隧道内车辆追踪定位技术领域。路侧节点获取车载单元发送的场强强度RSSI,并将场强强度RSSI发送至距离计算单元;距离计算单元根据场强强度RSSI,建立RSSI-D模型计算出路侧节点与车辆的距离,并将路侧节点与车辆间的距离发送至定位单元;定位单元根据路侧节点与车辆间的距离结合加权质心算法计算出车辆的位置。本发明采用扩频通信技术作为定位的手段,相比于传统的无线定位方案,可对隧道内车辆位置实时监控,能够实现长距离定位和多目标同时定位;实现了对隧道等弱信号区域内车辆位置的精确感知,应用于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等领域,解决隧道内无法准确定位的难题,定位精度高,应用范围广。

    基于INS和有源RFID组合的隧道内车辆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855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45661.9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INS和有源RFID组合的隧道内车辆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属于隧道内车辆追踪定位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车载惯性导航系统INS,用于采集车辆的当前状态信息,并计算车辆的预测位置;路侧有源RFID,用于将包含有该路侧有源RFID的位置信息的射频信号发送给车载RFID读取单元;车载RFID读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并发送至车载控制单元;车载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路侧有源RFID的位置信息对预测位置进行修正,得到车辆在隧道中的实际位置。本发明实现了对隧道等弱信号区域内车辆位置的精确感知,实现了隧道内目标车辆的长时间、高精度实时定位,可应用于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等领域,解决隧道内无法定位的难题,定位精度高,应用范围广。

    一种基于图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4532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531391.3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S1:获取地铁与夜班公交车的站线信息分别构建地铁、夜班公交车双向加权路网图;S2:根据乘客乘车时间,考虑地铁末班车和夜班公交车,规划乘客出行的最优路径;S3:预测地铁线路实时客流,根据乘客的GPS定位为乘客提供最优路径规划服务,本发明另一方面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规划系统,本发明缩短了乘客换乘的走行时间,提供了地铁末班车时段的路径规划以及地铁与夜班公交的接驳方案,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效率,丰富了乘客的出行方式,同时可为乘客提供路径规划和导航功能,以及实时检测和公布客流信息,为应对突发状况提供便利。

    一种无参考信号主动Lamb波损伤智能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4802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05539.1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参考信号主动Lamb波损伤智能定位方法,包括:向轨道交通车辆的被测结构件发射单模式Lamb波信号;采集所述被测结构件的传感器接收到的各模式信号,在时间域上反转后再次加载至所述被测结构件上,并采集重构信号;根据重构信号中主瓣和旁瓣波峰值的相对时刻,计算出所述Lamb波损伤散射信号传播时间并作为样本信息;结合未知参数的先验分布,根据贝叶斯理论获得所述未知参数的后验分布,并根据所述未知参数的后验分布推断未知参数以确定所述被测结构件的损伤位置和波速度。本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出被测结构件的损伤位置、波传播速度及其不确定性。

    基于高斯过程的疲劳裂纹长度智能评定方法和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858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05717.0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的疲劳裂纹长度智能评定方法,包括:设置Lamb波的中心频率,向高速列车的被测结构件发射探测信号;采集所述被测结构件接收到所述探测信号产生的传感信号;使用傅里叶变换和香农复数小波变换从所述传感信号中提取特征因子;设置高斯过程的先验均值函数和协方差函数,建立高斯过程模型,建立所述特征因子与所述被测结构件的裂纹长度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特征因子分别通过所述高斯过程模型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模型训练以评定和预测所述被测结构件的裂纹长度。本发明能够实现轨道交通领域关键部件的损伤识别,有效地减小由于结构材料的分散性造成的裂纹长度评定误差,精度高,应用范围广。

    螺栓纯弯曲疲劳试验工装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0857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005653.1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栓纯弯曲疲劳试验工装与系统,所述试验工装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板与下板,上板的定位端与下板的定位端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上定位孔与下定位孔,以供测试螺栓穿过并定位;相互咬合的两个槽块与两个凸块,分别固定或者一体成型在所述下板、上板上,并位于所述上定位孔、下定位孔的两侧,使两处咬合点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测试螺栓的中心轴线。所述系统是在所述上板的另一端接收所述MTS试验机的纵向试验信号而形成。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在通用的MTS疲劳试验机上可以进行螺栓弯曲疲劳强度的测试。

    一种可扩展分布式蜂窝状柔性传感器网络

    公开(公告)号:CN10927520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48306.6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分布式蜂窝状柔性传感器网络,所述传感器网络借鉴微纳米加工工艺构造,以可延展聚合物为承载层,在柔性基体层上以正六边形蜂窝状布置传感器网络,形成一种紧密集成的类人体神经网络的分布式多功能蜂窝状柔性传感器网络,在其网络节点的内嵌微控制器具有处理功能,将其固定在列车结构表面上,用于基于Lamb波的列车结构损伤监测和诊断。所述传感器网络的承载层质轻、柔软,可很好的附在任意3D形状的结构上,且覆盖面积大,布局和安装更容易。该传感器网络监测范围更大,并能够提高损伤判别的精准性,在极端工作环境下具有稳定性,对列车复杂结构具有高适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